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纪要 07月08日 14:34
底部信号明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分析了2025年锂盐市场的关键动态和趋势。指出国内锂盐供应端出现减停产,但整体过剩幅度缩窄,成本压力加剧。江西某锂盐厂计划停产2个月,而四川锂盐厂生产正常。文章还探讨了海外锂矿的运营及开发进展,包括澳洲和津巴布韦的锂矿情况,以及非洲其他地区和南美洲盐湖锂的开发概况。此外,文章分析了国内盐湖与锂云母的现状,以及碳酸锂价格周期的预期。指出碳酸锂价格已处于底部区间,长期价格预期在7-8万元/吨。

🌍 供应端频繁出现减停产:随着澳矿陆续减停产,行业供给下修明显,2025年锂供给为166.8万吨LCE,过剩量为11.8万吨LCE,行业格局明显改善。

🏭 成本压力加剧:目前锂行业总需求对应的现金成本为6.0万元/吨LCE,完全成本为8.0万元/吨,当前5.5万元/吨的锂价(不含税)位于现金成本的93%分位线,位于完全成本的30%分位线。

🚢 海外锂矿动态:澳洲锂矿2025年第一季度有3-4个矿山短期减产,新增项目方面,虽无新增矿山,但参与了LTR项目定增,该项目有扩产计划。津巴布韦锂矿整体品质低于澳洲,以半透锂长石矿为主,纯锂辉石矿较少。

🏞️ 盐湖锂开发挑战:盐湖锂开发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技术与工艺、资源与基建、团队与资金等方面,导致多数中资企业退出,仅赣锋锂业、紫金矿业等少数企业可能实现落地开发。

🇨🇱 国内盐湖与锂云母现状:国内盐湖锂竞争格局方面,盐湖股份具有显著成本优势,其碳酸锂为副产品,是国内真正具备竞争力的盐湖提锂主体。锂云母矿资源集中于国内,但竞争力整体偏弱,除高品位矿的少数企业外,多数锂云母矿企业竞争力较弱。

2025-07-03 23:41 广东

事件:今天市场传言国内两家锂盐冶炼厂检修停产。据调研了解,江西某锂盐厂确有检修计划,初步计划停产2个月;四川某锂盐厂氢氧化锂、碳酸锂排产正常生产正常,满产满开,没有停产动作。

碳酸锂底部明确,供应端频繁出现减停产:

1、2025年全年过剩幅度缩窄,行业成本压力加剧:随着澳矿陆续减停产,行业供给下修明显,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2025年锂供给为166.8万吨LCE,过剩量为11.8万吨LCE,相比于年初过剩幅度下修明显,行业格局明显改善。目前来看,2025年锂行业总需求对应的现金成本为6.0万元/吨LCE,完全成本为8.0万元/吨,当前5.5万元/吨的锂价(不含税)位于现金成本的93%分位线,位于完全成本的30%分位线。我们认为目前锂价已处于底部区间,锂价向上弹性出现

2、供应端近期连续出现减停产扰动:6月末中矿宣布检修技改,7月起,市场接连传出供应端减停产消息,涉及澳洲L矿,江西jxw,无一不反馈出目前矿端的成本压力过大。

3、矿端价格抬涨:矿石价格横盘600-620美元半月之久后,成交价格跟随锂盐价格的抬涨而上涨,矿端底部支撑非常明确。

4、三季度需求连续超预期兑现:6月初预期7-8月为需求的真空期,7月环减6-7%,但是实际跟踪下来发现,除个别企业外行业排产有所增量,商用车、重卡、储能板块表现亮眼,综合来看,7月电芯排产有5%的环比增速,出现12%的预期差。

5、盘面坚挺:6月末起,头部企业接货预期逐渐兑现,现货升水下,仓单问题持续扰动。也不断反应出龙头企业需求超预期的现实。

总结:承认客观的利多因素,行业底部信号明显,6万附近的价格,无论是非洲、澳洲和南美的锂矿和盐湖经营压力在显著上升,部分产能将面临出清的风险,机构认为这个出清会在未来6个月左右加速出现。

【海外锂矿近况交流纪要】

1、澳洲与津巴布韦锂矿近况

·澳洲锂矿生产动态:澳洲锂矿2025年第一季度有3 4个矿山短期减产,新增项目方面,虽无新增矿山,但参与了LTR项目定增,该项目有扩产计划。产量上,一、二季度锂精矿产量环比下降6 7个点。部分矿山品位下滑影响产量,如皮尔巴拉关闭的景观矿及Green Bush矿,其中Green Bush矿品位呈下滑趋势。全球金属开采品位下降是必然趋势,以铜为例,过去十年其整体品位下降0.1个点,导致成本平均上升20%。未来,Mountain Holland项目和Castle in valley项目(即LTR定增项目)预计释放16 20万吨锂精矿。此外,LTR项目正在进行选框技改优化,回收率从投资前的55%提升至70%。

·津巴布韦锂矿特点:津巴布韦锂矿与澳洲锂矿品质有显著差异,以半透锂长石矿为主,纯锂辉石矿较少。透锂长石氧化锂含量最高选至3%,锂辉石可达到5.5%。纯锂辉石矿如三道湾项目采用类似BOT模式,矿权不转让,企业建选厂,7 8年后移交,该模式未控制上游资源,且因矿山受黑人政治层面控制,存在较高政治风险,表现为矿企是政治利益兑现的经济载体,而资源常被他国控制。透锂长石矿开发需配套电力和硫酸厂,投资较大,3%的透锂长石运回国内加工时,碳酸锂价格需超9万/吨企业才易盈利。硫酸锂与碳酸锂产量约为2:1(6万吨硫酸锂约合3万吨碳酸锂)。中资企业项目进展方面,华友的阿卡姐矿全力推进,但因选矿工艺不成熟、矿石复杂,选矿耗时较长;中矿资源的比基塔透锂长石矿停产,其规划的一期173万吨碳酸锂当量硫酸锂项目需投资近3亿美金,配套建设硫酸厂和光伏发电。产量上,2025年一二季度环比增加,4、5月进一步上升,但利润较薄。政策方面,津巴布韦对锂精矿征收5%出口税,中资企业正谈判希望延迟至2027年(待硫酸锂厂建成后);政府虽长期可能要求加工成碳酸锂,但短期内因电力、硫酸等生产要素配套不足,2 3年内难以实现,预计需到2030年后。此外,津巴布韦锂矿增量主要源于中资企业投资聚集,包括其他中资企业的顺带投资。

2、非洲其他地区锂矿概况

·马里锂矿开发情况:马里锂矿开发中,主要参与企业包括赣锋锂业、海南矿业。其中,赣锋锂业所涉矿为全球单体最大的锂辉石矿,碳酸锂当量达700 800万吨。海南矿业的矿虽离港口较近,但整体运距仍较长。运输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需经科特迪瓦,距离达上千公里;另一条往西边几内亚,但当地铁路尚未修好。运输成本方面,马里矿运输至中国的成本初步推测为170 180美元/吨;津巴布韦矿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平均在130 150美元/吨。当前开发存在诸多难点,如运输成本较高,赣锋锂业矿的产能尚未完全爬坡到位,且上市公司未公布相关运输成本数据;同时,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导致该矿盈利并非易事。

·刚果金等国锂矿进展:刚果金的马诺诺矿原为锡矿,是全球第一大锂辉石矿,但目前存在法律纠纷尚未解决。紫金矿业和盛新集团在该矿旁边获取了其他勘探权并开展勘探,其中盛新集团勘探的矿平均品位仅0.79,且铁含量较高。开发该矿面临较大挑战,仅基础设施及生产条件投入就需约20亿美金,因此开发周期较长。其他非洲国家锂矿进展方面,埃塞俄比亚的锂矿开发进展较慢;加纳有锂矿项目但尚未完成交易;尼日利亚的锂矿规模小且不连续,不成气候;南非有较好的锂矿资源,目前正在接触但对方暂未出售;此外,其他国家暂无优质锂矿资源。

3、南美洲盐湖锂开发分析

·智利与阿根廷盐湖对比:智利与阿根廷盐湖开发环境存在显著差异。智利可类比中国青海,其投资环境在南美洲相对健全,法治完善,但盐湖锂资源为国有化,矿权集中在少数国有企业(如艾斯孔迪达),中资企业合作时无法控股,因此前期中资企业未大规模并购。智利盐湖锂多为钾肥生产的副产品,采用滩晒法为主的生产工艺,直接提锂较少,成本约为2.8-3.3万人民币/吨。阿根廷可类比中国西藏,其盐湖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矿权由省级管理,初期因开发空间大吸引大量中资企业投资。但米莱总统上台后,阿根廷通货膨胀问题导致中资企业成本大幅提升,当前1万吨碳酸锂的C1成本已超过7000美元/吨。受此影响,多数中资企业选择退出,仅赣锋锂业、紫金矿业等少数企业可能实现落地开发。

·盐湖锂开发挑战:盐湖锂开发面临多重挑战。技术与工艺方面,直接提锂技术风险高,部分企业未进行中试即推进,且依赖专利技术(如阿卡迪亚项目中莱文的专利),存在工艺失败导致成本超预期的风险。资源与基建方面,直接提锂对淡水资源需求大(每吨碳酸锂需200吨以上淡水),且盐湖多位于4000米以上高海拔无人区,基础设施薄弱(如无高压线,需配套光伏+储能),生产区域距有电区域超500公里,显著增加成本。团队与资金方面,盐湖提锂本质为化工项目,需成熟化工团队,但多数中资企业缺乏相关团队(固体锂辉石企业难以驾驭),且1万吨碳酸锂建设成本高达2-3亿美金(约为锂辉石的7倍),资金门槛极高,导致多数企业退出,仅资金实力强、团队成熟的赣锋锂业、紫金矿业可能成功。尽管开发难度大,盐湖锂长期运营成本仍具优势,因其采矿成本低(C1成本低),卤水抽取仅需泵送,工艺相对简单。

4、国内盐湖与锂云母现状

·国内盐湖锂竞争格局:国内盐湖锂竞争格局方面,盐湖股份具有显著成本优势,其碳酸锂为副产品,是国内真正具备竞争力的盐湖提锂主体。西藏矿业与盐湖股份共享同一盐湖,但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紫金矿业进入后凭借资本支持,有望成为龙头企业之一。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龙头将集中于不超过5家企业,其他企业因缺乏先机(增量有限、下游渠道建设难度大)难以竞争。开发瓶颈方面,新疆盐湖开发遥远,盐湖资源少且开发条件差(海拔5千米,大部分人存在高反);西藏则面临基础设施薄弱的主要问题。综合来看,青海盐湖企业因条件相对优越具备较好优势。

·锂云母矿成本与竞争力:锂云母矿资源集中于国内,但竞争力整体偏弱。高品位矿以永兴材料、江特电机为代表,品位在0.6以上(414矿品位可达0.8 0.9),永兴材料成本约7万/吨(初期单吨营业成本曾不到6万,现因品位下降接近7万),江特电机成本约6.8 7.2万/吨,工艺相对成熟且资源有保障。低品位矿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品位仅0.2级,宁德时代成本达11 12万/吨,国轩高科成本超10万/吨。低品位矿原矿加工量大,且存在尾矿处理问题,成本显著更高。行业地位上,锂云母占全球供应链约10%,与澳矿(占比接近50%)合计约60%,但当前占比呈下降趋势。整体看,除高品位矿的少数企业外,多数锂云母矿企业竞争力较弱,部分低品位矿企业已面临经营困境。

·国内锂矿自给率问题:国内锂矿自给率未达预期,四川锂矿因开采条件差(矿点位于难以到达的区域),实际开采情况未达预期。盛新锂能等企业同样面临自产矿不足的问题,其锂矿依赖外购,导致亏损较大。

5、碳酸锂价格周期预期

·成本支撑与价格底部:不同矿源的成本结构差异显著。澳矿锂辉石方面,澳洲十大矿山全成本约6.2万元/吨,其中最低成本的Green Bush矿开采成本(C1加C2)约240多美元,最高成本矿山全成本超9万元/吨。津巴布韦透锂长石矿成本接近7万元/吨,若按澳洲或中国环保要求,运回国内加工需碳酸锂价格超8.5-9万元/吨,否则可能亏损。锂云母矿方面,高品位矿(如永兴材料、江特电机,品位0.6以上)成本约7万元/吨,永兴材料早期单吨营业成本曾不到6万元,当前因品位下降接近7万元;低品位矿(如宁德时代,品位0.2级)成本高达11-12万元/吨,国轩高科等低品位矿成本也超10万元/吨。结合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冶炼企业净利润通常不超过10%,极端情况下碳酸锂价格可能跌至5.6万元/吨;短期因锂辉石在产业链中占比较大,6.2-6.3万元/吨是关键成本支撑位,跌破该区间属于极端情况,且难以长期维持。

·供需与长期价格判断:从供需角度看,当前碳酸锂产能已完全满足2030年需求,市场年过剩约20万吨,若产能不变,消化过剩量需2-5年。需求端受新能源政策限制(如欧洲车企对中国限制)及储能不及预期影响,增长未达前期预期。技术替代方面,固态电池虽可能增加碳酸锂需求,但因能量密度提升可能减少电池总需求,且技术发展速度较慢,对碳酸锂需求影响有限;钠电因能量密度限制仅能作为补充,难以形成替代。行业竞争特性方面,碳酸锂作为冶炼行业,技术成熟且无技术瓶颈,企业净利润通常为1-5%,难以维持30%以上的高利润。长期来看,若盐湖锂产能(如赣锋锂业与美洲锂业规划的30万吨)如期释放,将进一步压低价格。综合判断,碳酸锂长期价格预期在7-8万元/吨,超过8万元/吨难度较大。

Q&A

Q: 澳洲与津巴布韦锂矿山当前的运营及开发进展如何?

A: 澳洲方面,今年第一季度有3-4个矿山短期减产,暂无新增项目,参与LTR项目定增且该项目已启动扩产;一、二季度锂精矿产量环比下降6%-7%,其中皮尔巴拉景观矿和Green Bush矿产量环比下滑,Green Bush矿品位下降;新项目Mountain Holland和Castle in Valley预计释放16-20万吨精矿;部分老矿通过复产优化提升产能,如参与项目通过选框技改将回收率从55%提升至70%;当前澳洲矿山开采周期未达十年,但平均品位已下降,十年后需评估品位下降对成本的影响。津巴布韦方面,锂矿整体品质低于澳洲,以半透锂长石矿为主,纯锂辉石矿较少;三道湾项目为政治控制的总统矿,采用BOT模式,政治风险较高;透锂长石矿氧化锂含量最高3%,锂辉石矿可达5.5%,前者计划生产硫酸锂但需配套电力和酸厂;华友阿卡姐矿因工艺不成熟、矿情复杂推进缓慢,中矿资源项目因融资未到位暂停;今年一、二季度锂矿产量环比增加;萨比星矿因建场过大、增储不足、柴油发电及收购成本高停产;华友5万吨规划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区域锂矿增长依赖中资企业聚集但利润较薄;中资企业正谈判将5%出口税政策延迟至2027年;政府要求加工成碳酸锂的政策长期可能但短期因电力、基建、硫酸等配套不足难以实现,预计2030年后或可实施。

Q: 津巴布韦未来锂矿出口受限对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

A: 津巴布韦去年提出对锂精矿征收5%出口税,目前华友、青山、中矿等中资企业正联合谈判推迟该政策,征税事宜基本确定。关于要求锂矿加工成碳酸锂的政策,短期内难以实施,主要因津巴布韦作为内陆国家缺乏电力、硫酸等生产要素,且运输成本高。企业当前主要推进硫酸锂生产,方案包括选址莫桑比克或在津巴布韦自建硫酸厂,待硫酸生产形成规模后,碳酸锂加工才有空间,预计需较长时间,可能延至2030年后。短期内影响津巴布韦锂矿出口的主要因素是出口税政策;中资企业需做好政策风险预案。由于中国是碳酸锂主要生产地,非洲碳酸锂因电价高等因素对中国市场无优势,未来或主要面向欧洲等其他市场。

Q: 非洲除津巴布韦外,赞比亚与马里两国当前锂矿资源规模及发展情况如何?

A: 马里锂矿资源以赣锋锂业的古龙马矿为主,该矿拥有700-800万吨碳酸锂当量,为全球单体最大锂辉石矿;海南矿业在马里亦有布局,其矿点离港口较近但运距仍较长。马里锂矿运输至中国成本较高,初步推测为170-180美元/吨,海南矿业锂矿需约7万元/吨才能保本;赣锋锂业矿尚未完全完成产能爬坡,具体运输成本未公开。刚果金的马诺诺矿为全球第一大锂辉石矿,但存在法律纠纷未解决;紫金矿业与盛新锂能在其周边勘探,其中盛新锂能勘探矿平均品位仅0.79%且铁含量高,开发需投入约2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及生产条件建设,开发周期较长。其他非洲国家中,加纳锂矿项目未完成交易,尼日利亚锂矿规模小且不连续,埃塞俄比亚锂矿开发进展缓慢,南非锂矿暂未出售;赞比亚主要矿产为铜、金,无显著锂矿资源。

Q: 国内青海、西藏地区盐湖锂业务近期有哪些变化?例如盐湖股份二期24万吨项目的进展节奏,以及西藏矿业、紫金矿业在西藏地区盐湖项目的情况如何?

A: 盐湖股份具备显著成本优势,其碳酸锂为钾肥生产的副产品,是国内真正具有竞争力的盐湖提锂企业;西藏矿业因资金短缺与盐湖股份共享同一盐湖;紫金矿业进入后凭借资本支持,与藏格矿业等企业共同构成国内盐湖锂行业的主要龙头,未来行业将高度集中于不超过5家企业,其他企业因缺乏先机、工艺验证难度大及下游渠道建设复杂等问题难以成气候。新疆盐湖因数量少、海拔高、开发条件差,短期内开发遥远;西藏受基础设施限制,开发难度较大;青海盐湖企业则因条件相对优越具备竞争优势。非传统矿企及化工企业因缺乏专业团队,难以在盐湖锂领域形成规模。

Q: 从实业角度看,碳酸锂生产成本的实际范围值如何?

A: 当前碳酸锂定价的关键决定因素仍为锂辉石,至少两三年内维持此格局。澳洲十大锂矿全成本是重要参考指标,其中最高单矿全成本超9万元/吨,最低为Green Bush矿,其C1+C2开采成本约240元/吨;澳洲十大锂矿综合全成本约6.2万元/吨。基于此,碳酸锂价格底部预计在6.1-6.3万元/吨,极端情况下可能跌至5.7-5.8万元/吨。津巴布韦锂矿成本高于澳矿,常规成本接近7万元/吨,若严格按澳洲或中国环保标准执行,将超8.5万元/吨;部分企业因非洲政策灵活可将成本降至6.5万元/吨以下,中矿资源则通过其他金属盈利或硫酸锂工艺实现碳酸锂全成本控制在6万元以内。

Q: 国内云母矿目前的状态如何?

A: 锂云母资源位于国内,资源端具有确定性。企业对锂云母及津巴布韦透锂长石矿的并购行为主要发生在碳酸锂价格10万元以上时,且该并购逻辑缺乏依据。

Q: 碳酸锂的大产业逻辑是什么?

A: 锂资源供给充足,当前产能能够满足需求且具备可回收特性。此外,受境外新能源政策对中国的限制影响,市场实际表现不及预期,同时储能市场实际发展未达预期。

Q: 碳酸锂作为冶炼行业有哪些特性?

A: 碳酸锂冶炼行业遵循所有冶炼行业的共性特征,技术成熟且无技术瓶颈,中国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全球领先。冶炼企业净利润通常为1-5个百分点,头部企业可达5%,部分企业存在亏损情况。

Q: 碳酸锂短期和长期的价格预期如何?

A: 碳酸锂短期和长期价格预计在7万至8万元区间,突破8万元难度较大。主要因赣锋锂业与美洲锂业规划的盐湖锂产能释放,供应规模显著扩大;同时企业扩产行为与维持高价格目标存在矛盾,且需求端未超预期爆发或全球矿山无大规模闭坑的情况下,价格缺乏上涨动力。

Q: 矿业企业更倾向于投资哪种矿?原因是什么?

A: 矿业企业倾向于选择铜矿,因其空间、市场体量、未来应用端的刚性需求、资源稀缺性及全球使用情况更优,且金融属性更佳。

Q: 后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行业观点或补充信息?

A: 固态电池作为新技术,其对碳酸锂需求的影响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固态电池使用锂替代电解液可能增加碳酸锂需求;另一方面,能量密度提升可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或减少单位需求,当前具体影响难以量化。短期可参考三元电池对碳酸锂的需求强度,预计固态电池对碳酸锂的需求略高于磷酸铁锂,但技术发展速度慢于预期。钠电因能量密度限制仅能作为补充技术,其布局更多是应对高锂价的策略性表态,实际应用场景与锂电差异显著。价格层面,碳酸锂价格本质由供需决定,长期围绕企业生产成本波动,核心价值锚定真实生产成本。盐湖锂虽可能存在能量密度差异,但低成本优势将推动其商业化应用。此外,锂辉石生产碳酸锂工艺简单,无技术壁垒;历史高价多由非理性资本推动,偏离价值的价格终将回归,典型案例如德方纳米因锂价波动亏损10亿元。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锂盐市场 供应端减停产 海外锂矿 盐湖锂 碳酸锂价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