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蛰伏三年的李子柒带着一件自己做的雕漆隐花衣柜,再度回归大众视野。让人痛不欲生的生漆过敏症状、“百里千刀一斤漆”的难得原料、超乎想象的繁复工艺、低调奢华的艺术风格,都促成了漆器的突然翻红。
漆艺,是中国人自豪且瞩目于世界的首创,采割漆树中的天然液体,调制成大漆后,反复髹漆于器物上、并荫干,后打磨推光,耗费数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成器可用。
但这古老的技艺与艺术门类,远不止于此。
在与中华文明相伴的八千余年里,它无处不在,而又变化万千。
看,古人的漆器,是觥筹交错里的酒具、食器、乐器;
辛追墓出土的一组漆器,出土时里面都还保存有做好的食物(张雷 摄)
是士人阶层乃至皇宫贵族爱不释手的文房清供。
缘起于宋代而成熟于元代的剔红(雕漆)工艺,在明清成为大宗。
剔红富春宝盒,浙江省博物馆藏(图/视觉中国)
可以居庙堂之高,以轻盈不朽之躯,承载一个时代的欢愉与祝愿;
唐代干漆夹纻佛像,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
也可以处江湖之远,或承受百年日晒风吹,彰显家族荣光;或安放厅堂书斋,成一方天地……
潮州己略黄公祠金漆木雕(图/视觉中国)
辛追墓出土云龙纹漆屏风、云纹漆凭几,湖南博物院馆藏(图/视觉中国)
这些漆器,或灵动或庄严、或简约或繁复,越看越让人着迷,也越好奇——
如何才能看懂漆器背后的设计巧思,理解那些所谓的难以企及的工匠技艺?又是怎样的使用需求和审美偏好,促使古人甘愿耗时费力去完成一件漆器?
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中国漆艺的创新与佳作层出不穷,不仅与各时代文化高峰同在,更承载了古代科技与工艺的突破、生活与艺术的美好。
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工专著《髹饰录》曾赞叹漆器“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中国漆艺的极致,不言自明。
“成都漆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在打磨推光
如果匆匆查阅中国漆艺历史,你会满目灿然,又疑惑横生!
漆器为何被古人如此看重?
古时候,只有钱人才能用漆器吗?
一件漆器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漆器怎么总是红黑配?
如何辨别不同时代、不同工艺的漆器?
现代人如何透过一件古老漆器的美与功用,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与精神面貌?
中国漆器给世界漆艺带来了什么影响,各自有何差异?
中国当代漆艺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是?
……
这样的瑰宝,绝非一篇文章、几件作品可以聊得清楚。更何况在当下,以便捷快速、工业标准为上的日常生活,早已与慢工细活的漆艺行当渐行渐远。
三联中读特别邀请业内漆器修复专家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联袂打造《漆器里的古代生活史》课程,从古老手艺、生活美学、社会风尚着手,带你全方位看懂漆器。
不论你是传统文化爱好者、收藏与鉴赏人士,亦或是计划带学生开拓眼界的教育者、想从不同领域获得灵感的文化从业者,你将由此构建自己对于中国漆艺与古代文化、生活的系统认知,在一张世界漆艺版图上建立漆艺地域坐标、典型工艺与代表性作品案例。
修复专家与非遗传承人强强联手
20场漆器艺术的深度探索
8000年漆器史流变
一段贴近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学习旅程
一套从漆器出发的文明感知体系
原价79元
上新限时特惠59元
▼点击,即可了解/订阅课程
学术视野+工美经验
带你全方位解读
讲解人张岚老师,是理论与实战经验兼备的修复专家。
他曾任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院长,参加松江方塔、两条出土古船、河姆渡出土文物和国宝级漆木器等文物的科学保护,著有《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简论》《中国古代漆器工艺与修复》等。
他曾多次向大众讲解中国漆艺历史与代表性漆器,言简意赅又深入浅出,颇受好评。
张岚老师在工作中
这次,他将从漆器热门话题、历史发展、工艺特征、文化背景、作品鉴赏、比较研究等,全方位解读,带你兴趣盎然地走近古人的漆器生活。
▼点击,即可了解/订阅课程
如何重新认识漆艺?
历史文化、工艺特质、艺术审美
不同于古代文人对漆艺的务虚解读,张老师兼顾工艺与审美的双重思路,从社会历史发展、最新考古成果、材料科学等拆解漆器的奥妙与迷人之处,梳理从远古到明清各历史阶段的漆器特点。
譬如,宋人审美对漆艺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明清漆艺,是怎样的一番蔚然大观,影响直到今天?
同时,不拘泥于考古研究的一板一眼,他将生动还原历史现场里的漆器,从日用器、到装饰品、再到乐器,帮助你理解工艺的迭代与艺术风格的变迁,启发你表达出过去难以言说的漆器之美。
以及,立足世界,网罗国内代表性漆艺地域,对比国外漆艺风格,为你连缀起一张有条不紊的世界漆艺思维导图。当你走出国门,或者遇见异域漆器,你可以快速识别它们的身份,和身边人分享作品的工艺特点和美学感受。
而尹利萍老师,将带你领略漆器工艺的制作流程和工艺原理,理解大漆材料的调制与蜕变。如同带着透视眼一般,知晓漆器的层层玄机,搞懂什么是生漆、底漆、漆灰、色漆,明白髹漆的技术难点、实用价值与审美追求。
由浅入深理解漆艺八大类工艺后,让你进一步感受成都漆艺代表性工艺。经她讲解,一件漆器的复杂与神秘,在你面前犹如抽丝剥茧,豁然开朗。
从坚固的兵器、沟通神灵的礼器,再到好用美观的衣食住行、文玩清供、家具建筑等全面开花,中国古代漆器,一直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功用性、独树一帜的文化审美和情绪价值。
当你逐渐深入了解每一件漆器,创作者、修复者对漆器倾注的智慧与情感,物件历经的岁月和使用痕迹,都将让你愈发爱惜眼前的器物,珍重人与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成就。这便是,古人借由漆器告诉我们的生活之美。
现在购买,独家赠送《中国漆艺图谱》电子版。
(07.04—07.30)
课程原价79元
▼点击下方,即可了解/订阅课程▼
撰稿/陈雯媛
编辑/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