夕小瑶科技说 10小时前
美国因签证问题,无法承办 AI 顶会,NeurIPS 被迫增设墨西哥会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NeurIPS宣布设立墨西哥分会场,以应对美国签证问题对AI顶会的影响。由于美国对包括中国、伊朗、俄罗斯等国的学者签证处理周期长、审查严格,导致大量作者无法参会。NeurIPS此举是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的学者,特别是那些无法获得美国签证的作者。这一举措反映了美国政策对顶尖AI人才的吸引力下降,以及AI领域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 NeurIPS设立墨西哥分会场,以应对美国签证问题对AI顶会的影响,旨在照顾无法获得美国签证的作者。

🌎 美国对包括中国、伊朗、俄罗斯等国的学者签证处理周期长、审查严格,导致大量作者无法参会。

📊 根据WIRED统计,美国对包括中国、伊朗、俄罗斯等国的学者,签证平均处理周期超过两个月,部分国家甚至需等候半年以上。

🔍 美国对签证申请人加上了社交媒体审查,这种审查在非透明条件下极易误伤,尤其集中在AI相关专业。

📚 NeurIPS此举反映了美国政策对顶尖AI人才的吸引力下降,以及AI领域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原创 R.Zen 2025-07-17 18:45 北京

就在昨天,NeurIPS 宣布设立墨西哥分会场。

当我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老美,保重。

AI 圈这口签证老锅,终于还是压爆了。

先给不那么熟悉的朋友们介绍一下,NeurIPS 是 AI 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学术会议之一,是全球 AI 科研人员都梦寐以求想投中的顶会。

原计划 NeurIPS 2025 线下会场将在 12 月 2 日-7 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会议中心举办。

可现在,它不得不一边留在圣地亚哥,一边去墨西哥设了个新场子,两边会议议程保持同步。也算是史上首次了,AI 顶会搞双城记。

可以说这是为了参会人数多,也可以说是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的学者。但 NeurIPS 官方其实已经说得很白了:这是为了那些“办不下美国签证”的作者。

不是开玩笑,是真的办不下来。

前不久的 AAAI 2025 ,也是在美国举办,就有参会者吐槽自己听的 session,每四篇文章就有一篇是代讲。有人甚至一口气帮了五六位作者讲稿,变成了临时讲解员。你说这是学术交流,还是“国际代读”?

NeurIPS 在 2023 年就被不少人吐槽过,在新奥尔良(也是在美国举办)现场出现了大量的空的海报位,论文作者到不了现场,只贴了一张论文海报。

NeurIPS 那年他们特地优化了签证邀请函模板,还开设了“拒签退款”的绿色通道,但依然救不回大量非美籍作者的出席率。

再高光的论文,也得有人讲;再顶级的会议,也得有人来。

NeurIPS 这一步,也是被“现实”逼到了拐点。

当然,NeurIPS 不是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的顶会。过去十多年,ICML、CVPR 等这些老牌 AI 顶会多在在北美举行,参会者遍布产业界和学术界,多数本地人不愿意出国参与。

早在 2019 年,ICLR 的投稿作者 Sergey Ivanov 就因为曾在伊朗做过数据科学演讲而被拒签,而这已是他第五次遭遇签证行政审查。他说得很直白:我不是政客,也不是安全威胁,我就是个研究员。

而在那一年,他还发起了一个“抵制美国会议”的请愿,收到了近 300 位 AI 研究者签名联名,呼吁 NeurIPS、CVPR、ICML 等顶会不要再选美国为举办地。他们的诉求只是:“我们太难来了”。

这并不是空喊口号。

根据《WIRED》统计,美国对包括中国、伊朗、俄罗斯等国的学者,签证平均处理周期超过两个月,部分国家甚至需等候半年以上,而会议本身可能也就 5 天 。好多作者处理完签证,会议都可能已经结束了。。

甚至,从 2019 年起,美国对签证申请人加上了社交媒体审查,这种审查在非透明条件下极易误伤 。

而且这种误伤,还特别集中在 AI 相关专业。前不久就有人晒出了自己申请 AAAI 会议签证被拒的全过程截图:签证官一看邀请函是人工智能方向,立马追问细节。

申请人为了规避风险,说专业是“计算机技术”,但还是没用。结局依然是“很抱歉,不能给你通过”。现在连“人工智能”这四个字,都开始成了签证高敏词。

到今年 5 月,这事发展到了临界点。美国总统在 6 月发布行政命令,直接暂停 12 国所有签证,部分国家则限制学生签证和访问签证,如伊朗、缅甸、利比亚等,直接系统性阻断 。

对 NeurIPS 来说,这等于你提前知道:一大批作者,注定到不了现场。

一份 2024 年 NeurIPS 组委会的内部评估中指出:

“作者缺席率、海报空挂率、口头报告由代理代讲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而这些“空心议程”,正逐步侵蚀会议原有的活跃度和专业对话能力。当然,美国国内本身的科研生态也受到了反噬。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美国大学 STEM 博士学位中,46% 是发给国际学生的,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和印度 。如果签证越来越难拿、美国越来越不欢迎人,这批未来的 AI 人才就可能从源头上断供。

芝加哥大学的 Rebecca Willett 教授已经公开指出:“美国限制国际博士生签证,会直接削弱我们的科研劳动力和全球竞争力。”

注意,她用的词不是什么“风险”,而是“削弱” 。

斯坦福计算机系主任 Sahami 也表示担忧:“这些国际学生已经是我们学术体系的一部分了。如果把他们挡在门外,他们就会去其他国家。”

那这个其他国家是谁呢?别的国家可不是坐等美国失误。

英国开放了 AI 人才签证,加拿大为 AI 会议专门设立快审通道,新加坡甚至设立“高校研究签证绿色通道”。

还有中国香港,直接在哈佛校门口挖人,说欢迎你们全员转学来港 。

NeurIPS 本次设墨西哥分会场,不只是为了让几位拿不到美签的研究者上台,也不是什么全球化愿景的新动作,是不得不做的系统性调整。

会议要活下去,要有热度就得有人来;美国不给放人来参会,那 NeurIPS 就只能想办法自救了。

我们在说“美国因签证问题无法承办顶级会议”的时候,并不是说美国办不出好会议,而是这个国家的政策,正让它失去这些顶尖 AI 人才的好感。

有最强的研究机构、最好的硬件支持、最顶的投资人,但如果人入不了场,那就会有人想说:你不再是我们的中心。

以前,大家都围着美国转;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绕着美国走。NeurIPS 只是第一个作出此举措的会议。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这句话在 AI 领域显得愈发真实。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NeurIPS AI顶会 美国签证 AI人才 全球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