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文章指出,中国当前宏观政策的重点在于扩大内需和治理“内卷式”竞争。货币政策通过多种工具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如推出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同时,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持续发挥作用,生育补贴政策也有望落地,旨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另一方面,文章关注到部分行业存在的“内卷式”竞争问题,决策层已采取措施,如实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并明确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随着政策的推进,供需有望实现良性循环,促进物价回升。
💰 货币政策积极支持扩内需:人民银行通过推出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特别是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此外,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全国性的生育补贴政策也即将落地,体现了中央促消费、扩内需的决心。
📉 治理“内卷式”竞争:文章关注到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挤压行业利润空间、影响产业生态的问题。决策层已部署相关工作,例如《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已落地实施,中央财经委会议也明确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 政策效果展望: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扩内需,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经营主体的竞争行为有望更趋理性有序,供需良性循环有望加快,对于促进物价回升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金融时报:未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扩内需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财联社7月14日电,中国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发表文章《宏观政策寻“抓手”》称,不少业内人士提示,当前的一个政策抓手是扩内需、治内卷。其中,从扩内需的角度看,货币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5月人民银行推出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为了支持服务消费,还专门创设了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同时,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效果仍在显现,全国性的生育补贴政策也有望近期落地。这些都体现了中央促消费、扩内需的决心。未来随着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望进一步恢复。从优化供给的角度看,近年来我国传统行业和部分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和就业起到了一定拉动作用,但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挤压行业利润空间、影响产业生态等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关注。对此,决策层已加紧部署相关工作,《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政策已落地实施,中央财经委召开会议也明确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未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扩内需,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营主体竞争行为也更趋理性有序,供需良性循环有望加快,对于促进物价回升也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