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4小时前
它融了个“A++++轮”,加号多到眼花,创投市场怎么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中国创投市场中,A+轮和B+轮等“+轮”融资现象日益普遍。数据显示,A+轮融资事件的数量和占比显著增长,2025年上半年占比已达8.84%。B+轮融资也呈现类似趋势。这种现象背后是企业为应对融资节奏灵活性需求、平衡多元投资主体关系、维护老股东关系以及应对估值博弈等多重现实考量的结果。通过“+轮”融资,公司可以在不大幅抬高估值的情况下,抓住优质资本,实现与不同投资方的公平合作,并满足老股东的追加投资意愿,同时降低交易成本,是一种在资本周期波动中兼顾融资效率、股东关系与长期发展的柔性策略。

💰 **“+轮”融资的普遍性与增长趋势**:近两三年,“+轮”融资(如A+、A1、A2等)在创投一级市场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A轮和B轮之后。数据表明,A+轮融资事件的数量和在总融资事件中的占比持续上升,2025年上半年A+轮占比已达8.84%,B+轮也达到4.81%。这反映出当前创投市场的一种新常态。

⚖️ **灵活融资节奏与估值管理**:企业选择“+轮”融资,是为了应对融资节奏的灵活性需求。当有新的投资方快速表达投资意愿时,将其纳入同一轮次的“+轮”可以抓住优质资本,同时避免在业务尚未有显著突破时因启动新轮次而被迫抬高估值,从而降低后续融资的隐患。

🤝 **平衡多元投资主体与维护老股东关系**:采用“+轮”融资有助于平衡不同投资主体(如地方国资基金)的关系,实现“同轮同价”,体现公平性,避免合作中的微妙矛盾。同时,当老股东希望追加投资时,“+轮”能在保持原估值的情况下满足其需求,巩固核心投资方关系,并向市场释放信心。

📉 **规避估值争议与降低交易成本**:在早期业务数据不稳定或市场环境不确定时,新老股东可能在估值上存在分歧。“+轮”融资可以在避免估值争议的前提下完成资金补充,同时减少因轮次升级带来的股权结构调整和条款谈判等复杂流程,是一种降低交易成本的务实选择。

近两三年来,IT 桔子发现一级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披露了 A1、A2、A3 、A+、A++、A+++等等系列「A+轮」,同样类似的「B+轮」融资也很多见。

2024 年里,低空飞行器公司沃兰特在2月完成亿元A轮融资后,在之后的几个月里追加了4次融资至A++++轮。

人形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于前一年完成A轮融资之后,追加了5次融资,至8月初完成A+++++轮融资。

到了2025 年里,又有汽车芯片供应商欧冶半导体在几个月中披露了 B1、B2、B3 轮融资。此前这家公司的 A 轮系列就有A1、A2、A3、A4轮…… 

眼花了没?

IT 桔子数据显示,中国创投市场的这种“+轮”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 A+、B+。

如果从历史数据出发来看今天,是否可以发现一种潜在的规律和趋势?

注:本文的A+轮包含“A+、A++、A1、A2 等等”系列 “A+” ,B+轮同理。

根据IT桔子数据,近十年来,国内A+轮、B+轮的投资事件在总的投资事件中的占比不断上升。

其中,A+轮不仅数量最多,则占比增长最为显著。

2015年国内创投市场A+轮事件仅占比 1.21%,此后该比率不断增加;2024年共有407笔A+轮投资事件,占比达到7.15%。2025年上半年国内A+轮事件有331笔,同比增加了35%,其在总体中的占比则进一步提升为8.84%。

B+轮投资事件在2015年发生41笔,占比仅 0.39%;2024年发生213笔,占比3.74%。2025年上半年国内B+轮事件有180笔,同比增加了49%,在总体的占比提升为4.81%。

据IT桔子统计,2025年上半年,一共有571家公司获得「+轮」次投资,涉及总金额约404.34亿元。其中,至少19家公司获得两次及以上「+轮」次投资。

欧冶半导体获得三次B+轮融资,是上半年披露「+轮」次融资最多的公司。

在创业早期,许多公司选择以“A+轮”形式延续融资,而非直接推进至下一轮(如B轮),这一现象本质上是当前资本环境与企业发展策略相互适配的结果,背后蕴含着多重现实考量:

1. 应对融资节奏的灵活性需求

当一轮融资(如A轮)刚完成披露,若很快有新投资方表达强烈入局意愿,企业可能选择将其纳入同一轮次的“+轮”。

这种操作既能抓住优质资本,又可避免短期内因启动新轮次而被迫抬高估值——尤其在业务尚未出现显著突破时,过高估值可能为后续融资埋下隐患,而维持原估值则能降低投资人的决策门槛。

2. 平衡多元投资主体的关系 

若企业先后获得不同地方国资基金的投资,采用“A+轮”形式可实现“同轮同价”。

这一安排并非单纯的“不得罪”,而是基于地方国资在资源协同、政策对接等方面的重要性,通过保持估值一致,体现对各方的公平性,避免因轮次或价格差异引发合作中的微妙矛盾,为长期资源整合奠定基础。

3. 维护老股东关系的策略性选择 

当早期股东因看好项目进展而希望追加投资时,“+轮”是兼顾情理与利益的方案。若此时启动新轮次并抬高估值,可能让老股东面临“成本更高”的追投压力;而沿用原估值的“+轮”既能满足老股东的加码需求,又能通过其持续加持向市场释放信心,同时巩固与核心投资方的信任关系。

4. 估值博弈与利益平衡的现实制约 

不推进至下一轮,有时并非企业主观意愿,而是客观条件不支持估值提升。

早期业务数据的稳定性、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都可能让新老股东对估值产生分歧。

此时选择“+轮”,可在避免估值争议的前提下完成资金补充,同时减少因轮次升级带来的股权结构调整、条款谈判等复杂流程——融资轮次越多,涉及的股东权利、退出机制等细节越繁琐,“+轮”实则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务实选择。

综上,A+轮的频繁出现,本质上是创业公司在资本周期波动中,为兼顾融资效率、股东关系与长期发展空间而采取的“柔性策略”,既体现了对现实条件的适应,也暗含着对企业估值与发展节奏的精细化把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IT桔子”(ID:itjuzi521),作者:吴梅梅,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创投 融资 A+轮 B+轮 估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