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18日 03:07
[今日要闻] 周尧:以虫治虫护麦田 学术正名扬国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讲述了昆虫学泰斗周尧在抗战期间及之后的科学贡献。周尧在留学期间毅然回国投身抗战,开创了生物防治虫害法,为中国昆虫学正名,并通过大量研究和著作提升了中国的学术地位。他的事迹展现了科学家在艰难时期的坚守与奉献精神。

🔍 周尧回国效力:1937年抗战爆发后,周尧放弃在意大利的优越条件,回国参加抗战,先后在军队和高校服务,致力于中国昆虫学研究。

🌿 生物防治法:周尧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并推广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法,有效解决了小麦吸浆虫害问题,成为科学抗战的典范。

📚 中国昆虫学史正名:周尧通过研究古籍,发掘中国古代昆虫学成就,撰写《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史》,为中国昆虫学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声誉。

🎨 科学与艺术结合:周尧擅长在黑板上快速绘制昆虫图像,并将枯燥的分类学变得生动有趣,培养了众多学生,为昆虫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 慈善与传承:周尧将毕生积蓄用于科学事业,支持昆虫博物馆建设和设立奖励基金,确保其研究成果能够传承和发扬光大。

【抗战中的中国科学家】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中国昆虫种类估计15万种以上,已定名不足2.5万种,只占17%。在这些已知种中,95%由外国人定名,只有5%是中国人自己的工作。”1979年3月,68岁的昆虫学泰斗周尧在信纸上写下一组令人警醒的数字。

    将95%和5%这两个百分比颠倒过来,成为周尧毕生的科学战役。

    万里归国效力

    1936年,周尧以优异成绩考入意大利那波利大学,师从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西尔维斯特利教授。他带着200多号中国蝴蝶标本负笈远洋,成为该校昆虫博士研究生班唯一的东方学子。短短一年,他已兼任助教,论文《透明蚧的重记载》获导师高度评价,前途一片光明。

    1937年7月,卢沟桥的炮声震动了欧洲学界。周尧用这句话婉拒导师的挽留:“报国之日短,求学之日长。大虫不杀,杀小虫何用!”他于1938年4月踏上归途。在四等舱的麦草垫上漂泊30天后抵达广州,他第二天就穿上军装,成为广东地方军一八七师的一名战士,开赴河南兰考前线。

    “我是书剑两无成,只能攻雕虫小技。”结束戎马生涯后,1939年,周尧收到两份聘书:富庶的“天府之国”川大农业院和黄土高原上的西北农学院。他选择后者,因为“这里是后稷诞生的地方,教稼台就在附近……我要学习先农先儒,为中国农业与教育作出贡献”。

    开创生物防治虫害法

    20世纪40年代,小麦吸浆虫害席卷中国主要产麦区。刚分得土地的农民惊恐传言“虫王爷降灾”,甚至焚烧庄稼。周尧带领学生一头扎进关中麦田,连续七昼夜“埋伏”观察,终于摸清害虫生活规律。

    “用药治虫不是根本!”周尧发现两种寄生蜂是吸浆虫的天敌,开创“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法。这项成果在黄河流域推广,拯救了千万亩麦田,成为科学抗战的典范。

    战火纷飞中,他组织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昆虫学会“昆虫趣味会”,创办首个私立昆虫研究所——天则昆虫研究所。在西北农学院简陋的教室里,他练就“一笔画虫”绝技,枯燥的分类学在他笔下变成昆虫世界大观园。

    “老师能在黑板迅速点绘复杂昆虫图像,拉丁学名过目不忘。带我们下田采集时,渭河涨水他第一个持网探路。”学生丁岩钦回忆道。正是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让他在抗战期间采集积累了大量标本,为战后研究奠定基础。

    为中国昆虫学正名

    曾经,西方著作中,中国昆虫学的贡献长期被忽视,有大学老师甚至断言“中国没有昆虫学史”。

    周尧为给祖国学术正名,伴着青灯一盏,在7000余册古籍中探寻——从《诗经》《尔雅》到《本草纲目》,他发掘出中国古代在益虫利用、害虫防治等领域的辉煌成就。1957年,一本薄薄的《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史(初稿)》震动学界。西方专家惊叹于这些发现,称此书为“不朽的著作”,中国在世界昆虫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79年10月,周尧推动创办《昆虫分类学报》,与66个国家、180多种生物学期刊建立联系。从此,《昆虫分类学报》在世界生物科学界为中国树立了一面旗帜。

    1994年,周尧主编的《中国蝶类志》被誉为“科学界创举”。这本著作收录1800余种中国蝴蝶,5000余幅彩色图片,首次为中国蝴蝶建立分类系统并统一中文名称。

    “愿吾同道齐努力,确保环球永芬芳。”88岁病危手术醒来后,周尧口述《蝶之梦》诗句。他将毕生积蓄化作科学火种——1996年家乡为其建造昆虫博物馆,他将60万元奖金全数捐出:20万元支持博物馆,40万元加上积蓄10万元设立“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他采集40多万号昆虫标本,发现372个新种,建立21个新亚目;他创建的昆虫博物馆如今收藏150万号标本,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重镇。他用一生诠释了科学报国的真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抗战科学家 周尧 昆虫学 生物防治 科学报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