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小时前
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国家标准修订发布:明确标注产品的使用年限,不得低于主要(零)部件的“三包”期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版《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与再生利用通则》,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旨在解决老旧家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明确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要求,构建家电产品全链条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生产者需科学测定并标注产品安全使用年限,确保在规定年限内性能稳定可靠,且不得低于主要部件的“三包”期限。同时,标准强调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再生利用,并在回收处理阶段优先考虑重复使用,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

🏠 新国标《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GB/T 21097—2025)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应对老旧家电超期服役的安全风险和废旧家电不当处置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立完善的产品全链条管理体系。

⏳ 标准要求生产者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综合考虑生产、使用、维护等环节,通过风险管理与评估,制定有效预防措施,确保产品在设定的安全使用年限内稳定可靠。同时,安全使用年限的确定需依据客观统计数据和科学试验方法,并且不得低于主要(零)部件的“三包”期限。

📝 生产者需以自我声明方式,在产品或说明书中清晰标注产品的安全使用年限及超期使用的风险提示。安全使用年限的起始计算时间为消费者首次购买日期,若产品需要专业安装,则从首次安装完成日期开始计算。

♻️ 标准要求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再生利用,评估回收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消耗,优先选用易回收、低污染的环保材料与工艺。在回收处理阶段,则严格遵循“再使用优先于再生利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元器件和零部件的再次利用。

💡 标准的实施将推动我国家电质量安全管理从“事后监管”转向“全周期防控”,打通生产、消费、回收各环节,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供实践路径,并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安全的消费理念,关注家电使用年限,避免超期服役带来的风险。

IT之家 7 月 21 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今日发文,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修订发布《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则》(GB/T 21097—2025)国家标准,将于 2026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聚焦老旧家电超期服役引发的安全风险隐患及废旧家电不当处置造成的环境污染风险,通过明确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与再生利用技术要求,着力构建完善的产品全链条管理体系。

标准规定产品在设定的使用年限内要保证稳定可靠。生产者应综合考量家电生产、使用、维护等全环节的影响因素,借助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产品在设定年限内能够稳定可靠地使用。

标准规定产品使用年限不得低于主要(零)部件的“三包”期限。安全使用年限的确定应依据客观统计数据与科学试验方法,同时不得低于“家用电器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所明确的主要(零)部件的三包有效期年限,确保年限设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标准要求明确标注产品的使用年限及超期使用风险提示。生产者要以自我声明的方式,在产品或说明书中采用清晰的文字或符号标注使用年限及超期使用风险提示信息。

标准规定产品使用年限的起始计算时间为首次购买或专业安装日期。安全使用年限的起始时间以消费者首次购买日期为依据,对于需要专业人员安装的产品,则从首次安装完成日期开始计算。

标准要求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再生利用。在设计生产环节便对回收利用的环境影响与资源消耗进行评估,优先选用易回收、低污染的环保材料与工艺,从源头提升产品的可再生利用性。

标准要求产品的回收处理阶段应坚持重复使用优先。在回收处理环节严格遵循“再使用优先于再生利用”这一重要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元器件和零部件的再次利用。

IT之家从官方公告获悉,标准发布实施后,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家电质量安全管理模式从“事后监管”向“全周期防控”转型,打通生产、消费、回收各环节,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路径。同时,有助于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安全的消费理念,使消费者更加关注家电的使用年限,避免使用超期服役产品带来的安全风险。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家电安全 再生利用 循环经济 国家标准 绿色消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