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航空小筑 07月10日 20:02
从B-2空袭伊朗核设施说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B-2隐身轰炸机在一次空袭行动中的表现,重点分析了美军如何通过战术佯动迷惑对手,以及体系作战的重要性。文章还讨论了B-2的作战风险、双高轰炸机概念的优势,并对未来空袭行动提出了一些思考。通过对时间线、战术佯动、体系打击等关键要素的解读,揭示了现代空袭行动的复杂性和战略意义。

⏱️ 时间线分析:文章根据公开信息,梳理了B-2轰炸机空袭行动的时间线,包括起飞、加油、新闻发布等环节。通过对时间的精确分析,揭示了行动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 战术佯动:文章详细分析了美军在行动中采取的战术佯动,包括新闻误导、加油机行动等。这些佯动旨在迷惑对手,掩盖B-2的真实航线和目标,从而提高行动的成功率。

🤝 体系打击:文章强调了体系作战在现代空袭中的重要性。除了B-2,美军还出动了F-22/35A等战机,共同执行任务。这表明,即使是隐身机,也需要体系支持才能有效打击目标。

⚠️ B-2的风险与双高轰炸机概念:文章指出了B-2在防空圈内作战的风险,以及飞行时间较长的问题。相比之下,双高轰炸机概念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通过高空高速和远程导弹打击,缩短飞行时间,提高作战效率。

原创 航空小筑 2025-06-22 11:17 广东

        一,时间线

    如果懂王的推文是准确的话,那么空袭时间应该不晚于当地时间6-21 20:24。再结合此前的新闻,先捋一条时间线出来。

        按以上新闻,B-2起飞时间早于当地时间6-21 7:18。

 

        按@南海的浪涛的微博,起飞时间提前至当地时间6-21  06:40.

        福克斯直到当地时间6-21 14:52才发布B-2动向的新闻。

        结合懂王的推文,B-2飞行时间不少于13小时40分钟。考虑到航速、航线选择、空中加油等因素,这个时间基本上就是从怀特曼基地直飞打击目标所需的时间。

        二,战术佯动

        按照上述时间线,B-2不可能走夏威夷-关岛-迭戈加西亚-伊朗这条线。所以结论就是,美空军实施了一次成功的战术佯动,骗过全世界。

        1,新闻佯动

        B-2出动的新闻最早就是以色列媒体搞出来的。出动时间不好隐瞒,但动向可以——最早说飞往关岛就是这里。然后上面福克斯又加以确认,增强欺骗效果。

        2,加油机佯动        

        这个视频显示两架KC-46在美国西海岸准备为B-2实施加油。

        这个视频则显示两架KC-135为刚起飞的B-2进行空中加油。图中Ponca City 距离怀特曼基地550公里左右,飞行时间约40分钟。符合媒体的描述。

        所以综合来看,KC-46就是一次战术+无线电佯动,通过无线电爱好者之手发布出来,隐瞒B-2的真实航向。从操作风险来说,KC-46的远程视觉系统一直有问题,虽然22年发布的临时授权允许该机为A-10以外的其它空军机型加油,但就一直“临时”到现在了。这样重大的战略行动,恐怕还是用较老的KC-135更保险一些。

        3,懂王的战略欺骗

        懂王在《小鬼当家2》之后再次客串了一把演员。基于他此前一贯不靠谱的各种声明,他的“两周”通牒产生了极好的欺骗效果。

        三,体系打击

        虽然B-2是空袭主角,但从媒体报道来看,美军的F-22/35A,以军的F-35I均参与了此次空袭行动。

        这说明了:

        1.体系作战的重要性

        在隐身机时代依然是体系作战,而不是隐身机单枪匹马突防——不是没干过,但被南联盟捅下来的F-117就是前车之鉴。

        2.PCA的高风险

        即使在号称“掌握了德黑兰的天空”的优势情况下,依然不是靠B-2单独突防,足以说明美军对PCA风险性的认识。

        3.损失不起

        才在《关于战争韧性的问题》说过,美军现在损失不起,因为没法补充。

        所以美军最好的选择就是利用隐身优势实现不对称打击,重点在于打击心理防线,动摇对手民心士气,结合第五纵队,迫使对手尽快投降——还是那句话,持久战对美国同样不利。就算没有战损,装备还是要损耗的。

        四,B-2与双高轰炸机概念

        此次空袭行动,B-2最大的风险在于:

        1.防空圈内作战

        虽然这原本就是B-2的设计作战样式,但风险是必然存在的。进入敌手防空圈,临空投弹,谁也无法保证对手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动向,以及会不会突然冒出来一个机动防空系统。

        B-2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利用隐身优势尽可能降低上述风险,但不是归零。所以它的行动依然是在体系支持下进行的。虽然真到大战的时候,一架B-2算不上什么,但由于无法补充,最终结果就是越来越弱。更不要说宣传上的丢分。

        2,飞行时间相对较长

        虽然14小时从本土直飞伊朗空袭,这个时间已经很不错了,但对于军事行动来说,要协调、要隐瞒的因素太多,加大了行动失败的风险。比如上面说的加油机佯动,如果有人在东海岸收听到空中加油的通话,B-2的动向就会直接暴露。

        相比之下,此前提到的双高轰炸机概念可以有效降低上述风险。

        1,不进入防空圈作战

        双高轰炸机典型作战样式是在厘米波雷达的典型作用范围外使用高精度导弹进行打击,利用载机的高空高速结合导弹速度,进一步扩大打击范围。

        2,极大压缩飞行时间

        以此前设想旱魃B(双25)的性能,只要4.5小时即可飞抵目标区。如果扣除导弹射程,那只要4小时即可进入发射阵地。

        如果按旱魃C的设想性能,只要2个多小时即可进入发射阵地。

        这个其实有点当初美国“一小时全球打击”的亚轨道轰炸机的意思了。不过以美国的现状来看,这些先进概念飞行器的研究已经取消了很多,剩下的都是半死不活的了。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B-2轰炸机 空袭行动 战术佯动 体系作战 双高轰炸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