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科技频道 07月17日 19:53
中国人撑起全球AI“半边天”,扎克伯格豪掷千亿狂揽华人AI大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硅谷AI领域硝烟弥漫,Meta、OpenAI、苹果等科技巨头展开激烈人才争夺战。Meta以巨额薪酬从OpenAI挖走多名核心研究人员,并吸引苹果AI高管,组建“超级智能梦之队”。OpenAI则积极反击,从竞争对手处抢夺人才。苹果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内部发出警告。这场人才大战凸显了华人AI人才的突出贡献,他们在全球AI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凭借扎实的数理基础和拼搏精神,成为科技巨头争相招揽的对象。人才收购成为大厂的新模式,以规避监管障碍快速获取顶尖AI能力。

🌟 **AI人才争夺白热化,Meta、OpenAI、苹果等巨头纷纷出手**:近期,硅谷AI领域的人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Meta以巨额薪酬从OpenAI挖走多名核心研究人员,并高薪聘请苹果AI高管,显示了其在AI领域扩张的决心。OpenAI也采取了反挖角策略,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人才。苹果则因人才流失感受到巨大压力,内部发出对AI时代适应性的警告。

🇨🇳 **华人AI人才成为焦点,贡献巨大且潜力无限**:在这场人才大战中,华人AI人才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他们凭借扎实的数理基础、强大的“卷”劲和拼搏精神,在AI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据报告显示,来自中国的顶尖AI研究人员占比不断提升,已成为推动全球AI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巨头们也认识到华人AI人才的价值,并将其视为核心竞争力。

💰 **人才收购成大厂“招安”新模式,以规避监管并快速获能**:科技巨头们正通过“人才收购”的方式来快速获取AI领域的核心能力。这种模式,例如Meta收购Scale AI股份并吸纳其核心团队,或谷歌对AI初创公司的“反向收购”,不仅能以高价快速招募顶尖AI人才,还能有效规避大规模收购可能带来的监管障碍。这反映了AI时代人才获取方式的创新与演变。

🚀 **AI Agent趋势兴起,美国公司探索用AI替代人工**:在技术发展方面,中美AI创业圈呈现出不同特点。中国公司更侧重人海战术和拼搏精神,硬件实力较强,具身智能是热点。而美国公司则更注重人才质量和钻研精神,软件实力突出,AI Agent(智能体)成为最火的趋势。不少美国公司开始探索利用AI Agent来替代人类员工,在编程、销售、运营等岗位上的替代率可能高达70%,部分垂直领域的AI Agent企业已实现盈利。

一觉醒来,整个硅谷圈的顶尖AI人才都被扎克伯格挖空了,被“偷家”的OpenAI奥特曼和苹果库克都如坐针毡。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Meta从OpenAI至少挖走了14名核心研究人员,其中8名是华人,签约奖金达1亿美元。随后,Meta又以超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36亿元)的薪酬包,把苹果核心AI高管Ruoming Pang(庞若鸣)挖走,这9名华人人才都将归入由扎克伯格领衔的“超级智能梦之队”。

OpenAI坐不住了。“有人闯进我们家偷东西。”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如此形容挖角行为,但也不得不应对。于是,OpenAI从Meta、特斯拉、xAI连抢四名大将。

苹果并没有跟进,因为2亿美元远超苹果高管的薪酬水平,其中,库克2024年公开薪酬为7460万美元。苹果的危机感达到了顶峰,苹果服务主管Eddy Cue发起内部警告:“如果不能迅速适应AI时代,苹果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黑莓或诺基亚。

在这场迄今为止最激烈的“抢人”大战背后,华人AI人才的崛起成为新焦点。

英伟达CEO黄仁勋说:“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是中国人,你无法阻止他们推进AI发展。

这句话的含金量正一次次被验证。

人才收购成大厂“招安”新模式

这场人才大战中,一位95后正搅动美国AI圈。Meta以1亿美元从OpenAI挖来了余家辉,要知道,皇家马德里曾花费8000万美元从曼联手里挖来了C罗(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AI圈已经超越了足球圈的天价“转会费”。

不过,这已不足为奇,一场又一场浩浩荡荡的“人才收购”戏码连番登场。

Meta砸1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26.68亿元)收购汪滔(Alexandr Wang)创办的Scale AI 49%无投票权股份,背后的真实目的是让汪滔打包嫡系部队加入Meta超级智能团队。这被认为是最令人震撼的“人才收购案”。

这位28岁华裔天才,重演了辍学创业成功的故事,现被任命为Meta首席AI官,图灵奖获得者、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或向他汇报。

19岁时,汪滔创立了Scale AI,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为微软、OpenAI等大模型厂商提供数据标注解决方案,去年营收已达8.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2.52亿元),预计今年营收将飙升至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3.72亿元)以上。按Scale AI营收规模来看,Meta的这笔人才收购案并不亏,将在短短几年内收回成本。

不只是Meta花1027亿元“招安”创业公司,谷歌等美国大厂也激进地收购人才。

距离谷歌以24亿美元收购AI编码初创公司Windsurf核心人员仅仅过去两天,当地时间7月14日,另一家AI编程初创公司Cognition宣布收购Windsurf剩余的团队和技术资产。

谷歌没有全盘收购Windsurf,而是将其首席执行官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部分关键研究人员收入麾下,并获取技术许可,这一方式被称为“反向收购”(reverse acqui - hire),这种挖角模式是AI时代的新产物,为的是避免大规模收购导致的监管障碍,又能以天价快速招募AI人才。

“大厂就是为了挖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顶尖AI人才,其他业务连人都不要。”在PPIO CEO姚欣看来,人才并购动辄花费十几亿、几十亿美元,给AI大牛开出几千万美元的年薪不足为奇。

跟互联网时代类似,赢者通吃仍是AI时代的一条铁律。放眼望去,在搜索引擎市场只看到了谷歌,云计算市场只看到了亚马逊等少数几家头部厂商。扎克伯格掀起人才大战,正是因为今天的Meta已经没有退路。

在Llama 4遭遇滑铁卢后,“在硅谷看来,目前占据大模型前三宝座的是OpenAI、谷歌和Anthropic。Meta这波重金挖人,可以看出小扎的处境已经很难了,只有拥有最顶尖的人才团队,他才能扳回几城。”姚欣认为。

华人撑起全球AI“半边天”

12年前,姚欣也是大厂收购的亲历者,他创立的互联网视频平台PPTV被苏宁云商和弘毅投资以4.2亿美元控股。

此后,他从创业者变身投资者,在创投圈的几年,他深谙人才的重要性,甚至常常在美国顶尖高校门口蹲守人才,先下手为强。

他回忆,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刚冒头时,华人AI人才就已经非常抢手,挖人的难度越来越大,“华人的数理基础好,愿意‘卷’且成效明显,能如此拼搏的只有华人。

在马斯克发布号称“地表最强大模型”Grok 4时,大众关注焦点集中在几张照片上,一张照片曝光了Grok 4幕后团队,该团队七成以上都是亚洲面孔;另一张照片是在Grok 4发布前夕,马斯克带头睡在办公室,常常凌晨2点开会,于是xAI办公室里搭满了帐篷。

“数学学得好,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国人更不怕。”80后华人工程师安超(化名)在硅谷工作近18年,他也认为,中国人能在美国AI圈脱颖而出,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数理基础强,而数学是AI大模型或其他理论研究的基础。

根据MacroPolo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调查报告2.0》,2019年到2022年间,来自中国的顶尖AI研究人员占比从29%提升到了47%。

美国现在最贵的是中国AI人才。”一位曾在美国亚马逊工作多年的华人工程师姚华(化名)说道,Meta掀起的AI人才大战推高了硅谷整体的AI人才薪酬水平,AI顶尖人才的年薪甚至超过了一些初创公司的A轮融资金额。

顶尖AI人才开始分化

去年7月,中国AI创业圈被一众学霸包围,呈现出“北有清华系,南有交大帮”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拥有清华背景的AI公司创始人已多达40位。如果说,清华系撑起了中国AI创业圈的半壁江山,那么一年后,华人撑起了全球AI“半边天”。

Meta从OpenAI挖来的华人AI人才,清一色出自中国顶尖高校,本科毕业于清华、交大、北大、中科大等。

而且,多位美国AI圈华人大牛“师出同门”。苹果AI大牛庞若鸣加入Meta超级智能部门后,将与前OpenAI感知团队负责人余家辉搭档,两人都出自吴永辉门下,而吴永辉正是前Google Fellow、现任字节跳动Seed模型负责人。

2018年从硅谷回国,又从投资者转变为创业者,创立了“算力界滴滴”PPIO的姚欣,每年都会定期往返硅谷和上海两地,花大量时间接触顶尖AI人才,了解美国最新的AI趋势与技术。

最近,他明显感受到了中美AI创业圈的氛围变化:中国公司靠人海战术和拼搏精神,美国公司靠人才质量和钻研精神;中国硬件实力强,具身智能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美国软件实力强,AI Agent(智能体)是最火的趋势,很多美国公司开始用AI Agent来替代人类员工,编程、销售、运营等岗位替代率甚至高达70%。不少垂直领域的AI Agent企业开始赚钱,编程、医疗、法律等垂直行业的Agent开发公司模式经过市场验证,年化收入已经超过1亿美元。

“在美国,苹果等大厂快招不到顶尖AI人才了。”一位硅谷猎头提到,对顶尖AI人才来说,与其去一家层级多、效率低、创新难的传统大厂,不如自己创业。

图片/ Meta  xAI  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IT时报”(ID:vittimes),作者:孙妍,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人才 Meta OpenAI 硅谷 华人AI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