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哥奇谭 07月10日 10:58
少用手机挑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过度使用手机对注意力和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作者通过科学研究和个人经历,强调了减少手机使用、培养专注力的重要性。文章建议通过让手机“触手不可及”和奖励减少使用手机的行为,来帮助读者重新掌控时间和注意力,提升生活质量。

📱 **手机对注意力的负面影响**:文章指出,频繁使用手机会导致注意力分散,恢复专注需要很长时间。即使手机不在使用中,其存在也会消耗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

⏱️ **个人手机使用数据分析**:作者分享了自己惊人的手机使用数据,包括每天的使用时长、App使用时间以及拿起手机的次数,以此强调手机依赖的严重性,并引发读者对自身情况的思考。

💡 **减少手机使用的实用策略**:文章提出了“触手不可及”和“奖励自己”两大原则。具体策略包括:将手机放置在远离自己的地方,进入勿扰模式,以及通过物质奖励来激励自己减少手机使用。

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7-02 07:03 上海

每天少刷一小时手机,重新拥有更有意义的人生

「配图摄影 by 辉友Ella」最近你有没有发现,只要我们随手拿起手机,就会忍不住刷一下抖音、视频号或者小红书?明明只是看几秒钟,结果一不小心时间就飞快过去了。更严重的是,我们的注意力也跟着被带走了,很难再集中回来。

我原来也以为这只是小事,直到看了一些科学研究,才发现问题比想象中严重得多。比如有个特别出名的研究,加州大学的教授 Gloria Mark 在2008年做了个实验,发现人一旦被打断,平均要23分15秒才能回到原来的专注状态。你想想看,我们随便刷一下手机,就相当于自己给注意力按了暂停键,想要恢复可真不容易。

为什么恢复需要这么久呢?原来每次被打断,我们都喜欢顺手处理一些小事,比如回个微信消息、在朋友圈点个赞之类的,或者去小红书上逛一逛。结果就是注意力走了一圈,绕了好大一个弯才能回到原点。更麻烦的是,还有个叫做「注意力残留」的现象。研究发现,即便我们回到了正经事上,大脑还会忍不住想着刚刚刷过的视频或消息,这样一来,做什么事都效率低下。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其实还有更可怕的事儿——手机光是放在你旁边,什么都不干,也能偷偷地消耗你的注意力。这叫「脑力耗竭」效应,原理特别简单,就是大脑潜意识里老想着别去碰手机,结果反而一直在浪费精力。

更夸张的是,信息流形式的短视频和社交平台(如小红书、微信公众号推荐等)使用了一种叫「可变奖励」的算法,就像玩老虎机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条是不是特别精彩,于是总忍不住「再刷一条」,多巴胺蹭蹭上涨,注意力却蹭蹭下降。

我刚刚看了一下自己手机的屏幕使用时间,发现结果真的触目惊心。你知道吗,典型的一天,我竟然使用了8小时15分钟的手机!而且,仅仅是社交类 App 就占了3小时36分钟,其中微信用了2小时26分钟,小红书也用了1小时11分钟。我更惊讶的是,我今天拿起手机179次,接收到311个通知,这意味着我平均每几分钟就要拿起一次手机,每次都会不由自主地看一下。这还只是一天的数据,长期下来,这种损耗实在太惊人了。

大家可以打开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统计(iPhone 上在设置 App 中,搜「屏幕使用时间」,Android 手机也有类似功能),看看自己的数据。在我问过的朋友中,很少有手机使用时间少于4小时、每天拿起手机次数低于100次的。是不是非常触目惊心!

问题这么严重,是否有转机呢?

我搜了一下,2025年还有个大规模实验,让460个人连续两周关闭手机网络。结果发现91%的人注意力和幸福感明显提升,甚至相当于逆转了10年注意力的衰退。你看,只要稍微管住自己一点,注意力是完全可以恢复的。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我找到了一些简单可行的策略。在谈策略之前,可以先在减少使用手机的基本原则上达成共识——很简单:

第一,让手机「触手不可及」,也就是为拿起手机这件事制造一些「障碍」;

第二,奖励自己减少使用手机的行为。

这两个原则只要想清楚,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很容易想出适合自己的具体策略。下面是我的,供参考,简而言之:

1、让手机远离自己。在办公室,把手机装在盒子里;开车时,放在车子的手扶箱中;在书房时,把手机放在远离书桌的地方。晚上睡觉时,可以把手机放在无法触手可及的位置。

2、只要手机远离自己的时候,尽可能进入高效的勿扰模式,尽量用其中一些时间去做一些高价值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写作、思考。相信我,沉浸式的工作学习,尤其是让自己进入心流模式,对自己是一种很有效的心理激励。

3、除了心理奖励之外,也可以用一些物质奖励。比如我定义如果一小时不拿起手机,这个小时就是「免手机时间 - phone free hour」。只要我在设置 App 的「屏幕使用时间」统计中看到一个小时的空白,就算数。对于每一个小时的「免手机时间」,我都给自己奖励200元零花钱。一开始,每天最多只能找到一个小时的「免手机时间」,所以这是不容易的事情,值得奖励。而这些零花钱积少成多,到一定金额,就可以去买那些我想买、但一直纠结是否要买的东西。所以,这是一种物质激励。

有了这三招,我的手机使用时长和手机拿起次数,都在产生非常明显的下降。

简而言之:

如果让手机保持在自己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外,就能有效地减少拿起手机的次数;

如果能有效地减少拿起手机的次数,就能减少很多看似无意的注意力漂移;

如果能减少一定比例的注意力漂移,就能增加专注的时间;

如果能增加专注的时间,就能增加一些有价值的时间,用于阅读、写作或者思考;

如果每天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写作和思考,我们的人生必然会更有意义。

所以,如此推论——只要我们养成把手机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其实就是一米之外的地方),就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这个逻辑有问题吗?

这么一想,好像确实只要把手机放远一点,就能改变人生。所以,咱们就从今天开始试试吧!

最后,我想在知识星球发起一个挑战活动,名字就叫做「少用手机挑战」,我自己也会参与。具体规则如下:

1 挑战时间:7月1日至7月31日,共计一个月。
2 挑战目标:每周将手机的日均使用时长和拿起手机的次数减少1/3。
3 数据统计:活动开始时,每个参与者在知识星球上发送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和次数截图。每周结束时,通过手机自带的屏幕使用统计功能,截图自己的数据并提交。
4 达标标准:每周日均使用时间与拿起次数达到原来的2/3或更少,即视为该周挑战成功。并且在知识星球上公开发布自己的数据和「减少使用手机」的心得感悟。
5 奖励机制:挑战结束后,凡是每周都达成目标的参与者中,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最多的前三名,将获得一本我的签名书《人生护城河》作为奖励。

希望我们都能用这个挑战,有效减少手机的使用,重新找回专注与高效,让生活更精彩!

相关文章:一定要学会奖励自己啊
上一篇:如何能安安心心不鸡娃?


加入「少用手机挑战」,从今天开始,重新掌控你的时间和注意力!

在这里,我们不要求你完全戒掉手机,而是通过每天减少刷手机的时间和次数,一点点夺回属于自己的高效时间和专注力。我们会一起用数据记录改变,用分享互相激励。你会惊讶地发现,只要手机远离一米,人生真的会不一样!

📅 挑战时间:7月1日-7月31日
🎯 挑战目标:每周将日均使用时长 & 拿起手机次数减少1/3
🏆 达成目标还有机会赢得签名书《人生护城河》

让我们一起,用一个月的时间,找回久违的心流感、阅读力和创造力。你准备好了吗?从今天起,少拿一次手机,多靠近一点真实的自己。

扫描下方二维码,和我一起参与改变!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手机依赖 注意力 时间管理 专注力 数字生活
相关文章
最近在学习精力管理,分享下《五种时间》这本书的笔记 1.人在意气风发时,精神抖擞地做一件事其实不难。难的是,在冗长得看不到头的枯燥、迷茫、压力、疲惫里,...
最近get了一个成倍增加读书时间的小窍门儿:打游戏。 是五一放假期间回家get的。我房间wifi信号和手机信号都很差,所以我睡前一般就不会刷手机,但我也不想看书...
你要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哪里呢?是放在向内自省上,还是向外探索上,是放在胜负进退上,还是体验和创造上? 你要如何使用你的注意力来生活呢?是紧张急促的?还是...
如果社会新闻上热搜你不关注,反转后你也不关注,你就省下了双倍的时间☝?
一个反常识的观点:重要紧急四象限最关键的是不重要不紧急。 因为不重要不紧急,它们常年被忽视堆积如山。你在垃圾山中生活,呼吸污浊的空气,眼前垃圾遮天蔽日...
⭕ 如何成事 --- 成事=人×精力×技能×工具×时间 → 事 有太多事要做,没有足够的时间,无法成事;比如宝妈带俩娃,已经焦头烂额了,还想干副业,没有时间; ...
九张图读懂《深度工作》 From公众号 bookthing
这个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无名之辈的优势就在于,没有什么人会来打扰他们。如果他们有心,就可以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精力、资源,都用在创造有价值的事情...
Kroolo - 唯一的人工智能智能生产力套件,每周可节省 10 小时
如何创建有效的待办事项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