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西赛罗 07月23日 11:01
色盲岛的寓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以太平洋上的平格拉普岛为例,讲述了因海啸灾难后基因突变,导致岛上色盲症高发的故事。文章探讨了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群体认知如何形成并固化,使得少数人的“异常”被视为常态,甚至对外来真相产生排斥。当一个群体普遍认为“世界只有黑白”时,即使有正常人存在,也很难打破这种集体性的认知壁垒,更不用说让“色盲”群体接受自己有“病”。这个故事引人深思,在任何社会现象中,我们都应警惕群体思维对真相的遮蔽,以及个体如何在这种环境中保持独立思考和发出真实声音的困境。

💡 基因瓶颈与环境选择:平格拉普岛因历史上的海啸灾难,幸存者中包含色盲患者,加之岛屿狭小的生存环境和对渔业的依赖,使得色盲基因得以在高比例下保留和传播,最终导致该岛色盲症发病率远超正常水平,揭示了极端环境和历史事件对群体基因特征的深远影响。

🧠 群体认知与真相传递的挑战:在色盲岛上,色盲患者因数量占优,形成了“世界非黑即白”的集体认知。这使得外部的医学干预和真相传递变得异常困难,因为少数的“正常”观点被淹没在主流的“非黑即白”论调中,甚至被视为“居心叵测”。这反映了群体思维和既有认知的强大惯性,对纠正错误观念构成了巨大阻碍。

🗣️ 正常人的困境与沉默的螺旋:即便岛上存在能够看见颜色的人,他们也因缺乏描述颜色的语词以及与主流观点相悖而成为“异类”。当外来干预试图纠正错误认知时,这些“正常”岛民若试图发声,可能会面临被排斥甚至更糟的命运。为了生存和避免冲突,他们可能选择沉默,加入“沉默的螺旋”,进一步巩固了岛上的错误认知。

⚖️ 警惕群体极化与“非黑即白”思维:文章通过“色盲岛”的极端设想,警示我们在任何社会或群体中,当一种观点成为绝对主流,并排斥异见时,都可能导致群体认知极化和对真相的漠视。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不仅阻碍了进步,也可能将少数的“正常”个体置于危险境地,甚至形成“阴谋论”来维护既有的错误认知。

原创 小西cicero 2025-07-22 19:12 上海

若你生在一个色盲岛上,你怎么说服他人,这个世界本有很多种颜色?

各位好,今天天太热了,实在是不想写稿,翻出多年前的旧思、改吧改吧,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我曾经给大家讲过“红眼睛岛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讲个色盲岛的故事。


若你生在一个色盲岛上,你怎么说服他人,这个世界本有很多种颜色?

1

美国神经学教授奥利弗·萨克斯,曾经写过一本半游记半科普的书,名叫《色盲岛》。该书讲了一件很有趣也很可怕的真事

在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地区,有个叫平格拉普的小岛,是一座由珊瑚礁形成的环状岛屿。

从飞机上看这个小岛,可以发现小岛被乳白色的沙滩包围,在海岛的中央还有一座美丽的湖,蓝天、绿树、碧湖、白沙、可以说大自然把最美的景色都浓缩在了这座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小岛上。

但对岛上的很多居民来说,这样的美景他们是无福享受的。

奥利弗和他的同事们调查发现,平格拉普岛上两百多位居民中,罹患全色盲症的人口居然高达十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因为携带色盲基因而成为不同程度的半色盲或色弱,对这些先天性色盲症患者来说,再美的景色其实也只是单调的黑白色。

学者们最初对平格拉普岛的这个现象感到非常诧异,因为全色盲症的出现概率本应是非常小的,正常发病率应该在四万分之一左右。

小小的平格拉普,究竟发生过什么,产生了这么多色盲呢?

从岛民对往事断断续续的追忆中,奥利弗医生隐约猜出了个大概:

原来,在约两百年前,平格拉普岛曾经遭受过一次大海啸的侵袭,岛上一共只活下来二十个居民,而其中有一位就是全色盲症患者。

更不幸的是,此人还是岛上的酋长。大海啸过后,仅有的几位男性都分到了好几个老婆,酋长分的最多,于是他的色盲基因就这么传了下来。

在自然界中,人类之所以有色觉,主要是为了区分植物是否成熟或有毒。

但平格拉普岛偏巧是一个陆地极为狭小,居民食物来源几乎全部依靠打渔的地方,于是色盲基因在这个小岛上也就无法被自然淘汰,被这样保留了下来。

平格拉普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人类的退化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遥远,只要生活在一个极为封闭的环境当中(太平洋的孤岛),一场巨大灾难(海啸)过后,人为(酋长权威)或自然选择再来拉一下偏架,退化就很可能发生。

奥利弗为了让他的书好卖,把平格拉普称为“色盲岛”,但平格拉普岛上半数以上的居民,其实都还是正常人。所以“色盲岛”其实不色盲。

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在这个岛上真的有某种自然选择能够淘汰掉正常人、保留色盲,比如酋长的威权再高一些、或者居民再笨一点、胆怯一点,那么会发生什么?——平格拉普可能会成为真正的色盲岛,不带引号那种。

那样的话,可就有大麻烦了。

2

奥利弗医生在书中说,在平格拉普说服一个全色盲患者认识到他有病,是一件比在其他地方更困难的事。

其实在正常社会中,说服一个色盲症患者认识到自己有色盲症也是很难的。因为色盲症患者天生生活在一个某种或数种颜色缺失的世界中,旁人很难给他普及他从未见过的颜色的概念。

现代医学权威确立以前,你很难跟一个色盲说明他缺失的某种颜色,因为那是他与生俱来的认知盲区。

在医学权威确立以前,想让色盲症者承认自己有病,只能依靠公众建立的“常识”:大家都说这俩颜色不一样,就你看不出来,那你就必须怀疑自己是不是色盲了。

据说色盲症的发现者道尔顿,就是在大家的嘲笑中认识到自己患有红绿色盲的,道尔顿还曾戏言:“我如果是国王,我可能一辈子发现不了这件事。”因为没人敢嘲笑国王。

可难办的是,在平格拉普的世界里,全色盲症患者并不孤单。

岛上至少有十多名全色盲患者,还有大量半色盲和色弱,他们都挤在同一个狭小的舆论空间里,就形成了一个舆论的小气候。这时候医生想说服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病症,就变得很难。因为色盲症患者们会凑在一起讨论,彼此验证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颜色,一切非黑即白”的观点。甚至会认为这些外来医生的说法是居心叵测。

好在,平格拉普岛上正常人还是占主流的,在他们的说服下,这病还有的治。

可是,如果我们按照奥利弗医生的思路,继续深想一层——假如在更严酷的自然或人为选择下,“色盲岛”成了真的色盲岛,岛上全色盲的概率不是10%而是90%,那又会发生什么呢?

这个思维实验会很有意思,设想下来,结果大约是这样:

岛上“这个世界上没有颜色,一切非黑即白”的思想,将会成为舆论的绝对主流。

这时,即便有一个外来医生登岛,给岛民们做一下诊断,说他们大多有色盲症,岛民们也不会相信,他们会说:“你说这个世界上有颜色?哈哈,可笑!颜色是什么?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你这样宣扬不存在的所谓颜色,是什么居心?是不是想掀起颠覆我们的颜色gm?外乡人滚出去!黑白分明的平格拉普岛万岁!”

那样的话,奥利弗医生能有命逃出色盲岛、不被做成“舌尖上的外乡人”,就已经烧高香了。

当然,你会说,岛上本来不也还有百分之十正常人么?他们不能发挥作用,把这个小社会拉回正轨吗?

别提他们了。这些人会很惨。

首先,在外来者登岛前,他们压根不会认识到自己才是正常的。因为父母、小伙伴还有酋长,都说这个世界只有黑白两色。只有他们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觉得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天和海是蓝的,他们会被当成这个小社会中的异类和神经病。

这样的人有话也说不出,因为他们的社会没有给他们创造描述颜色的语词。红黄绿蓝这些颜色词汇,可能自色盲症患者占据岛上主流之后,就已经成了死语甚至禁语。

即便他们用非常稚拙的语言把颜色描述出来,一定也会被同乡们认定为是神经错乱。因为他们在空谈很多在其他人看来压根不存在的概念。

更何况,分清颜色在这个不依靠采集和农业的小岛上也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你说了那么多颜色,能帮我出海多打两条鱼吗?不能?那你还说个屁啊!

所以,正常人在这种岛上,也只能悄默声的承认世界非黑即白。

等到有外来者点破了色盲问题时,他们命运又会如何呢?

他们会更惨。

我们假设有个小伙子,在奥利弗医生给岛民们科普世界上有颜色的时候突然顿悟……

“他是对的!”

小伙子突然站起来,激动地说,

“我也是对的!我就说这个世界上的花是红的,草是绿的,海和天是蓝的,只有云彩是白色,也比酋长描述的那种干瘪的苍白迷人的多!我们是对的!”

可是他能启发众人吗?不能。

“住口!你这个吃里扒外的岛奸!”

守旧的老人和愤怒的青年会一起发出怒吼,

“你这样赞同那个卑鄙的外乡人究竟是何居心?你是不是收了他的黑钱?是不是想祸害这片生你养你的平格拉普岛?”

于是,这个冒失的小伙子,成了“舌尖上的外乡人”宴会上的一道配菜。

那些和他能同样看见色彩的正常岛民们,在吃过用他做成的烤肉串之后,也会明智的闭上嘴巴,走进沉默的螺旋,再不谈有关颜色的话题。

“老郭,我知道你是对的”这些人一边撸着串、一边默默的想,“但我可不敢说,因为我不想被做成串儿。”

于是色盲岛还是那个色盲岛,只是岛上的人们比之前更加相信世间万物非黑即白了——只是凭空多了一种“卑鄙的外乡人要伙同‘岛奸’污蔑我们有病”的阴谋论。

岛还是那个岛,色盲还是那群色盲——但或许这样,才是让所有人最舒坦的那种生活。


全文完

本文呢3000字,感谢读完,酷暑之中,为文不易,喜欢请关注赞赏、转发三连,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色盲岛 群体认知 社会学 基因遗传 真相传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