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完全可以通过【掌控潜意识】来重塑自己
前两天健身时花2小时完整听完了李笑来和得到CEO脱不花的一场对谈,然后发现这段主要是李笑来讲自己如何“轻松”戒掉40年烟龄的内容火了。我想了想这个内容为什么最近出圈了呢?因为李笑来分享的方法,其实讲的是一个人如何【轻松且迅速地】改变自己
这段长谈讲的内容其实我帮你用一句话就能概括:李笑来通过研究脑科学知识,“操控”了自己大脑的潜意识,当天就改掉了自己长达40年吸烟养成的习惯,而方法仅仅是每天重复给自己讲一句话,“我从来不抽烟,因为我讨厌被剥削。”
好,为什么一句看似平平无奇的话,对一个人的改变这么有效?我们从脑科学角度来讲,有3个要点
1,首先这个“操纵”大脑潜意识的“咒语”必须是你自己对自己讲
因为大脑只对自己讲的话不设防,语言可以通过捷径直通潜意识,替换“40年烟龄30多万次打火机点火”养成的下意识习惯
2,这个潜意识替换的咒语必须是有“行动”,而不是“许愿”
比如“不抽烟”就是一个行动,后来李笑来加上了后半句“因为我讨厌被剥削”,因为他发现抽烟是一件很费钱且伤身的事,一切成瘾性消费,都是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剥削。通过利用人“损失厌恶”的心理,加强了“咒语效果”
再打个比方,有人想减肥,如果给自己潜意识念的咒是“我一定要减肥”就是“许愿”,就没多大用,里面没有“行动”,还有比如我要有钱,我要发财,都是没有行动的“许愿”。如果把咒语换成“我是个每天都会锻炼的人”,那咒语就会生效
3,最强的咒语,是给自己建立一个“新的身份”
这里李笑来没有讲到,我想做一个补充,就是通过为一个人塑造一个“新的身份”,会让他从潜意识反向给自己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什么意思?
比如在《智识分子》一书中提到,“你如何定义自己,决定了你如何思考和行动”。拿硅谷举例,像马斯克和乔布斯这样的人,就是将自我定义为“改变世界的人”,从而突破“赚钱养家”的普通动机,以至于他们会对“美感”极致苛求,会苦苦思索“第一性原理”,会想要改变世界…
而心理学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也是同样的道理 —— 在明知是实验的情况下,一组受试者扮演狱警,对另一组扮演犯人的受试者进行审问和“电击”,最后双方竟然会越来越入戏,导致对抗的升级和场面的失控
最后请允许我想到了近年自己的经历,也想分享一下,因为几乎就是完全符合第3条法则
我在大概四年前就确认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想要“成为一个拥有智慧的丰富的人”,以此能够让自己活得精彩,也能够为认识的人带来价值,这就是我给自己设定的“新的身份”
而从四年前开始写公号文章开始,我每一篇文章的开头slogan都没变过,“每天向底层原理前进1小步”,这就是一个指向行动的咒语
所以这一刻我愈发明白,为什么我会一直坚持日更写作、阅读、健身、摄影、工作…原来早在多年前我就给自己建立了“新的身份”+“行动咒语” —— 成为一个拥有智慧的丰富的人,每天向底层原理前进1小步
“We have a job to do ,and god help any motherfuckers who stand in our way ”,我们是有使命在身的人,而阻挠我们的混球只能自求多福
——《最后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