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4小时前
这家国产大模型公司年收入破10 亿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AI行业盛会WAIC上,国产大模型公司阶跃星辰公布了其商业化半年的亮眼成绩,预计2025全年收入近10亿人民币。这一数据远超行业预期,尤其考虑到公司成立仅两年且专注于基础模型研究,而非易于快速变现的应用出海公司。阶跃星辰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多模态能力上的突出表现,预示着国产大模型正迎来类似当年视觉识别的快速行业落地和收入增长期。其产品Step 3模型在多模态能力上表现出色,覆盖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生成等多种类型,并针对国产芯片进行了深度优化,显著提升了推理效率。公司重视客户真实需求,以“强智能、低成本、可开源、多模态”为核心特征,与汽车、手机、具身智能等众多行业头部厂商建立了紧密合作,推动AI技术在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为“万物智能”时代的到来注入强劲动力。

🚀 阶跃星辰半年商业化成绩斐然,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近10亿,展现了国产大模型强大的商业化潜力和快速增长势头。相较于其他大模型公司,阶跃星辰在成立两年内即取得如此成就,尤其作为一家以基础模型研究为主的公司,其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并可能成为未来大模型公司收入突破“上桌”新门槛的标杆。

💡 公司在多模态能力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其Step 3模型是“开源世界最强多模态推理模型”,能够处理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生成、3D、音乐等多种模态,这正是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客户的真实需求所在。多模态能力正逐渐成为终端设备的标配,上半年来自智能终端的多模态模型调用次数和量增长超过800%,预示着“万物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

🛠️ 阶跃星辰在成本控制和芯片优化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针对国产中低端芯片进行了系统和架构层面的大量优化,使得Step 3在国产芯片上的推理效率远高于其他模型,并能广泛兼容各类芯片。通过联合近10家芯片厂商发起“模芯生态创新联盟”,推动了国产大模型与国产芯片的协同发展,实现了“科技创新+降本”的双赢局面。

🤝 公司成功的原因在于深刻理解并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强调“强智能、低成本、可开源、多模态”四大特征。通过与吉利银河M9、OPPO、荣耀等头部厂商的深度合作,将AI大模型成功应用于智能座舱、旗舰手机等终端产品,以及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切实提升了用户体验和产品智能化水平。

这个周末我都在上海,参加今年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这是 AI 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大佬云集,产业界和投资圈都非常关注。今年的规格也很高,总理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我看了参展商的名录,一眼望不到头那种。光我们社群群友,就有200 多人要去。

WAIC 前后,有很多 AI 公司的重要消息发布。

今天我就听到一个,有震惊到我的消息:国产大模型公司阶跃星辰,官方公布了商业化半年的收入数据,预计 2025全年收入近 10 亿!

包括和手机厂商,新能源汽车厂商在 AI 助手方面的合作,其他还有比如金融,通信等等场景客户。

行业外的朋友可能觉得 10 亿嘛,也不算啥,其实真不是。

要知道,阶跃星辰成立到现在也不过两年时间,去年这个数字我听说的还只有几千万。可以说是增长非常迅猛了。

而且他们是以基础模型研究为主的大模型公司,不是收入相对容易爆发的 AI 应用出海公司,动不动就听说千万美金 ARR 那种。

其他几家国产大模型公司都没有公布过收入数据,听说智谱去年应该是2~3 亿收入,主要由国内私有化定制业务创造。

Minimax 的海外应用曾经创造过千万美金的收入,但是在 24年末下架之后,不确定今年的势头如何。 Kimi 和 Deepseek 也并不是以2B 服务为重心。

这块可以对比的,是上一代 AI公司,基本上都是在成立 3~4 年后,借着视觉识别在安防,金融,娱乐等场景的快速普及,才突破10亿收入大关。

所以,为什么阶跃的收入增长这么快,是公司本身的实力,还是说:这是否预示着,国产大模型已经迎来像当时视觉识别一样的,快速在各个行业落地,收入迅速增长的时刻?

如果是真的,那就说明国产大模型的商业化能力得到了初步验证,未来 10 亿营收,会成为“上桌”的一个新门槛。

带着这个疑问,我分析了阶跃星辰这次对外发布的信息,也咨询了接近公司的投资人,试图寻找答案。

其实阶跃星辰这家公司挺特别的,AI圈的人都知道,它不太作妖。

一直就在埋头工作,不断推新模型,推进客户合作。所以外界竟然有了个称号,叫“多模态卷王”。

此前外界流传的比较多的一张“通往 AGI 的路径方向”图,就是阶跃的创始人姜大昕所绘。

这张图一开始就剧透了公司的战略,从语言到多模,结合具身模式,最终达到 AGI。

真实世界不是由 code 和文字构成的,当 AI 需要进入真实世界和环境互动时,需要的是多模态能力。

这也是各类汽车,消费电子,零售厂商真正需要的,当我开车或者用手机拍摄时,我不可能去切换文字输入,需要直接唤起 AI 服务。

现在模型全面进入推理时代,竞争很激烈。

开源里Deepseek,Kimi K2,minimax M1 都非常不错,但是不是多模态的。

非开源中,海外模型多模态OpenAI的 o3,Gemini,claude4等等都很好,但是不适用国内市场。

阶跃星辰卡了一个“开源世界最强多模态推理模型”的生态位,这次最新发布的主力基座模型 Step 3,总参数量 321B,在多个榜单上取得了 SOTA的成绩。

Step 系列模型的矩阵已经涵盖了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生成、3D、音乐……类型之多业内少见,所以能覆盖的场景也更多。

普通用户不需要了解背后复杂的技术原理,可以来感受一下 Step系列强大的视觉分析和语音能力。

而且智能程度也很高,我让它猜猜我多大了,omg 它猜我 20 多,说得我简直心花怒放……哈哈哈哈。

纯图片的视觉识别和分析能力也很强,比如提供给它聊天记录和小票单,就可以精准算出每个人需要 AA 的费用。

除了产品本身能力,我认为阶跃星辰能取得收入结果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团队非常重视真实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

因为客户嘛,通常都是又不懂,还既要又要还要的……

所以他们提出了 4 个维度特征:强智能、低成本、可开源、多模态。必须要同时满足以上 4 点,才适合实际应用。

当时惊艳全球的 Deepseek,就是在模型成本的工程优化上下了大功夫。推理时代因为思维链变长,模型成本还在提升,解码效率是降本的关键。

在算力,算法,数据这核心三要素中,算法和数据都不是问题。但国内芯片厂商拿不到台积电最先进的制程,算力水平普遍弱于英伟达特供的 H800 芯片。

主流的开源模型基本上都在国际高端卡比如 H800上做优化适配方案,阶跃星辰却针对中端芯片和各类国产芯片做了大量系统和架构层面的优化。

结果是,Step 3 在国产芯片上的推理效率最高可达 DeepSeek-R1 的300%,且对所有芯片友好。

这次阶跃星辰还联合了近 10 家芯片和 infra 厂商发起了“模芯生态创新联盟”,首批成员包括华为昇腾、沐曦、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天数智芯、无问芯穹、寒武纪、摩尔线程、硅基流动等。

产业链内有头有脸的公司差不多都集齐了。

大家技术合作互联互通,比如在 Step3产品上市前,就会和芯片厂商分享模型设计和部署方案,双方可以提前进行软件适配。

会上,壁仞的CEO 张文提到,国产大模型的水平已经和国外接近,但是国产芯片的差距和同行差距还比较大。所以服务好国产模型的需求可以帮助芯片厂商更好地定义未来的产品。

燧原科技CEO赵立东也说,国产大模型和芯片的相互优化,可以大幅提升国产芯片的性价比。双向奔赴是实现国产人工智能生态的希望。

感觉“科技创新+降本”两个字是中国创业者的传统优势艺能项目……

便宜还好用,哪个客户扛得住啊!

所以,话说回来,买单的客户到底是谁?

我扒了一下,原来都是有钱的主。包括汽车、手机、具身智能、零售、IoT 物联网设备等等。

比如汽车,吉利银河 M9搭载了阶跃星辰的端到端 AI 语音大模型,能够记忆,分析用户的喜好,定制和保存个性化音色,风格,甚至方言。

(现在的智能座舱也太酷了吧,像太空舱)

比如手机,国内 Top 10 厂商中过半都接入了阶跃,包括 OPPO,荣耀,中兴的旗舰机型。

比如当下最火的具身智能,WAIC 现场这个人形机器人版“中国好声音”,配合 Rapper 表演跳舞,就是融合了阶跃的语音大模型和合作伙伴青心意创的具身模型。

除此之外,其他还有 AI眼镜,AI 玩具等等,背后都搭载了最先进的 AI 大模型。

阶跃发布的半年商业化应用成绩单显示,多模态能力逐渐在成为终端标配,上半年来自智能终端的多模态模型调用次数和调用量,较去年下半年环比增长均超800%。

喊了 10 年的万物互联,感觉要先从万物智能先开始了。

毕竟这年头,连我家的电视机和电风扇都会说话了。

对比“万物智能”的前景,我也变得更乐观了起来。

AI 可以为个人提升工作效率,也能通过企业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智能体验,能够见证这一切发生,也是时代给我们的机遇。

10 亿营收只是一个开始,世界很大,能做的事情很多。

要相信,有更多的公司会突破收入门槛,有更多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阶跃星辰 大模型 WAIC 多模态 AI商业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