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7月21日 08:19
这是已知最致命的猫科动物 一晚上就猎杀14只小动物 一年猎杀3000只啮齿动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黑足猫,一种体型娇小、外表可爱的非洲野生猫科动物,却是已知捕猎成功率最高的哺乳动物之一。它们以惊人的效率捕猎,每晚可猎杀多达14只猎物,捕猎成功率高达60%-70%。黑足猫拥有独特的捕猎技巧,能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甚至能跳跃捕食低空飞行的鸟类。尽管因栖息地减少被列为易危动物,但它们并非“全世界禁养”,而是因其野生习性难以被驯养。与家猫不同,黑足猫是未被驯化的野生动物,其捕鼠能力可能远超家猫。

🐾 **惊人的捕猎效率与技巧:** 黑足猫是已知捕猎成功率最高的哺乳动物之一,其成功率可达60%-70%,远超猎豹、狮子等。它们擅长利用静默接近、守株待兔或快速追逐等多种技巧捕猎,甚至能通过跳跃捕食低空飞行的鸟类,跳跃高度可达体长的4倍。

🍽️ **食量惊人与广泛的活动范围:** 作为夜行动物,黑足猫每晚消耗大量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六分之一,且主要以脊椎动物为食。为了满足高食物需求,它们每晚需要移动5-16公里搜寻猎物,活动范围可达20平方公里。

🌳 **不擅长爬树的独特习性:** 与大多数猫科动物不同,黑足猫的身体较为粗壮,尾巴较短,这些生理特征使得它们不擅长爬树,这在猫科动物中是较为独特的。

⚠️ **易危物种与圈养困境:** 由于栖息地破坏,黑足猫已被列为易危物种,全球数量不足1万。尽管一些动物园和保护区成功圈养了黑足猫,但它们在圈养状态下的繁殖非常困难,表明其作为野生动物的本性。

🏡 **与家猫的区别及潜在价值:** 黑足猫是未被驯化的野生动物,与家猫有本质区别。文章辟谣了“全世界禁养”的说法,并指出黑足猫在捕鼠方面可能比家猫更有效,暗示了其潜在的价值。

下面这只和我们家养宠物猫长得没啥区别的家伙,是已知最致命的猫科动物!它是黑足猫,学名Felis nigripes,是猫科猫属现存7个物种中第二个分化出去的独立物种,“黑足”的由来并不是它们身上的黑色斑纹,而是它们的足底是黑色的。


©Jonathan Kriz


黑足猫生活在南非干旱草原和稀树草原中,它们是非洲体型最小的野生猫科动物,体长在35-52厘米间,体重在1.1-2.5公斤之间,实际上就平均体重而言,所有猫科动物中只有锈斑豹猫比它们更小。

黑足猫的眼睛很大,脸很圆,在我们看来非常可爱,但不要被它们的外表迷惑了,它们是真正的杀戮机器,是已知捕猎成功率最高的哺乳动物之一!

猫科动物看起来很敏捷、很强大,但捕猎成功率并不高,就连猎豹这种拥有独一档级别的速度,它们的成功率也只有40%–50%,而狮子、老虎、豹子等的捕猎成功率只有30%左右。


△ 伸个懒腰

那黑足猫的捕猎成功率如何呢?

在一项跟踪调查中,一只黑足猫在5个小时的时间内总共试图对10只脊椎动物猎物发起攻击,而它成功了6次[1],捕猎成功率高达60%。

实际上上,黑足猫的成功率要比60%更高,因为它们有几种不同的捕猎技巧,有一些成功率将近100%,而有一些则偏低一点,无法用一次观察研究就概括它们的捕猎成功率。

综合而言,它们的捕猎成功率应该在60%-70%之间

在所有统计过狩猎成功率的哺乳动物掠食者中,只有港湾鼠海豚(90%成功率)和非洲野狗(60%-90%成功率)比黑足猫捕猎成功率更高。

捕猎成功率高就算了,黑足猫捕猎的数量更是惊人!


©Ltshears

1993年,有研究给一只雄性和一只雌性黑足猫戴上无线电项圈,追踪和观察了它们在自然栖息地内的狩猎行为[2]。

结果显示,它们平均每 50 分钟捕捉一次脊椎动物,一夜之间(黑足猫是夜行动物)可猎杀多达14只猎物,这个数量比豹子半年的捕获猎物量还多

这项研究还观察到,黑足猫是如何捕猎的。

对于鼩鼱和啮齿动物,它们通过一动不动守在洞口等猎物出现,或者悄无声息的靠近,又或者快速追逐,一旦抓到猎物,它们就会通过咬伤颈部或头部来杀死猎物,它们甚至可以捕食低空飞行的鸟类——鸟类也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它们会在地面悄无声息的跟踪鸟类,然后一次跳跃起1.4-2米的高度将鸟类捕获——跳跃高度达到体长的4倍。


另外,黑足猫每晚大约要消耗250至300克食物,是它们体重的六分之一,其中只有大约2%来自节肢动物,其它基本都来自脊椎动物——涉及54种动物。

这种对食物的高需求量,让它们每晚的搜寻范围都很大,平均一晚上要移动5-16公里搜寻猎物,所以它们的活动范围非常宽广——每只黑足猫的领地达到20平方公里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它猫科动物不同,黑足猫并不擅长爬树,它们的身体粗壮,尾巴较短,这些都不利于爬树。

最后,辟个谣!

关于黑足猫,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成千上万篇文章声称它们是“全世界禁养的猫”,如下:


这些文章的内容大致相同,作者声称黑足猫是高效的鸟类杀手、是生态破坏者,如果被人驯养,可能引发生态灾难,也有作者指出它们是受保护的濒危动物,养殖它们触犯法律。

黑足猫由于活动范围很广,随着栖息地被破坏和缩小,它们现在确实被列为易危动物,全球已不足1万只。

但请注意,黑足猫和家猫是完全不同的动物,黑足猫是没有驯化的野生动物,它们不是被全世界禁养,而是本质上难以被圈养,世界其它地区的一些动物园和保护区圈养了黑足猫,但是它们在圈养状态下繁殖都很困难。

现在全球驯养的猫都是家猫,它们是很早就被驯化的动物,它们适应人类社区,是很可爱的宠物。

家猫最初的驯化原因可能和帮助人类捕捉啮齿动物有关系,不过,据信黑足猫每年要猎杀3000只啮齿动物,如果它们被驯化的话,估计在捕鼠方面比家猫要更加优秀。

参考

[1].https://doi.org/10.1111%2Fj.1748-1090.1997.tb01194.x

[2].Sliwa, A. (1994)."Diet and feeding behaviour of the Black-footed Cat (Felis nigripes Burchell, 1824) in the Kimberley Region, South Africa". Der Zoologische Garten N.F. 64 (2): 83–96.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黑足猫 野生动物 捕猎技巧 易危物种 猫科动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