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7月08日 20:50
老师不满学霸放弃清北?畸形的高考政绩观要改改了丨议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一中学教师因学生未报考清华北大而表达不满的事件引发关注。文章指出,该事件反映了部分学校对清北率的畸形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学生志愿选择的干预。文章呼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扭转对升学率的过度追求,并强调生涯教育应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而非功利地追求升学率。

😠 教师因学生未报考清华北大而表达不满,反映出学校对清北率的重视。学校将清北录取人数视为重要政绩,甚至影响教师奖励和学校声誉。

🤔 这种对清北率的追求,导致教师在志愿填报上干预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报考清北,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志向。这可能导致学生进入不感兴趣的专业,甚至退学。

💡 文章呼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取消对重点高中的清北率指标,并强调生涯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同时,文章也提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关于不得下达升学指标的规定。

2025-07-08 20:00:00

2024年5月25日,距离2024年全国高考还有十余天时间,不少考生家长来到南京市夫子庙,为孩子祈求一个好成绩或考上理想大学。(视觉中国/图)

近日,一张群聊截图引发网友关注。群聊信息显示,某中学一教师对该校22209班三名高分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其他高校、未选择报考北大清华表示不满,并称“将以失望解散此群”,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职业教育的失败”。

据媒体报道,上述聊天记录来自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对此,该校2025年7月7日晚发布《情况说明》确认,漆某芳老师根据3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与家长沟通的情况,建议填报“清北”相关专业志愿,在得知3名学生未填报“清北”志愿后,在微信群内发表了不当言论。

学校已为此召开教师会议,漆某芳老师在会上作出深刻检讨,充分认识到个人行为的不当。目前,学校和漆某芳老师已向学生及家长表达了诚挚歉意,争取他们的谅解。3名学生已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

“不当言论”说出了“心里话”

对于该校仅让涉事教师做出检讨,有网友不满,认为这太轻了,如此处理,是对涉事老师的“保护”。但从现实的办学情况看,对涉事教师的处理,也就差不多到此为止了。涉事教师的“不当言论”确实令学生和家长感觉到被冒犯,但这一“不当言论”恰恰也说出了某种“心里话”,折射出当前部分学校对清北率的畸形追求。推进教育评价改革,需要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带头扭转追求升学率,尤其是清北率的倾向。

这名教师为什么说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很可能是没有完成学校布置的“指导”高分学生报考清北的任务。只要学生高考成绩能够得上清北线,都要尽可能动员报考清北,哪怕是北大的医学部、护理类专业也行,这是不少重点高中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公开的秘密”。

原因是,考上北大清华(包括北大医学部、清华美院)的人数,是重要的升学政绩。对于地方上的重点高中来说,高考比拼的不是一本率,也不是名校率,而是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如果没有学生考上清北,不但校长可能被免职,还可能直接影响到对教师的奖励。

这名班主任提到,学校投入百万元,目的就是为了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这并非该校独创的做法,近年来,一些重点高中为提高清北率,都投入大笔经费实施“拔尖工程”。包括一些县中,也把培养出北大清华的学生,视为走出塌陷、实现振兴的标志。有无清北学生,成为地方政府办教育的最大“面子”。

在追求“清北率”的导向下,教师对高分学生的志愿填报指导,也不会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而是发动各种力量,动员学生报考清北。

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些学生“架不住”学校老师、家长的“劝说”,放弃报考其他学校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报考清华北大,被录取到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专业,进校后又最终选择退学。这就是牺牲学生的兴趣、志向,成就学校的高考荣光。

走偏的生涯教育

在这起事件中,这三名高分学生,不顾班主任老师的劝说,坚持报考自己想报考的大学,是令人欣慰的。按理说,班主任老师应该对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志向感到骄傲才是,这一定程度说明对学生生涯教育的成功。但从强调清北率的高考政绩角度出发,则意味着老师自己“职业”的失败,没有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多年前,上海一所重点中学,也发生“本可以”上清华的学生放弃清华,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新闻,而学校就把这归于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的成效,认为正是生涯教育让学生有了自己的兴趣、志向,不是盲目跟风。这是积极的转变,但并非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认知。

推进“新高考”后,教育部要求高中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生涯教育、选科规划指导。生涯教育、选科规划的出发点,应是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引导学生以兴趣为主线选科,并做好升学规划。但现实中,有的学校仍以怎么提高高考考分、升学率来开展所谓生涯教育,这是偏离生涯教育方向的。在“新高考”推进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弃考物理、弃考化学等问题,虽与选科要求有关,但学校老师、家长引导学生功利对待选科,也是重要原因。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其中,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就是要取消对重点高中的清北率指标和评价。追求清北率,是比追求名校率更严重的升学竞争,不但加剧应试化、功利化,还催生掐尖招生、提前招生、违规补课等招生、办学乱象。就此事而言,不但要追究涉事教师不当言论的责任,更应该追问、反思现实存在的从地方政府,到教育部门、学校存在的清北率评价,进行全面的清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清北率 教育评价 生涯教育 升学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