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07月21日 10:12
[生活] 我缓解在意他人看法和社恐的经验。省流:我发现他人的看法的价值并不是特别大可能是临门一脚,助攻的可能是其他改善身心的行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作者深入探讨了在意他人看法和社交恐惧的根源,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临门一脚”的顿悟过程以及一系列辅助性的“助攻”方法,包括无麸质饮食、益生菌、药物治疗(阿立哌唑)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作者强调,理解他人评价的价值,并理性分析,是缓解焦虑的关键。同时,也提及了在特定情况下,这些方法可能效果有限,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调整。文章旨在为受此困扰的人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鼓励大家理性看待和积极实践。

💡 **理解在意他人看法的原因与价值:** 作者认为,在意他人看法往往源于童年时期基于奖惩的学习机制,以及对事物价值的判断。虽然他人的评价有时具有价值(如在自媒体、产品经理等领域),但其价值并非无限大,不应过度焦虑或生气。理性分析评价的价值,而不是全盘接受或拒绝,是关键。

🎯 **“临门一脚”的顿悟与实践:** 作者通过一次论坛经历的复盘,顿悟到“临门一脚”式的观点,即在理解他人评价的价值后,能够以一种更轻松、更少阻力的方式与人互动。这种顿悟使得作者在与邻居打招呼等社交场景中感受到了显著的改善,虽然仍保持适度社交,但克服了过去的心理障碍。

🔬 **多因素辅助缓解社交恐惧:** 作者列举了多项“助攻”方法来缓解社交恐惧和在意他人看法的问题。其中包括:无麸质饮食(可能与乳糜泻及社交恐惧有关联),益生菌(效果可能因人而异),阿立哌唑(一种精神科药物,对作者的社交恐惧有一定缓解作用),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不熬夜、不吃冷饮、规律作息等),这些因素可能共同作用,提供多方位的支持。

⚖️ **辩证看待方法效果与周期性:** 作者坦承,某些方法(如临门一脚)可能并非万能,效果也可能受个体状态和外部环境影响而出现波动。他推测这可能与大脑和身体的周期性状态变化有关,并强调了识别和应对这些周期性变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读者警惕“乐极生悲”的可能性,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

以下内容包含野生医疗建议,如需稳妥请咨询专业医生。

临门一脚的详细解说

首先,在意一个东西一般都是因为这个东西有价值,在意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一般可能都是被卡了 BUG 。我瞎说的。我怀疑大部分人在意他人的看法都是因为小时候作出符合父母期望的事就被奖励后夸奖,反之就被惩罚和批评。只是感觉有道理罢了。为什么只是感觉有道理还写呢?因为我最近发现某些看似有道理,但是没什么确切的根据的观点会显著地影响我的动力。知乎问了一下可能大部分人都这样。

其次,回想一下过去的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对自己产生了哪些有价值的影响。一般来说大部分人可能都会发现除了正的或者负的情绪价值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可能会有一些对自己产生了很大影响的评价,但我认为没有必要为了这么点潜在的收益就极端在意别人的看法。另外我相信人如果有动力的话,一般是可以分析出某个评价的价值的。只不过大部分人可能在这方面都有思想钢印,不会去思考。不过这种思考可能会降低一些处于环境特别好,别人的评价和看法都会给这个人带来很好的影响的人的收益。我猜一旦思考别人的评价,那么别人的评价的效果可能就会打折扣了。不过我怀疑这种人在这里应该不多。

再次,强调一下我没有让人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和评价的意思。我相信这个东西有时候是有价值的,特别在某些情况下大部人的看法和评价可能都是有价值的,比如做自媒体、产品经理或者做公共关系之类的。但是就算是这些人,他人的看法和评价的价值也没到影响生死的程度,所以不必用生气和焦虑来应对。焦虑好像就是应激诱发的。而有一种说法是生气这种情绪是用来处理生死存亡的情况的,虽然会让人兴奋甚至某种舒适,但是有很大的副作用。我不管是否是真的,反正我信了,我感觉这个有用。焦虑好像也类似,我好像听说焦虑这种情绪正常情况下是不会一直存在的,但是现代社会的长期压力容易导致这种情绪长期存在。关于生气和焦虑的这两个东西在我想到别人的看法的价值不是特别大之前我就相信了。这两个可能是我“想通”的基础。还有就是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某些时候可能会无意伤害到一些人,对于不想伤害别人的人我没什么好办法。我是不怎么在乎这个东西,我有个可能很二的方法,就是我现在无意对别人造成的伤害都是未来造福人类的成本。其实我那个造福人类的计划可能不一定真能造福人类,甚至不一定能做出来,但是这个方法在缓解害怕无意伤害到别人方面对我挺有效的。

最后。我觉得我这个观点很可能是属于那种没什么卵用的老生常谈,虽然我之前很可能没听说过,但是能搜到一些相关的。我问过 DeepSeek ,它说这个东西认知行为疗法里有。所以如果上面的对你无效推荐看一下下面的助攻部分。

助攻的详细解说

第一个是无麸质饮食。我搜到一篇论文,里面好像说相比没有乳糜泻的人,患有乳糜泻的人有社交恐惧症的比例高很多。论文标题:《 Social phobia in coeliac disease 》。好像只是相关研究,样本也不多。不过我感觉社交恐惧症导致乳糜泻的概率应该是很小的。不过第三个变量同时导致二者我就不好说了。不过从我的经历来看,无麸质饮食可能缓解了我的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社恐,具体请看后面的我的经历。如果你没有麸质相关的问题,也许可以从症状入手多研究一下自己有没有什么可以很好地治好的疾病。我推荐找能熟练使用大语言模型的全科大夫,实在没钱不怕风险可以试试自己问大语言模型。

第二个是益生菌。这个好像也有一些证据,不过好像成功率不高。我之前刚吃完好像也只是社恐稍微有一点缓解。可能社恐这个东西就是个多因素导致的问题吧,需要集齐多个东西才能大大缓解。我就不说我吃的是什么牌子的了,免得被说是广告。

第三个是阿立哌唑。我发现这个好像也能缓解社恐。但是我之前吃了很多年社恐基本都没什么变化。但是因为有说这个可以辅助治疗社恐的我还是说一下吧。我是因为被诊断为精分才吃阿立哌唑的。我精分应该不是很严重,另外也有大夫给我诊断的是双相。据说精神疾病的诊断比较主观。大部分人肯定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其他专门的药物对于缓解在意他人的看法和社恐肯定是有帮助的。

第四个是我这个人活得比较养生。我不吃冷饮、不熬夜、基本不久坐、基本不吃辣。我怀疑这些应该也是助攻之一,但是我懒得搜相关的联系了。

临门一脚的产生过程

这节大概就没什么意思了。如果没兴趣完全不用看。

首先前几天我在一个论坛上问一个问题。然后因为我比较啰嗦,写得还比较模糊,被人批评了。其实我感觉就是人身攻击。然后我当时不知道是脑子抽了还是因为无知带来的自信,居然想尝试感化他们。结果就是我甚至怀疑他们说的是对的。然后控制不住地思考我能从这次经历获得什么收获,下次如何优化等。然后在尝试感化他们的过程中我就开始跟他们争论了,类似道德的那种争论,而不是争论技术那种东西。最后我那帖还被管理员删了,这个也让我想了很多。最后想到管理员可能是像我一样对吵架形成 PTSD 了,受不了吵架好了一点。但是还是不是特别有效,还是有点焦虑,没有临门一脚效果好。

事情结束之后我就开始复盘。不过复盘的过程挺坎坷的,我对复盘这事拖延了。然后就是一拖再拖。最后在拖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了临门一脚对应的观点。然后感觉豁然开朗,然后不知道为什么想象了一下与邻居打招呼的事,感觉几乎不会有阻力了。我之前只会跟一个邻居说话,她一直主动跟我说话,然后我不好意思就每次都主动跟她说话了。她是个老太太。但是之前几乎每次跟她说话都会有点阻力,感觉现在不会有了。不过我应该还是做不到见到谁都打招呼,感觉那样可能有点不正常,另外我也不是特别外向的人。就跟之前跟我打过招呼的邻居打招呼吧。

刚开始我以为临门一脚就是充分条件,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想到可能跟之前的一些行为也有关,搜了一下发现我之前的很多行为确实能缓解那些问题。可能就是因为感觉我的临门一脚太老生常谈了。

之后还有个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就是想到如果我这套方法真能缓解很多人的问题的话,那我这辈子基本上就值了。不管这套方法是不是我原创的,只要通过我帮到很多人就够了。具体可能是一百人吧,不过感觉达成的概率不高。不知道是我抱负降低了还是这确实是个很大的成就。可能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能降低病态的高抱负?也可能是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这确实很了不起吧。不过就算帮不到人我也基本不会泄气,毕竟我自己的问题缓解了也不错。另外这次帮不了别人大忙很可能还有很多机会。

在意他人看法和社恐缓解了之后我高兴了一两天,然后差点乐极生悲。具体内容感觉太偏题了,不说了。我是通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把高兴的劲压下去的。这句话对我没什么特别的含义,就是想到就不那么高兴了。另外就是想到我还有很多问题就不那么高兴了。万一有人真用我的这套方法成功缓解了相应的问题,也许也需要注意一下不要乐极生悲。

还有一点,就是临门一脚之后我有一小段时间又有点社恐了,但是很快又恢复到基本不社恐的状态了。这个现象让我对我的方法有点怀疑了。不过我比较相信短时起效的方法可能也是有用的。因为我相信短期起效的方法可能只是没有找到完全的解决方案,而大脑可能有一些机制能识别出不完全的解决方案的价值,标志就是短时间内起效。当然某些有强烈副作用的方法可能也会短时间内起效,怎么区分我就说不明白了。具体的机制可能是大脑和身体可能会有周期性的状态变化。这样在某种状态下使用某种方法效果就会更好,但是一旦离开这个阶段,可能就会又失效了。这时候就需要其他方法处理周期性的状态变化带来的问题。另外外界的变化可能也会导致方法失效。比如我这次可能就是。我可能是听到我妈跟卖肉的说的那些让我感到尴尬的话才社恐短暂复发的。

我之前的一些相关经历

我在临门一脚之前社恐确实不太严重了,所以我的临门一脚可能对特别严重的社恐会没什么太大作用。但是我之前确实有一段时间社恐特别严重。有次坐公交有个老太太在我旁边咳嗽,口水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弄到我脸上我都不敢擦。现在想想简直匪夷所思,完全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

我在治疗精神分裂的时候好像社恐也缓解过,但是一直没像现在这样比较彻底。

我家之前有一段时间特别穷,没钱买面粉和酱油,然后那段时候我好像被动进行了一段时间无麸质饮食。然后那段时间我好像社恐完全没有了。但是好像也没到社牛的程度。那段时间我好像是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多余的想法。感觉好像比较极端,没有任何想法没准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被骗。最近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感觉不会那么极端也许是我因为一直在吃阿立哌唑吧,这个药对多巴胺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多巴胺过高会压低多巴胺,多巴胺过低会提升多巴胺。我刚才搜了一下,实际跟我说的好像有出入,但大差不差。

最后再安利一下无麸质饮食。据说相关的病会导致很多精神问题,比如精神分裂、抑郁症、焦虑症等,进行无麸质饮食有可能会大大缓解因为麸质导致的病情。没这个病进行无麸质饮食据说会有害。不过我还听说所有人其实都是不太适合吃麸质的,这个我不太信。据说中国北方的人有麸质相关的问题的人的比例比较高。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社交恐惧 他人看法 心理健康 认知行为 无麸质饮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