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21日 01:57
[国 际] 全球首个二维半金属材料获验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制出全球首个二维半金属材料,该材料仅允许单一自旋方向电子导电。这一突破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标志着新一代高能效自旋电子学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半金属是实现自旋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以往只能在极低温环境下工作,且表面常失去特殊电子特性。新研制的由铁和钯组成、厚度仅为两个原子的超薄合金,在室温下仍能保持自旋选择性导电,且不依赖理想晶体结构,易于生产调控,为自旋电子元件(如自旋滤波器、自旋轨道转矩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二维半金属材料由铁和钯组成,厚度仅为两个原子,首次在二维尺度上实现单一自旋方向电子导电,突破传统半金属只能在极低温下工作的限制。

🧲 该材料的自旋选择性源于铁原子带来的磁交换作用与自旋轨道耦合的精确平衡,自旋轨道耦合反而有助于实现半金属性,挑战了以往认知。

🔧 这种材料不依赖理想的晶体结构,通过调节铁含量可精准调控电子特性,且在室温下保持有效,易于与现有薄膜技术集成,极大提升了实际应用可行性。

🌐 其电子自旋极化方向与磁化方向相反的罕见特性,为未来开发纳米级磁性器件提供了新可能,拓展了自旋电子学的应用前景。

两个原子厚的铁和钯层(左图,黄色/红色)。 图片来源: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制出全球首个二维半金属材料并获实验证实。该材料是一种仅允许单一自旋方向(“自旋向上”或“自旋向下”)电子导电的材料。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标志着新一代高能效自旋电子学材料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半金属是实现自旋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与传统导体不同,半金属只允许一种自旋方向的电子通过,因此成为自旋电子学的理想选择。这一新兴的信息技术不仅利用电子的电荷,还能利用其自旋进行数据存储与处理,而传统电子技术则只能利用电荷。

    然而,以往所有已知半金属都只能在极低温环境下工作,而且其表面常常失去所需的特殊电子特性,极大限制了实际应用。现在,研究人员在钯晶体上构建出一种由铁和钯组成、厚度仅为两个原子的超薄合金,首次实现二维半金属性。他们借助先进的“自旋分辨动量显微镜”技术,精确测量到该合金仅允许一种自旋类型的电子导电,证实了二维半金属的存在。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材料并不依赖理想的晶体结构,这对于实际生产来说是个极大利好,而且通过调节铁的含量还能对其电子特性进行精准调控。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自旋轨道耦合(即电子自旋与其运动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妨碍半金属性的形成。但新研究发现,如果将铁原子带来的磁交换作用与自旋轨道耦合进行精确平衡,自旋轨道耦合反而有助于实现半金属性。

    这种新材料有望成为构建自旋电子元件(如自旋滤波器、自旋轨道转矩系统等)的基础,而这些元件正是磁存储芯片中实现状态切换的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该材料在室温下依然保持有效,并且易于与现有的薄膜技术集成,为其在实际器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此外,这种材料还具备一项罕见特性,即其电子的自旋极化方向与磁化方向相反。这一特性为未来开发纳米级磁性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二维半金属 自旋电子学 铁钯合金 室温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