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佛山一停车场因“超时1分钟按1小时收费”的计费方式引发车主不满。有车主反映,仅多停2分钟就被按1小时收费,感觉费用不合理,像是“大冤种”。许多车主呼吁按实际停车时间收费,或缩短计费单位。停车场管理方回应称,该计费标准是系统设定且有公示,属于市场调节价。相关部门也表示,该停车场收费符合备案标准。这一现象反映了消费者对公平计费的诉求与停车场经营模式之间的矛盾。
🅿️ 停车场计费不透明引发车主不满:广东佛山有车主反映,在停车场多停仅2分钟就被按1小时收费,认为收费不合理,感觉吃亏。这种“化零为整”的计费方式让车主感觉自己像是“大冤种”。
⏱️ 车主呼吁更精细化的计费方式:为了解决不公平感,车主们普遍希望停车场能够按照实际停车时间收费,例如按分钟计费,或者将计费单位缩短至5分钟、10分钟,以更准确地反映停车时长并体现公平性。
⚖️ 停车场与管理部门的解释:停车场管理方表示,其计费系统是出厂设定,且收费标准有公示,属于市场调节价。管理部门也确认该停车场为社会经营性自建停车场,收费价格符合备案标准,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拥有自主权,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行业规范和消费者权益的讨论。
🤔 计费模式的合理性探讨:文章的核心争议点在于“超时1分钟即按1小时收费”是否合理。尽管停车场方和管理部门从市场调节和合规性角度进行了说明,但这种计费方式在实际执行中,与消费者期望的公平、透明的收费标准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
快科技7月17日消息,据报道,近日,广东佛山有车主向媒体反馈,自己在停车场多停了2分钟,结果按1小时算,多收了1个小时的费用,感觉不合理。
还有车主表示,如果超1分钟就按1小时算,停车费被“化零为整”,心里肯定会觉得不平衡,感觉自己像是个大冤种。
有车主希望按实际停车时间收费,最好按分钟计费,或者缩小计费单位时长,比如按照5分钟、10分钟来收费。
事实上,关于停车场“超停1分钟,就按1小时收费”的问题,此前就有众多车主吐槽,并向相关部门投诉。
之前报道显示,车主进入停车场后停车61分钟,第一小时20元,每小时加收5元,最后收费25元。
车主认为极其不合理,难道超时1分钟就等于超时1小时吗?
对此,停车场管理方表示,我们的停车计时收费系统是出厂时就设定好的,不管超过几秒还是几分钟,都是按照标准收费的。有的车主确实会嫌收费高,但我们有明确的公示牌,也想尽量避免相关矛盾的产生,车主可以自主进行选择。
而管理部门也表示,该停车场并非公益性停车场,属于社会经营性自建停车场,收费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经过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核与备案,符合管理标准。
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停车场超时1分钟就算1小时合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