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3月28日 02:27
[国 际] 新模型阐释磁性材料“半冰半火”相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物理学家在研究亚铁磁材料的一维模型时,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半冰半火”的物质新相态,并成功用数学模型予以阐释。这种新相态由高度有序的“冷”自旋和高度无序的“热”自旋组合而成,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引起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这种新相态能在合理的有限温度下,驱动材料内部相态之间发生极其迅速的切换,为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学等技术带来新的可能性。

🧊 新相态的定义: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半冰半火”的物质新相态,这种相态是电子自旋的一种前所未见的模式,每个电子都携带着微小的“向上”和“向下”的磁矩。它由高度有序的“冷”自旋和高度无序的“热”自旋组合而成。

🔥 相态切换的特性:这种“半冰半火”相态能够在合理的有限温度下,驱动材料内部相态之间发生极其迅速的切换,为相关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 研究的演进:这项研究可追溯至2012年,研究人员当时正在研究锶铜铱氧化物。直到2016年,他们首次发现了“半火半冰”的奇异相态,而“半冰半火”是“半火半冰”的孪生状态,热自旋和冷自旋的位置发生了切换。

💡 研究的意义:发现具有奇异物理性质的新状态,并能够理解和控制这些状态之间的转变,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

🌡️ 应用前景:研究人员提出了未来可能利用这一现象的方法。例如,“半火半冰”所提供的具有巨大磁熵变化的超锐相切换可用于制冷技术。这一现象还可作为新型量子信息存储技术的基础,其中相态可充当比特。

凝聚态物理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此图展示了“半冰半火”和“半火半冰”相态的图形解释(左)。图(右)显示了磁场(h)与温度(T)平面的磁熵变化。零温度下的黑点表示“半火半冰”相态出现的位置。虚线表示“半冰半火”相态隐藏的位置。 图片来源: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科技日报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官网25日消息,物理学家在研究亚铁磁材料的一维模型时,发现了一种“半冰半火”的物质新相态,并成功用数学模型予以阐释。这一突破填补了凝聚态物理学的认知空白,可能会给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学等技术带来巨大进步。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

    新发现的相态是电子自旋的一种前所未见的模式,每个电子都携带着微小的“向上”和“向下”的磁矩。它由高度有序的“冷”自旋和高度无序的“热”自旋组合而成,因此被称为“半冰半火”。

    “半冰半火”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它从未被观测到,还因为它能在合理的有限温度下,驱动材料内部相态之间发生极其迅速的切换。

    研究人员表示,发现具有奇异物理性质的新状态,并能够理解和控制这些状态之间的转变,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

    这项研究可追溯至2012年,研究人员当时正在研究锶铜铱氧化物。直到2016年,他们首次发现了“半火半冰”的奇异相态:铜原子上的自旋像火苗般无序地跳跃,而铱原子的自旋却如寒冰般稳定地冷却。同一材料,同一温度,不同位置上的电子却像处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当时的理论模型显示,这种相态在有限温度下本应无法存在。直到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建立新数学模型,发现量子隧穿效应在超窄温度区间内架起“桥梁”,让看似不可能的相态转变成为可能。

    新发现的“半冰半火”相态,实质是“半火半冰”的孪生状态。“半火半冰”中的热自旋和冷自旋的位置发生了切换,也就是说,热自旋变冷,冷自旋变热,就成了“半冰半火”相态。

    模型表明,相态之间的切换发生在超窄温度范围内,研究人员提出了未来可能利用这一现象的方法。例如,“半火半冰”所提供的具有巨大磁熵变化的超锐相切换可用于制冷技术。这一现象还可作为新型量子信息存储技术的基础,其中相态可充当比特。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凝聚态物理 半冰半火 物质相态 量子计算 自旋电子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