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18日 07:49
暴涨300%,警惕风口上的A股游戏之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世纪华通上半年盈利预增超30亿元,同比翻倍,此前股价也大幅上涨。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手游“Whiteout Survival”的爆款表现,该游戏贡献了公司近七成收入。同时,国内游戏市场政策转向宽松,也带动了国内业务的回暖。然而,文章指出,世纪华通的估值可能已过高,且公司存在大规模买量导致销售费用激增、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存疑等问题。此外,公司曾因财务造假受到处罚,信息披露质量引发市场担忧,治理结构缺陷也亟待改善。市场需警惕概念炒作,关注业绩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 业绩大幅增长与市场热捧:世纪华通上半年盈利预增至30亿元,同比翻倍,此前股价更是飙升。这主要得益于海外手游“Whiteout Survival”的全球爆款表现,该游戏已成为近五年流水最快突破20亿美元的手游之一,贡献了公司约70%的收入。国内游戏市场政策的宽松化也带动了国内业务的回暖,多款经典IP游戏表现亮眼。

💰 估值过高与买量模式风险:尽管业绩亮眼,但文章指出世纪华通的市盈率(PE)高达48倍,远高于国内游戏龙头网易的18倍,暗示其估值可能过高。公司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Whiteout Survival”的“买量”模式,即通过大量付费广告获取用户,这导致销售费用激增,并可能面临投入产出比下滑和收入衰退的风险。

📜 财务造假历史与信任危机:世纪华通曾因财务造假受到证监会处罚,涉及商誉减值测试不当、虚构交易收入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公司高管团队的“集体沦陷”暴露了内部控制的全面失守。尽管公司业务有所复苏,但长期的系统性财务造假历史使得市场对其信息披露质量和未来业绩的真实性仍存戒备,重建信任面临挑战。

⚖️ 治理结构缺陷与潜在风险:公司股权分散、长期缺乏实际控制人的治理结构缺陷,为系统性财务造假创造了条件,决策监督形同虚设。在造假期间,公司董监高大量减持套现。目前,董事长仍旧掌舵,核心治理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这使得市场无法完全排除未来业绩继续造假的可能。

📉 行业风口与风险警示:世纪华通的股价上涨与A股市场的消费风口和ST风口紧密相关。文章提醒投资者,市场基于风口概念和短期业绩给予的估值溢价需要警惕。一旦风口消退或抱团资金松动,高估值将面临剧烈波动风险,业绩的可持续性和财务信任危机是不可忽视的潜在隐患。

7月14日,A股“游戏之王”世纪华通发布预告,上半年最高盈利达30亿元,同比翻倍增长。

事实上,在这份大增业绩披露之前,世纪华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早已炙手可热,股价曾在短短9个多月狂飙300%,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大关。不过,最近两个交易日,股价大跌近10%。

这是否暗示了市场炒作过头,物极必反?

疯狂爆炒背后

世纪华通股价大爆发背后,离不开市场环境助推以及自身业绩改善。

首先,世纪华通踩中了A股两大超级炒作风口。一个是反复活跃的消费风口,市场一度疯狂押注政策会刺激内需消费来稳经济增长。在这一预期下,相关沾边行业领域,包括珠宝首饰、宠物经济、网络游戏等,均大幅受益。

年初以来,A股网络游戏板块大涨逾30%,跑赢多数行业。其中,世纪华通作为A股游戏市值一哥,自然也会受到市场热捧。只要风口在,资金在中短期内的抱团难以轻易瓦解。

另一个是ST大风口,上演了史诗级行情,背后导火索源于政策鼓励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短短7个多月,A股有6只ST翻倍股,34只个股涨逾30%,*ST宇顺更是强势狂飙近500%。

其次,世纪华通业绩改善也为资本市场亢奋的炒作提供了借口。

2024年,世纪华通营收226.2亿元,同比增长逾70%。归母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大增逾130%。2025年上半年,业绩景气度依旧,营收预计为170亿元,同比增长83%,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4亿元-30亿元,同比增长107%-159%。

与此同时,世纪华通盈利能力,包括毛利率、净利率水平同样水涨船高。如此一来,市场线性外推,抱团疯炒,不断抬高估值水平。

截至7月16日,世纪华通PE为48倍,从绝对值看可能已给出过高估值溢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游戏龙头网易,尽管业绩基数很高,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依旧大增35%,但港股给到的估值仅18倍。

这一估值差异,也意味着世纪华通的炒作可能过头了。

游戏卷向海外

世纪华通虽为A股市值最大游戏企业,但实际上却是半路进入的玩家。

2005年,王苗借资5万元创立上虞华通汽配厂,给通用、大众等汽车大厂提供零部件。六年后,依靠汽配主营业务成功挂牌深交所创业板。但上市后,公司收入增长有些停滞,净利润更是三年跌。

面对困局,王苗大胆决策,选择杀入与汽配毫不相关的游戏行业。

2014年之后的几年内,公司开启一系列并购扩张,包括七酷网络、天游软件、点点互动等游企。其中,最为轰动的是2018年斥资298亿元“蛇吞象”了盛大游戏(后改名为盛趣游戏),一举获得了传奇、龙之谷、冒险岛这些重要游戏IP。

然而,如此狂热的并购也带来了严重潜在隐患。首当其冲的就是商誉规模激增——2018-2020年,分别为78亿元、151亿元、21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均在50%左右。这也为后来财务造假埋下了伏笔。

世纪华通商誉规模,来源:Wind

转型后的世纪华通,起初业绩表现并不稳定,在与三七互娱等内地游戏龙头竞争中一度处于下风,尤其是2021-2023年期间。

不过,2024年世纪华通开始爆发,主要得益于此前70亿并购的点点互动于2023年在海外市场上线的手游——WhiteoutSurvival(国内版名叫无尽冬日)。

WhiteoutSurvival已成全球爆款游戏。据Sensor Tower统计,截至2025年3月,WhiteoutSurvival在全球市场累计收入达22.5亿美元,成为近五年中流水最快突破20亿美元的手游产品之一。

这款游戏爆火直接带动点点互动2024年营收突破150亿元,同比大增155%,贡献了世纪华通70%左右的收入。

再看国内市场,《热血传奇》《龙之谷》《冒险岛》《永恒之塔》等多款产品均有一些亮点表现。2024年,国内业务收入达112.5亿元,同比增长超50%。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业务自2019年爆量后,曾连续四年下滑,直到2024年才有所改观。这一变化与国内游戏监管政策的调整无不关联。

2018年,国内游戏监管开始收紧,提出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游数量,版号供给大幅缩减。当年行业增速从前一年的23%骤降至5%。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最严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规,上线防沉迷举报平台,约谈头部游戏龙头,要求整治氪金设计。

特别是2023年12月,《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设置用户充值限额、限制游戏过度使用高付费设计、要求废除抽奖道具概率性玩法等,一度导致港A两市游戏龙头单日蒸发数千亿元,引发市场广泛争议。

2024年开始,国内政策导向悄然转向,从严监管转变为相对宽松,并明确鼓励游戏“文化出海”。当年,国产版号单月超百款成为常态,全年总量1416款创近五年新高,同比增幅超三成。

这一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超3250亿元,同比增长7.5%,创历史新高。出海也取得了战果,国产自主研发游戏实际销售收入达1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

可见,国内外游戏行业景气度同步提升,是世纪华通能在2024年打翻身战的重要基础。

两大隐患挥之不去

未来,世纪华通业绩能否持续高增长,可能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最近两年,无尽冬日取得不错成绩,但背后所付出的代价也不容忽视。从本质上看,无尽冬日是一款典型的买量游戏——即通过付费广告去各大渠道购买玩家流量,再按照注册量或下载安装量来进行结算的推广方式。这种模式非常重视短期获客,与传统企业通过品牌影响力来吸引用户有很大区别。

据DataEye发布的《2024中国内地移动游戏买量白皮书》,无尽冬日位居策略品类投放榜第三位。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该游戏更是长期位居微信小游戏买量投放消耗榜第一名。

如此大规模买量投入,在财务上直接体现为销售费用的激增——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高达77.4亿元,同比大增133%,比营收增速还要高。

无尽冬日要实现持续高增,还需烧钱买量。但未来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投入产出比可能下滑,尤其当游戏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时,很可能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此外,按照策略类游戏以往规律,游戏收入在触顶之后每年大致会按照15%-20%的速度衰退。无尽冬日恐怕也很难逃脱这一宿命。

那么,世纪华通未来能否再度诞生像无尽冬日这样的全球现象级游戏,延续业绩高增长,将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除业绩层面外,市场对世纪华通的信息披露质量也心怀戒备。

2024年11月,世纪华通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坐实了财务造假。据披露,2018-2022年,世纪华通存在商誉减值测试不当、虚构软件著作权交易收入等多项违规行为。

仅2022年一年,就虚增利润约12亿元。其中,公司将点点与其他游戏板块合并披露,少计提商誉减值7.62亿元。

财务造假背后,公司内控全线崩塌。上市14年间,公司历任四届董秘黄怡、郦冰洁、严正山、周宓全部涉案被罚,三任CFO也被给予警告,并处以金额不等的罚款。这是A股证券市场中罕见的“高管团队集体沦陷”的案例。

这也充分暴露了公司从财务核算到信披审批的全流程失控。而股权分散、长期缺乏实际控制人的治理结构缺陷,也使得决策监督形同虚设,为系统性财务造假创造了条件。

据Wind统计,在造假期间(2020-2022年),世纪华通董监高合计减持26次,合计套现28.6亿元,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与市场公平性。

目前,造假期间的董事长王佶依旧掌舵,核心治理结构也未发生重大变化,仅凭公司业务复苏难以重建市场信任。毕竟之前进行过长达五年的系统性财务造假,无法排除未来业绩继续造假的可能性。

总之,市场基于风口概念、短期业绩给予世纪华通过高估值溢价值得警惕,且业绩可持续性存疑、财务信任危机未解等潜在隐患更不应该被忽视。尤其还需关注抱团资金动向,一旦松动离场,高估值还将面临剧烈动荡风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值观察”(ID:shizhiguancha),作者:市值观察,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世纪华通 游戏行业 财务造假 估值 业绩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