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21小时前
[分享发现] 天钡 WTR Pro N150 测评与体验飞牛 NAS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详细介绍了天钡WTR Pro N150 NAS的入手体验和使用感受。作者选择了N150而非AMD 5825U版本,主要基于日常备份照片、下载存储影视内容的需求,以及N150在飞牛系统下更佳的显卡编解码支持和更低的功耗发热。文章重点描述了机器的重量、内部设计、硬盘架支持(特别是对2.5英寸硬盘的疑惑)、接口配置(包括对电源功率的建议)以及内存支持(对DDR5插槽的疑问)。在实际使用中,作者分享了内存和硬盘的配置,并对功耗和温度表现表示满意,认为N100系列非常适合做NAS,结合飞牛系统,性价比极高。

💡 **N100系列CPU与飞牛系统的完美搭配:** 文章指出,天钡NAS准系统与飞牛系统的结合,极大地弥补了天钡在系统方面的短板,使得N100系列CPU成为搭建NAS的理想选择,尤其是在价格和实用性方面表现突出。

🖥️ **N150相较于AMD 5825U的优势分析:** 作者选择N150而非AMD 5825U,主要原因包括:1) 日常需求不需要过高的性能;2) N150的显卡在飞牛系统上支持更好的加速功能,如照片智能分类;3) N150的发热量和功耗更低,更适合紧凑型NAS机箱的散热需求。

🧰 **硬件设计与接口的细节考量:** 天钡WTR Pro N150在设计上注重实用性,如可移动的正面标签保护电源键和遮蔽灯光。接口配置均衡,支持NVMe和SATA硬盘,并可通过USB扩展。但需要注意,大容量硬盘可能需要更换180W电源。同时,作者对主板设置DDR5插槽而N100系列仅支持单通道的配置表示不解,并倾向于选择更具性价比的DDR4内存。

💾 **硬盘配置与数据安全:** 作者分享了其硬盘配置,包括用于照片和重要数据存储的Raid 1(强调Raid 1并非备份方案,并结合OneDrive进行备份),以及用于高速下载的固态硬盘和存储影视文件的机械硬盘。这种配置兼顾了读写速度和存储容量。

🌡️ **出色的功耗与温度控制:** 尽管有双风扇设计,WTR Pro N150的功耗表现超出预期。待机功耗仅为29瓦,满载硬盘时为55瓦,日常负载35瓦。在30摄氏度的室温下,CPU和GPU在AI负载下温度能稳定在52摄氏度,硬盘温度也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显示出良好的散热和能效比。

天钡最近几年一直在做 NAS 准系统,恰好飞牛系统的出现也补齐了天钡没有系统的短板,于是最近入手了 WTR Pro N150 ,CPU 从此前的 N100 升级到了 N150 ,虽然几乎没有实质性提升,但买新不买旧。此外,还有 AMD 5825U 的版本,只贵了 400 元就实现了性能翻倍,但考虑到以下三个原因,最终并没有选择 AMD 版本。

    此 NAS 的目的是用来日常备份照片和下载并储存电影、电视剧,不需要这么高的性能;AMD 显卡在飞牛上不支持加速,比如照片的智能分类等,而且 N150 的显卡编解码支持的更多;5825U 的发热量和功耗还是太大了,在紧凑型机箱中散热效果较差。

这里必须多提一嘴,硬盘架是支持 2.5 英寸硬盘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客服说只支持 3.5 英寸硬盘。可能和下文的电源一样,规避风险,也可能是客服为外包,完全不知道随机的螺丝和硬盘架支持 2.5 英寸硬盘。

上手感觉

上手的第一感觉就是重,整个机器至少有 6 斤的重量。我有一个 N100 的迷你主机,远轻于 WTR Pro 。拆开之后发现是底部的风扇和相关电路导致的。我一开始以为,只会有背部一个大风扇,结果发现底部里面还有一个风扇。四个硬盘架的阻尼感还行,考虑到价格也不追求 Dell 的那种顺畅抽拉感了。特别让我喜欢的一点是正面红色的WTR PRO的标签是可以左右移动的,既可以保护电源键不被意外按下,又能遮蔽灯光。算是个既有创意又具有使用价值的点。

配置和接口

接口很均衡,NVMe 接口安装系统和日常软件,其他四个 SATA 接口用来存储数据。如果盘位不够,还可以通过 USB 接口连接硬盘柜。美中不足的是自带的电源功率,如果使用 14T 这种大容量硬盘,需要自己更换为 180W 的大电源。其实天钡自己也知道这个事情,所以电源被标注为赠品,以避免后续的纠纷。N150 同时支持 DR4 和 DDR5 两种规格的内存,但整个 N100 系列都只支持单通道,再加上 N150 的绝对性能被 CPU 缓存拖累了,DDR4 和 DDR5 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此外,DDR4 内存比 DDR5 便宜一大截。我实在是搞不明白,有个别厂商非要给 N150 的主板搞个 DDR5 插槽有什么意义。

使用和体验

我给这台机器安装了一条 16G 内存,其中的 1G 内存划分为显寸,用于编解码和照片的 AI 处理。安装了一块 256G NVMe 硬盘,其中的 64G 用来安装飞牛系统,剩余部分用来安装应用和 docker 软件。

硬盘

我安装了四块大小不一的硬盘。以下两块硬盘组了 raid 1 ,用于照片和重要数据的存储。务必注意,raid 1 不是备份方案,不能把数据安全寄托到 raid 1 上。所以我使用 OneDrive 备份了整个照片文件夹,以防万一。

- 1T 2.5 英寸 机械硬盘- 1T 3.5 英寸 机械硬盘

以下固态硬盘用于下载,长期高速下载,机械硬盘顶不住,寿命衰减会很严重。

- 215G 2.5 英寸 固态硬盘

3T 的硬盘用来存储影视文件,当前已经够用,后续需要容量的话,可以入手拆机的 HC550 ,超过 10T 的硬盘会进一步扩大空间。

- 3T 3.5 英寸 机械硬盘

功耗与温度

因为多个设备接入同一个插座,没有特意测量过功耗。此前,一台 N100 迷你主机、一台 R3S ,一台小米 AC3000T ,一台光猫的日常总功耗为 20-22 瓦。将 N100 的迷你主机换成了这台 WTR PRO ,待机时的总功耗为 29 瓦,硬盘全开达到 55 瓦, 日常负载的时候为 35 瓦。比我预想中的要好很多,我此前以为待机功耗会达到 50 瓦。UEFI 中可以设置 CPU 的工作模式,我开了最佳性能,功耗可以达到 15 瓦,也可以设置低功耗的 6 瓦或者均衡的 12 瓦。风扇转速我设置的自动,基本在 50%转速,1300RPM 的状态。

温度表现比较满意,在室温 30 摄氏度下,CPU 和 GPU 长期后台跑图片的 AI 识别,温度保持在 52 摄氏度。非负载状态下,则为 40 摄氏度。

硬盘温度在 32-40 摄氏度,且 40 摄氏度的是固态硬盘,这个温度表现很惊人。比一些闷罐机箱或者 NAS 机箱要好上一大截。

总结

N100 系列太适合做 NAS 了,恰好飞牛系统的出现补足了天钡的短板,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再加上一千出头的价格,现在入手,可以稳定使用 5 年,性价比和实用性太高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天钡 WTR Pro N150 NAS 飞牛系统 N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