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7月25日 16:01
16.9公里网约车里程 优惠后仅支付16元 乘客:这合理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网约车超低价”成为网络热议话题。有乘客反映,16.9公里行程仅花费16元,引发了关于司机收入的讨论。多位网约车司机晒出低价接单记录,普遍反映“不挣钱,但必须接,否则平台不派单”。当前不少网约车价格已降至1元/公里左右,甚至低于私家车出行成本,而司机还需承担违章等费用,收益与付出严重失衡。专家和网友指出,平台通过补贴吸引乘客,但补贴资金主要来自司机,低价模式导致司机被迫降低服务标准(如不开空调),影响乘客体验,行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 **网约车超低价现象普遍,司机收入微薄:** 文章指出,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低至1元/公里的网约车价格,甚至有乘客反映16.9公里仅花费16元。这导致司机收入与付出严重不成正比,司机为了维持接单量,不得不接受低价甚至亏本的订单,严重影响了其生计。

⏳ **平台派单机制与司机生存困境:** 网约车司机面临“不接特惠单,平台可能长时间不派单”的困境。为了获得更多订单,司机不得不接那些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特惠快车”订单,即使补贴的钱主要从司机承运费中扣除,也成为其维持基本收入的无奈之举。

📉 **低价策略影响服务质量与乘客体验:** 为了节省成本,司机在低价订单下被迫降低服务标准,例如关闭空调。这直接导致乘客的打车体验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文章质疑这种以牺牲司机利益和乘客体验为代价的行业模式是否健康可持续。

⚖️ **行业可持续性与公平性存疑:** 文章通过司机和乘客的反馈,揭示了当前网约车行业低价竞争背后存在的深层问题。低价策略虽然吸引了乘客,但对司机收入、服务质量以及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构成了挑战,引发了对行业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的广泛担忧。

快科技7月25日消息,近日,“网约车超低价”的话题引起网友关注热议。

有乘客发帖称,自己打网约车特惠快车,全程16.9公里,耗时25分钟,到达目的地后账单只有16元,他不禁疑惑,这个价格,扣除平台抽成,司机还能赚钱吗?

此事引起网友热议,“出租车起步价都不止这个价钱了”、“这么便宜看着就不合理,网约车司机现在是真累到了,钱是真赚不到”。

另有网约车司机晒出了自己接单记录,“接人3.6公里,乘客还有11.5公里的行程,到手一口价只有9.76元”。

有司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8小时之外的流水才是你的收入,所以网约车司机想赚钱都得熬时间。”

“现在各个平台都在推特惠快车,这种单子基本上都不挣钱,但是你要是不接特惠单的话,平台可能一下午都不会给你派单”。

客观而言,现在不少网约车的打车费用,已经降低至1元/公里左右,这样的打车价格,甚至比一些乘客自己开车还便宜,而网约车司机还要承担违章等费用,收益与付出严重不匹配。

有网友指出,平台使用补贴吸引乘客,但补贴的钱还是主要从司机承运费里面扣,低价迫使司机关空调,服务质量下降,间接导致乘客打车体验变差,而这样的行业模式,真的健康吗?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网约车 低价 司机收入 平台抽成 行业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