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忍不了,只有在网上发泄发泄。装修公司延期交房10个月,把违约方告上法庭,判罚结果,说出来能让所有老实人寒心到发抖!合同写得明明白白的违约金,被法院一刀砍去90%;拖了10个月的工期,起算时间硬生生往后挪了5个月;公司都空壳跑路了,股东揣着没实缴的50万却能全身而退——这到底是在维护公平,还是在给违约方开绿灯?
先算算我实打实的损失,法院却连零头都不认!
20万的装修合同,约定2024年5月6日完工,拖延一天按0.1%赔违约金(每天200元)。结果对方从5月拖到2025年3月,整整300多天!光合同里的违约金就该是:
200231元×0.1%×300天=60069元
可一审法院说“太高”,直接调到LPR的2倍(每天34元),算到庭审时只剩6000多;二审居然还维持原判!这相当于我被拖了10个月,只拿到3个月房租钱?而且至今保洁没完工。
更离谱的是起算时间!对方5月就该完工,9月为了不解除合同,他和我签了补充协议明明是“整改宽限期”,我微信里几十次催款都在说“拖了6个月”“离5月交房过去7个月”,对方从没反驳过。可法院硬说“工期变更到10月”,硬生生少算5个月违约金!这不是帮着违约方赖账吗?
恶意违约到这份上,法院居然视而不见?
对方从5月开始就消极施工,微信里天天说“明天弄”“下周好”,结果连乳胶漆都没刷;9月签了补充协议承诺10月完工,到期连开关都没装;收到法院传票后照样停工,直到开庭前一天才突击施工,连保洁都没做就敢说“完工”!
庭审时更可笑:先说“10月1日已完工”,转头又承认“3月3日才弄完”,前后矛盾还撒谎;收了我7380元合同差价,却说是“增项”,微信记录甩脸上都不认;承诺赠送的冰箱电视明明写在合同里,居然说“不算合同内容”——这赤裸裸的虚假陈述,法院既不处罚也不深究,反而说“违约金太高”?
最高法指导案例166号明明白白说:恶意违约的,违约金不能减!可我这案子里,对方把“耍赖”刻在骨子里,法院却把违约金砍到只剩10%,这是鼓励商家违约吗?
公司空壳、股东转移资产,法院说“与他无关”?
这家装饰公司早就跑路了:账户里只剩14块,注册地址换了新公司,股东认缴的50万出资一分没交,却把我9万多工程款转到私人账户“秋云建材店”(股东老婆的账户)。
我拿着《公司法解释》去找法院,说股东该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担责,结果一审说“出资期限没到”,二审说“没证据证明公司破产”。合着公司都空壳了,股东卷钱跑路,受害者只能自认倒霉?这不是逼着坏人钻法律空子吗?
程序违法到离谱,普通人维权就是活该被欺负?
一审时,对方只口头说“违约金高”,没交任何证据,法院既不组织辩论,也不告诉我可以补损失证据,直接就调减;二审时我提交了保全记录、现场视频,证明公司早没了偿债能力,法院居然说“与本案无关”!
《民法典》585条说调整违约金要以实际损失为基础,《九民纪要》说双务合同不能按民间借贷利率卡——这些法律条文在我这案子里,仿佛成了摆设!
家人们,我按合同付款、反复催告,换来的却是拖10个月,到现在都一年多了,结果违约金只剩零头、维权无门。法院这样的判罚,到底是在保护谁?普通人想讨个公道,就这么难吗?!
#法院判罚离谱 #装修维权血泪史 #恶意违约成本太低 #普通人维权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