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7月22日 13:03
MIT研发智能植入装置 让糖尿病患者告别致命低血糖危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们研发出一种革命性的皮下植入微型装置,旨在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低血糖危机的自动应对方案。该装置能够实时监测血糖水平,并在血糖降至危险值时,自动释放胰高血糖素,有效避免可能危及生命的低血糖事件。这项技术通过3D打印和形状记忆合金实现药物的按需释放,并可通过无线方式触发,与血糖监测仪联动,实现全自动化的急救响应。动物实验已初步验证了其有效性,且该技术有望应用于其他急救药物的递送,为医疗急救领域带来新的突破。目前,该装置已实现最长4周的植入,并计划进一步延长植入时间和推进临床试验。

💡 智能药物释放:该装置体积小巧,可植入皮下,核心功能是在检测到低血糖时自动释放胰高血糖素。它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聚合物储库,并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密封技术,当装置内温度升高至40摄氏度时,合金变形即可释放储存的药物,实现精准、及时的药物释放。

📡 无线联动与自动化:该装置支持无线触发,能够与血糖监测仪实现联动,从而构建一个全自动化的低血糖应急响应系统。这意味着患者无需主动感知症状或进行操作,装置就能在血糖危急时自动启动救助,尤其解决了夜间或儿童患者难以自行应对的难题。

🔬 动物实验验证与未来潜力: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植入该装置能够在10分钟内有效稳定血糖水平。此外,研究团队还验证了该技术在递送肾上腺素等其他急救药物方面的潜力,预示着其在心脏病发作或严重过敏等紧急情况下的应用前景广阔。

📈 临床试验与长期目标:目前该装置的植入时间最长可达4周,且植入物被纤维组织包裹后释药功能未受影响。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延长植入时间至一年以上,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开展人体临床试验,以期将这项创新技术推向实际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开发了一种可植入皮下的微型装置,用于应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危机。该装置能在血糖降至危险水平时自动释放胰高血糖素,避免危及生命的状况发生。

低血糖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风险,可能导致意识模糊、癫痫甚至死亡。传统治疗依赖患者自行注射胰高血糖素,但夜间或儿童患者往往难以察觉症状并及时应对。MIT团队设计的装置大小如一枚硬币,采用3D打印聚合物储库和形状记忆合金密封技术。当体温加热至40摄氏度时,合金变形释放药物。

装置支持无线触发,可与血糖监测仪联动,实现全自动应急响应。动物实验中,植入糖尿病小鼠体内的装置在10分钟内稳定了血糖水平。研究还验证了该技术应用于肾上腺素递送的潜力,为心脏病或过敏急救提供新思路。

目前装置植入时间最长为4周,团队计划延长至1年以上。尽管植入物可能被纤维组织包裹,但释药功能未受影响。下一步将推进动物实验,并计划三年内开展临床试验。

这一突破不仅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可靠的低血糖防护,还可能革新急救药物的递送方式。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1型糖尿病 低血糖危机 胰高血糖素 皮下植入装置 智能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