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18日 21:39
爱康国宾终究出了个大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国内体检巨头爱康国宾因一名律师长达十年体检均未检出肾癌,而在其确诊晚期肾癌后,该律师质疑爱康国宾存在误检、漏检。爱康国宾方面否认体检存在问题,并表示将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论证。此事引发公众对体检准确性的广泛担忧,也再次将体检行业的“假体检”乱象推到风口浪尖。专家指出,癌胚抗原并非肾细胞癌的有效筛查指标,而腹部B超才是更可靠的检查手段。此次事件不仅关乎消费者权益,更可能影响整个体检行业的公信力,促使行业反思并提升服务质量与检测能力。

⚖️ 律师十年体检未检出肾癌,质疑爱康国宾存在误检漏检:北京律师张晓玲发文称,其在爱康国宾体检十年间,肾脏检查结果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癌胚抗原也一直正常。然而,2024年她却被确诊为晚期肾细胞癌并伴有骨转移。她因此认为爱康国宾的体检存在严重问题,并已采取法律行动。

🛡️ 爱康国宾回应否认责任,强调将委托第三方论证:面对质疑,爱康国宾通过官方微博回应,否认体检存在问题,并提出将与张女士共同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及专家对体检结果进行论证分析,以权威意见为最终依据。这一回应旨在平息舆论,但并未直接回应其体检的准确性问题。

🔍 癌胚抗原筛查的局限性与体检行业的利益驱动:专家指出,癌胚抗原定量筛查并非肾细胞癌的公认早期诊断指标,且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可能。然而,部分体检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仍大力推销此项目,可能存在“神化”其检测能力的情况。这暴露了体检行业在追求利润时可能忽视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腹部B超是肾癌筛查首选,体检报告需动态分析:多位三甲医院专家表示,腹部B超是筛查肾癌的首选方法,能发现肾脏的肿块和病变。爱康国宾的报告中曾提及“右肾钙化”,被其解释为正常现象,但专家认为,体检报告应结合动态健康趋势分析,异常指标应引起警惕并寻求二次诊断,而非仅凭一次报告下定论。

🔄 体检行业乱象重现,公信力面临挑战:爱康国宾创始人曾于2018年曝光体检行业“假体检”乱象,如今公司自身却陷入类似风波。加上黑猫投诉平台上大量关于体检报告不准确的投诉,表明体检行业的质量控制和从业人员素质仍需提升。此次事件将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对体检行业的信任度。

国内体检巨头爱康国宾近期卷入“假体检”风波。

7月14日,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在社交媒体发文称:2013年至2023年期间,自己在爱康国宾体检了10年,双肾体检结果一直都是“未见明显异常”,“癌胚抗原定量”检测结果一直都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在2024年10月,她被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2025年2月进展为“肾癌骨转移”。据此,张晓玲认为:爱康国宾涉嫌误检、漏检,并质疑爱康国宾的体检是“假体检”。

舆论逐渐发酵,爱康国宾在7月17日通过官微回应,否认体检存在问题,并强调:将和张女士一起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及专家对体检结果进行论证分析,最终以第三方权威机构及专家意见为准。

体检机构爆出类似“检不出、测不准”的问题由来已久。这件事情曝光后,众多网友纷纷表达了对体检准确性的担忧。有网友留言称:“每年花不少钱体检,就是想图个安心,现在看来,体检报告也不能全信啊。”

2018年,爱康国宾创始人张立刚曾在公开场合曝光体检行业乱象,称:部分体检机构存在“假体检”,是抽了体检者的血液却不做检查,直接把血倒掉的行为。彼时,张黎刚称,一些机构敢于这么做是因为检出癌症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三。

飘在舆论风暴里的“假体检”的回旋镖,会不会打在爱康国宾自己身上?

专家不推荐,为何还要查癌胚抗原?

2013年至2023年,律师张晓玲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设在北京的体检机构体检,她一直很关注体检中“癌胚抗原定量”的验血筛查项目,10年间报告结果一直在正常范围之内,体检报告也从未告知有“患癌风险”。即便是2023年的体检报告提示右肾存在“钙化灶”,张晓玲找到爱康国宾医生进行解读时,得到的回复是:“钙化如同手指破皮结痂,属正常现象,无需担心。”

2024年,张晓玲换了一家体检机构做体检,在腹部彩色超声检查时查出右肾囊肿,大小约3.5cm×2.8cm,并被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在医院,张晓玲被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进行了右肾摘除手术。

经历10年体检都没有检测出癌症,难道是2024年突然发病?张晓玲称,她曾咨询过的多位专家均表示,她所患的肾癌和骨转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病情肯定不会如此严重。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癌胚抗原检测能否查出患癌。爱康国宾在声明中指出: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2022版《肾细胞癌诊疗指南》,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细胞癌早期辅助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也就是说,即使癌胚抗原正常,患者也有患肾癌的风险。

到底什么是“癌胚抗原定量”筛查?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胰腺癌的筛查、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不过,癌胚抗原筛查后,还要结合影像学、病理学才能确诊患癌,有约30%的癌症患者检测水平是正常的,也有部分人检测指标异常,但其实并没患癌。

因此,多数临床专家并不推荐健康人群用癌胚抗原定量筛查来判断是否患癌。

而在现实中,不少体检机构和民营医院为追求经济利益,会大力推销“癌胚抗原定量”的筛查项目,并将之神话为“查癌利器”。分析人士表示:癌胚抗原定量筛查的定价为300—600元,而相当于一次常规体检的价格,体检机构有动力推荐。

CEO曾曝光行业“黑幕”,体检不能代替诊断

在一般的体检中,腹部B超才是筛查肾癌的首选方法。多位三甲医院专家向健识局表示,B超可发现直径≥1厘米的肾肿块,区分囊性或实质病变。如果超声发现异常,需进一步腹部增强CT检查。

爱康国宾认为自己无责,核心关键就在于此:在2023年10月的体检报告中,爱康国宾已提示“右肾钙化,左肾错构瘤可能。”但张女士直到2024年11月才在医院确诊。爱康国宾认为,这一年时间里,该肿瘤在合理的增长速度范围内。言下之意,体检已经查出来了,是患者自己没重视没治疗。

外界最关注的,是体检机构到底能不能查出疾病?张晓玲向媒体表示,她怀疑所有的体检数据都是假的,不然为什么十年都没给我查出来,别人就给我查出来了?

过去十多年里,体检行业快速发展,但相关检测技术并没有明显进步,体检行业的从业人员水准也需要提升。2018年时,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就公开曝光体检行业“黑幕”,引发行业关注,但尴尬的是:他曾曝光种种的违规行为,如今似乎相继发生在自己公司身上。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爱康国宾”相关投诉达1306条,存在体检报告不准确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2024年11月,有消费者投诉称,在爱康国宾残疾按单位体检,当时检查有实性肺结节4mm,但到当地三甲医院检查一切正常。

目前,张晓玲已经给爱康国宾发出了律师函,并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寄送了举报信。这一事件势必影响消费者对体检行业的态度:一纸体检报告无法判断人的健康,要有动态的健康趋势分析,并提高对异常标准化指标的警惕,主动寻求二次诊断,才能做到早查早诊早治。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爱康国宾 假体检 肾癌 体检准确性 癌胚抗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