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本文探讨了中国AI产业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机遇,重点关注了中际旭创的业绩增长、英伟达H20芯片的解禁、Meta在AI领域的巨额投资以及国内AI板块的复苏。文章强调了全球AI共振的逻辑,预示着AIDC产业链、光模块等相关领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 中际旭创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预示光通信市场景气度超预期,特别是800G和1.6T光模块需求将在下半年加速增长,硅光技术也将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
💡 英伟达H20芯片获准对华销售,有望解除国内数据中心建设的芯片供应限制,加速AIDC招标进程,并推动供配电、电源、冷却等核心环节的迭代升级。
💰 Meta计划投入数千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大幅增加对光模块等光连接的需求,同时ASIC算力芯片的应用将带来光模块在数据中心价值占比的提升。
📈 国内AI板块在经历调整后有望迎来修复,随着头部模型迭代和政策支持,AI产业将呈现出波动向上的发展趋势,垂直场景的渗透率和商业化效率是竞争的关键。
🌍 全球AI产业呈现共振发展态势,海外链和国内链相互促进。海外巨头加大投资,国内需求端也在提升,AIDC产业链、光模块等领域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2025-07-16 00:00 广东

1、中际旭创24H1实现归母净利润36-44亿元,同比增速53%-87%。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0.17-28.17亿元,中枢为24.17亿元(同比79%,环比53%),下限超市场预期且中枢大超市场预期。我们判断1)收入超预期;2)利润率由于硅光渗透率大幅提升及降本增效,超预期
下半年环比持续加速,收入&利润率双上行。收入层面:从需求侧看,公司部分客户将在下半年从400G向800G切换,同时1.6T的出货将在三季度站上新台阶、且四季度继续加速;从供给侧看,下半年硅光比例提升缓解缺芯压力。我们认为公司下半年收入侧将加速向上。盈利能力层面:我们觉得从Q3开始,将看到1.6T占比提升+硅光放量+经营改善带来的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26年继续高增,研发实力全球绝对领先。26年800G/1.6T行业需求翻倍/翻两倍不止,公司在原有客户基础上,26年预计仍将在新的云厂商取得份额突破。面向未来,公司研发投入在行业处于高水平,硅光芯片自研能力全球领先,且前瞻布局OCS、CPO等相关技术,研发实力全球绝对领先。两个光模块龙头公司半年报业绩均大超市场预期,充分反应整个光通信市场景气超预期,我们强调现在只是海外链估值提升的起点,下半年北美财报+模型发布催化密集,对长期需求信心的提升将逐步重塑光模块产业链的估值体系。2、今日黄仁勋宣布美国政府已批准H20芯片恢复对华销售,并推出RTX Pro GPU。前期由于H20被禁,我国许多依赖英伟达芯片的新建或在建的数据中心项目面临延期或缩减规模,包括张北阿里云“云脑”项目、贵阳数据中心集群等。根据电子产品世界报道,2024 年 Q4 至 2025 年 Q1,中国厂商采购了超 60 万张 H20 订单(包括腾讯、阿里、字节等)但在禁令生效前约有 40%尚未交付。当下字节跳动、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已对B30释放测试意向,同时H20有望解除禁售,此前芯片供给限制有望解除。后续招标上:根据字节跳动采购部,其华东和华北区域自建数据中心模块化机房单元将于7月30日启动招标,随着H20禁售解除,AIDC招标有望全面加速。AIDC的供配电系统、电源技术、冷却技术等核心环节正加速迭代升级,服务器、光模块、交换机等设备环节也需高度重视。3、昨晚扎克伯格宣布多条关于Meta在AI领域的部署:- 宣布Meta将投入数千亿美元到AI计算资源- 将成为全球首个部署GW级超级集群的AI实验室- 普罗米修斯2026年上线,亥伯龙神未来可扩容至5GW今年4月,Meta已宣布斥资720亿美元,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此后,Meta 143亿美元收购AI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近半股权;大幅上修2026年光模块需求;以人均上亿美元薪酬挖角来自Open AI、DeepMind、Apple等企业的顶尖AI人才,组建约50人的“超级智能”AI团队。Meta上一轮对AI的投资已逐步兑现,当前大幅追加投资,彰显Meta取得AI竞争优势的决心。扎克伯格强调对AI的投资依托于Meta的主业,Meta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和Messenger广告业务持续增长、贡献现金流稳定。Meta的AI技术突破有望赋能应用端,形成正向循环。Meta数千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大幅增加光模块/MPO等等光连接需求,显著利好已进入其供应链的相关企业。其中,Meta的ASIC算力芯片正部分取代英伟达芯片,ASIC与光模块配比达1:8,远高于H100与光模块的1:3,光模块在数据中心的价值占比更高,部分二线光模块厂商也有望迎来较大机会。GW级算力中心的落地,势必伴随着HVDC供电架构的加速落地。根据此前Meta释出的供电结构演进路径,我们预计该GW级数据中心可能会采用SST+ ±400V HVDC方案。今年微软、谷歌、Meta联合推出"Mount Diablo"项目,并将其技术规范提交至OCP社区,推动其成为新一代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开放标准。Mount Diablo的核心设计理念包括将电源(AC/DC转换器、备用电池)从计算机架中解耦,以侧挂式模块实现±400V直流直供等。4、前期国内AI板块表现平淡,主要受制于国产头部模型迭代进展低于市场预期,市场认为主要受限于高端算力,Agent方面受大模型影响亦缺少显著板块性进展。阿里巴巴在闪购上的投入也对公司盈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上半年AI板块的标签公司,阿里的战略及股价变动也影响了大家对于板块的判断。
从海外模型迭代进程来看,算力是影响模型进程的核心制约因素之一,随着H20芯片获得出口许可,以及下半年头部模型陆续迭代有望落地,AI板块有望迎来一轮修复。我们仍坚定看好AI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国内AI产业将呈现出波动向上螺旋演进的趋势,值得持续重点关注。- 产业上,奥特曼预期GPT-5在夏季发布,国内R2、V4亦在弦上。我们预期新的模型会有更多的模态,算法上也有革命性的变化。- 政策上,我们预期有关于人工智能+的顶层设计出台,强调大模型与传统软件产品深度融合,成为行业重要催化。- 自下而上的催化,一些上市公司会在陆续发布AI产品、召开AI主题的会议论坛等。标的选择上,场景价值重于技术形态,Agent能力非胜负手,垂直场景的渗透率与商业化效率才是竞争本质。4、近期调研下来的感悟主要可以总结为一点:AI不只是数字,AI化/需求端更重要1)计算机每一轮技术革命后为什么股票会大起大落,本质原因在于前一轮技术革命后a)新产品性能未有完全突破(或无法超越海外),b)新商业模式爆发持续性不够,c)传统业务增长放缓;2)这轮AI明显以去年豆包国产化模型为首引领国产AI链崛起,这也是历代计算机技术革命后的中国最强声音之一(以前都是M做什么我们也做,但是还没等消化,下一个新品就又出现了,导致公司一直在学习,还没完全商业化就要重新追赶),进入这两年不太一样,DS时代国产改变了模型底层逻辑,再有阿里等模型生态的迅速爆发,国产模型当之无愧撑起去年以来的AI行情,3月以来的调整基本回归年初起点,海外应用已经走出样板,国内也不会太差,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从算力到应用的生态闭环;3)在大经济环境悲观的情况下,AI化可能比数字更重要,短期我们会看到一批公司经营压力逐渐减少、产品逐渐AI化,这都是因为AI赋能主业带来的,也许表观数字并不在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AI化才是核心;4)海外应用与算力健康共振,看多NV算力链,我们认为AI此时已悄悄进入配置阶段,短期业绩突出的有望先一步启动。5、全球AI共振交流会要点外和国内的AI产业链都在快速发展,未来空间巨大。推荐关注AIDC产业链、光模块、CPU等相关领域的优质标的。在五月份市场犹豫时,团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球AI共振的产业逻辑。AI发展到当前阶段,无论海外还是国内,只要有一边的tokensDAU出现爆发式增长,就可能引发全球性的AI投资狂潮。AI是全球性的战略竞争,海外或国内任何一端打通AI应用闭环,都会对全球产生利好,形成共振而非割裂的逻辑。因此,团队坚定看好这一机遇。海外产业链方面,团队在五月率先推荐海外链,当时各大巨头财报显示资本开支上调,产业链出现利好变化。近期,海外公司业绩亮眼,例如新省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远超市场预期,验证了海外AI的高景气度。海外AI链条包括光模块、DCI、液冷、CPU等,后续空间巨大,理由有五个维度:1.tokens调用量在增长,谷歌、OpenAI的日均tokens量猛增,AI应用虽未出现爆款,但进展中。2.meta计划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算力集群,首个千兆瓦集群可能在2026年建成,拉动海外链。3.美股AI算力公司可能持续上涨,例如英伟达H20存货可售,利润有望回升。4.GP300出货后,算力公司下财季业绩指引良好,谷歌等财报将持续发布。5.GPT5即将发布,将提升估值,例如光模块估值可能从15倍升至20倍PE。AI是全球共振逻辑,海外链上涨时,国内链前期因H20断供而下跌,但近期迎来利好:H20可售,芯片供给改善,巨头可能上调资本开支。Q3-Q4国内巨头如阿里、腾讯可能启动招标,形成拐点。其他芯片如华为920C产能提升、寒武纪国产卡出货、阿里平头哥回片,字节算力盘整完毕,阿里自研PPU回片后Q3可能规模招标。国内需求端也在提升,tokensDAU增长,例如豆包、阿里云增速超20%,供给端修复,形成全球共振。AIDC布局集中在华北集群(如内蒙古乌兰察布、和林格尔、呼和浩特节点,张家口宣化、淮南、张北节点),能耗管控导致结构性供不应求,但国家可能落地新能耗指标,优先发展AI数据中心项目,利好行业。世纪互联等项目利润率提升,显示行业改善。国产链业绩兑现顺序:上游供电侧(HVDC、UPS)、光模块、交换机、风冷、服务器先于AIDC机房。AIDC需求与芯片增长相关,例如700瓦芯片50万张需1G瓦数据中心,新增H20供应可能拉动2G瓦需求。AIDC公司市值空间基于需求、项目扩展和能耗指标,A股公司布局在十大集群八大节点,后续能耗问题不大,供给侧更集中利好龙头。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