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表示,通知函可能不是立即徵收關稅的宣告,而是設定另一個截止日期,要求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否則將回到4月2日的關稅水平。另據媒體報道,印美兩國有望在24至48小時內就迷你貿易協議做出最終決定,平均關稅可能在10%左右。但印度官員明確表示,已在農業和乳製品等敏感領域"劃下紅線",現在"球在美國一邊"。
隨着7月9日關稅大限逼近,全球市場面臨關鍵一週。
週一,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真實社交發文稱,我很高興地宣佈,美國與世界各國的關稅信函和協議,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7日中午12點(北京時間週二凌晨)開始發出。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6日表示,總統特朗普本週將向貿易伙伴發送信函,告知美方計劃徵收的關稅稅率。對於未能達成協議的國家,所謂的「對等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美國媒體解讀說,貝森特這番表態暗示美方默許7月9日的關稅談判最後期限延後數週。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表示,特朗普的國別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目前稅率和協議由總統制定。
據環球時報報道,印美兩國正力爭在7月9日「對等關稅」暫緩期結束前敲定臨時貿易協定。儘管雙方加緊推進談判,新德里仍展現出強硬立場,擬對美實施報復性關稅。
另據媒體報道,印美兩國有望在24至48小時內就迷你貿易協議做出最終決定,平均關稅可能在10%左右。但印度官員明確表示,已在農業和乳製品等敏感領域"劃下紅線",現在"球在美國一邊"。
貝森特:通知函要求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
特朗普最初承諾在90天內達成90項貿易協議的計劃明顯受挫。美貿易顧問納瓦羅此前預測,在4月暫停互惠關稅計劃並允許三個月延期後,政府將在90天內獲得90項協議。實際上,美國迄今僅達成三項協議,且部分協議缺乏關鍵細節。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3日表示,將於4日開始向貿易伙伴發函,設定單邊關稅稅率。特朗普後來表示,新的關稅稅率可能在10%到70%之間,信函將於週一發出,並於8月1日前付款。
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採訪時承認,通知函可能不是對數十個國家立即徵收關稅的宣告,而是爲貿易伙伴設定另一個截止日期。
"特朗普總統將向一些貿易伙伴發出通知函,表示'如果你們不推進事務,那麼8月1日你們將回到4月2日的關稅水平'",貝森特說道。這一表態與特朗普此前希望在本週一開始發出通知函、8月1日開始繳費的時間表相符。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表示,特朗普的國別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目前稅率和協議由總統制定。這意味着美國貿易伙伴在總統此前設定的7月9日最後期限之前將有一些喘息空間。
白宮發言人Kush Desai表示,任何貿易決定都將直接來自特朗普本人,政府正在努力完成貿易協議。
印度接近協議但立場強硬
印美貿易談判出現積極進展,但分歧依然明顯。據印度官員透露,兩國已完成有限範圍協議的談判,平均關稅可能在10%左右,爲7月9日後更廣泛的貿易討論鋪平道路。
然而,印度在關鍵領域態度堅決。媒體報道稱,"印度已經劃下紅線……現在球在美國一邊"。
據環球時報,印度繼續抵制美國要求其開放農業和乳製品行業的壓力——這是之前貿易談判中長期爭論的焦點。據印度《今日商業》報道,這些領域對印度農村人口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和重要經濟價值。印度在以往所有貿易協定中從未開放過乳製品行業,考慮到大多數印度農民從事小規模自給農業,政府不願冒險讓享受補貼的美國進口產品打壓本國農民生計。
如果協議未能達成,印度已向世貿組織通報準備對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特別是針對美國汽車關稅的反制措施。這將意味着對"源自美國的特定產品提高關稅"。
印度外交部長Subrahmanyam Jaishankar上週在華盛頓進行了會談。商務部長Piyush Goyal強調,印度處理貿易協議的方式不受截止日期驅動,"國家利益應該始終至上"。
談判涉及的懸而未決問題包括鋼鐵、鋁材(50%)和汽車(25%)關稅。美國尋求在工業品、電動汽車、葡萄酒、石化產品、乳製品和農產品方面獲得讓步,而印度考慮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給予關稅減免。
越南協議存疑:文件缺失與執行不明
特朗普宣佈的其他貿易協議同樣面臨不確定性。上週三,特朗普宣佈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稱美國商品將免稅進入越南,作爲交換,美國將對越南商品徵收20%關稅,對通過越南的其他國家產品徵收40%關稅。
但該協議的任何文件或關稅水平細節尚未發佈,越南是否真正同意特朗普列出的條款仍不確定。越南政府發言人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越南和美國的談判團隊正在協調和討論,以具體化兩國領導人涵蓋的議題"。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宣佈的部分條款似乎存在疑問。雖然特朗普發佈所有美國商品都將免稅進入越南,但越南方面正在制定該規則的例外情況,仍將對一些美國商品徵收關稅。
編輯/Ro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