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黄叔 07月08日 14:16
隐形录音、自动顿悟、双人播客,我用这款29克的AI硬件解放了大脑,效率提升30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TicNote是一款创新的AI笔记工具,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实现高效录音、转录、总结和思考。它采用超薄卡片式设计,支持听筒和扬声器两种录音模式,具有稳定性强、隐蔽性好的特点。软件方面,TicNote提供AI语音增强、自动总结、翻译等功能,并通过智能推送和双人播客等创新设计,提升用户体验。该产品适用于多种场景,如录播客、会议、采访等,帮助用户高效记录和整理信息。

📚TicNote采用超薄卡片式设计,磁吸手机,便携且隐蔽,支持听筒和扬声器两种录音模式,录音稳定且降噪效果好,适合多种场景使用。

🎙️TicNote内置AI Agent,可自动转录录音内容,并提供AI语音增强功能,使语音更加清晰饱满。同时,它还支持翻译功能,方便用户进行跨语言交流。

🤔TicNote的顿悟功能能够精准捕捉录音过程中的关键内容点,帮助用户快速回顾和总结思路。此外,它还提供自定义总结模板、智能推送等功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TicNote软硬件结合,形成一体化服务闭环,支持跨端同步,并通过双人播客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和体验。

🚀TicNote的优势在于便携、智能、全场景、可视化、个性化、一体化,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工作和创作效率。

原创 AI产品黄叔 2025-06-30 17:31 北京

最近我发现了一套写作非常快的新方法,早上开车路上录播客的时候,顺带打开了出门问问的TicNote。。。

最近我发现了一套写作非常快的新方法,早上开车路上录播客的时候,顺带打开了出门问问的TicNote,然后回家基于TicNote转录的文本,加上Flow语音输入,快速进行内容的重组织和优化:

上述是两个窗口以分屏的方式打开的。 

左边是我用TicNote转录的文本,对照起来可以非常快的补全写作的思路和内容,

右边是主要的输入区域飞书文档,使用AI语音输入法Flow来输入。

整个创作过程由于有了中文问问TicNote在旁边做打底,二十分钟就完成了创作,非常的丝滑。 

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个点出门问问TicNote抓得非常的好,就是顿悟:

可以看到右图,我在录播客的时候,其实0:10:40的时候卡了一下,因为突然忘了我想表达的其中一个关键点是什么,然后左侧TicNote它里面自带的顿悟非常精准地抓到整个录音过程中这个关键内容点。 

可以说,顿悟是我每一次录完之后必定要回看的关键内容,总是能从这里得到一些洞察。 

这个顿悟时刻图,还是Shadow AI ✖️ 李继刚 Prompt的合作,我放几张出来:

OK,所以出门问问TicNote是什么呢?

📚

TicNote:你的随身AI思考伙伴,不止记录,更能思考。

TicNote具体呈现的形态是软硬结合的:

硬件硬件,是一款超薄卡片式硬件(超薄3mm)、 OLED屏、磁吸贴附手机(贴的非常的稳)、29克、64G存储,超20小时+连续录音,超长待机20天+:

软件,官方网站:ticnote.cn | APP :TicNote

它有两种录音模式,通过拨动硬件正面左上角的开关来进行切换 :

听筒模式:靠声波振动来获取手机本身的声音。 比如你的通话和微信语音的录音,我媳妇在外企,然后要求用 iPhone。那 iPhone你要开始录音,它又会有提示音,非常尴尬。 扬声器模式:这个就是在线下,包括我录播客的时候开启的模式。 录音质量很不错,降噪效果也挺好的。 

不管在哪个场景,TicNote你可以随意地切换模式,然后盲操开始录音。开始录音它只会在卡片有微弱的振动来提醒录音已经开始了,别人是没有任何的感知的。 

我觉得它解决了两个黄叔对于录音最最关心的点:稳定性和隐蔽性 

不管用Ola Friend,还是讯飞耳机,亦或是手机本身的录音,不经常遇到由于操作手机导致的录音中断,真是非常难受,这种时候就需要一个外置的、非常稳定的硬件来承载这个功能。 TicNote 做得很不错。 

另外,今天我去税务局查询之前一次退税的操作,然后我想录下来,以便于后面来看如何操作,怕忘了。 在柜台的时候,TicNotes 是贴在我手机后面的,结果对方要看一下我 APP上的界面,我把手机递过去的时候,还担心会被发现。结果根本没有被注意到,它的隐蔽性是真的太好了!

这个时候,如果我的录音是用手机自带的软件,那它在界面上面会有一个录音的提示,这样就会被对方发现,就做不到这么隐蔽了。 

并且,你看它对于后续行动的突度整理得也非常全面,这样就特别省事了。(todo的最后一条是我没有关录音,走回家路上还在琢磨一个视频的事情,被TicNote抓到了哈哈哈)

软件软件部分也还蛮有创新的,除了前面说的顿悟之外,还有几个点很不错:

总结模版的自定义

TicNote除了提供大量模版,还可以自定义,比如黄叔就自定义了一个自己更想要的模版,给大家看下总结的效果:

哇,看到这个总结,真的是爱上TicNote!很舒服!

 AI语音增强这个真的非常有心了,给大家录一段感受下差异:

可以发现,打开增强之后,噪音明显就没了。然后把增强调到高,整个人声听起来就更加饱满,很清晰。 因为黄叔经常听小宇宙,小宇宙里面也有一个人声增强效果,TicNote明显做的更好!

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个在和老外开会交流还挺方便的,我是没想到TicNote也集成了,可以直接在APP内通过转录成另外一种语言快速地进行翻译:

智能推送 TicNote App里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可以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AI每天定时推送:

双人播客

可以把自己录的内容,用双人播客再听一遍,还蛮有意思的,相当于换了个角度重听,还能有不一样的感受。

比如上右图,最后会说重点看一看 iOS 端的使用体验,这个确实是在之前录音内容里面遗漏掉的点。 

除了我体验到了这些,它还有更多,比如Chat,项目文件夹,分享等很多做的不错的点!

总结现在出门我都会把TicNote贴贴在手机上带着,非常方便,感受下来,TicNote的优势在于便携、智能、全场景、可视化、个性化、一体化

❤️

a.便携:超薄卡片设计,磁吸手机,随身无感携带。b.智能:内置AI Agent,自动转写、总结、推理,主动提供洞见。c.全场景:支持环境与通话双模式录音,适应多种使用场景。d.可视化:自动生成思维导图、金句,信息结构一目了然。e.个性化:根据用户习惯优化推送和总结,持续进化。f.一体化:软硬件与AI服务闭环,跨端同步,效率极高。

所以如果你经常参会,采访,上课,出国交流,出门问问的TicNote还真的挺适合的。

黄叔的感受是,有一个硬件在我和手机之外,能够帮我分担很多记录的工作。它又能和我的手机,包括电脑,连接在一起,这样就能够把我解放出来。 

最后出门问问后面还会继续发布其他类型的 AI 硬件,比如手表、耳机、运动设备等,AI硬件终于热起来了: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TicNote AI笔记 录音转录 智能总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