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7小时前
通关这场金钱游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金钱在生命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摆脱对金钱的过度执着,从而最大化生命时间的效用。它指出,金钱的重要性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呈现倒U型曲线,强调在生命后期金钱效用递减。文章建议,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应注重健康、精神、关系和意义感,从而在退休后享受不受金钱支配的生活。通过FIRE运动和作者母亲的例子,文章指出了在金钱之外寻找生活意义的重要性,最终提出“挣俩钱儿,乐呵乐呵得了”的生活态度。

💰 金钱效用的倒U型曲线:文章的核心观点是,金钱的重要性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呈现倒U型曲线,其效用在生命后期会迅速下降,提醒人们关注金钱之外的价值。

⏳ 退休的意义:退休是金钱游戏的一个“退出机制”,让人们在身体健康时体验金钱的虚无,从而更早地审视赚钱之外的意义,享受自由生活。

🤔 FIRE运动的挑战:FIRE运动(财务独立,提早退休)虽然旨在提早退出金钱游戏,但其准备阶段对财务的过度关注容易导致贪婪,最终可能难以摆脱对金钱的执念。

如果说金钱世界是怎样运行的写的是一篇“离经叛道”的宏观经济学,那在我心中,本文是一篇“离经叛道”的微观经济学,而且它追求的目标还不是金钱数量最大化,而是让生命时间的效用最大化。

在数学层面,金钱游戏的本质是一条昂扬向上的复利曲线。

但在人的范畴,金钱游戏是一条倒U型曲线。

你可以把下图理解为“钱对你的重要程度”,以出生为起点,以死亡为终点,左侧是它步步攀升的重要性,右侧则是不可逆转的滑落,直至归零。

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绝大部分读者,都处于上图的偏左侧和中段——钱,依然是生活里沉甸甸的刚需。

但这条曲线最锋利的价值,藏在右侧那部分:所有人终要面对的“归零”。

每个人都知道,银行账户里的数字不会跟着你离世,而是会通过某种媒介传给下一代。

或者你跟我一样希望保持丁克的状态,那这事就更是个问题了,因为连财富传承的需求都没有,只剩如何让生命体验最大化,以及避免人还在钱没了的悲惨结局。

上图提醒我们:钱是生命中必需的追求,但在后半程,其效用和意义急速褪色,死后更是哪管洪水滔天。

但真正的吊诡之处在于,道理其实都懂,但它还不够真实,无法影响到日常行为。

仅仅意识到自己终有一死,并不足以拦不住人对财富的执念。就好像只有在生病时,才会理解健康的好。

只有当生命的有限性被狠狠砸在眼前时,比如医生说,病人家属进来一下,比如一张重疾诊断书,比如一张临终病床……

此时,你才理解了这条陡然下坠的曲线意味着什么:过往看重的一切追求都退居其次。

工作、用有限的生命时间去榨取更多的钱,曾经被视为对做正经事的追逐,但在此刻只剩荒谬。那个纠缠大半生的财富幻影,魔力瞬间消散。

此刻,重要的是什么?

是回忆。是老了有人爱。

说实话,出于对价值投资的普遍正确以及审美疲劳,我在投资上已经不太想再听到巴芒二人组了。

这老两位最大的魅力在于,在投资以外的问题上,他们总是能给你最直白且正确的参考答案!

或许智慧就意味着,很多道理不是非要亲身试过才能明白。

所以不妨换个视角,我们可以如此看待这场金钱游戏:

金钱游戏不过是人生这场大游戏里的一个副本。

人生游戏最残酷也最公平的规则是:你的时间总会到头,却没人知道那一天何时敲响钟声。

这场游戏的记分牌从来不止一块:身体的康健、精神的丰盈、财务的安稳、时间的自由、关系的温暖,以及最该置顶的——意义感。

意识到这一切,你就能主动地,早一点让自己的财富效用曲线转弯。

甚至社会也给你安排了这个副本的退出机制:退休。

金钱副本的通关要义是创造财富,退休副本的要义是享受生活。

财富是金钱游戏的记分牌。快乐和健康是退休游戏的记分牌。

进入退休这个“社会时钟”,你不必等到快死了才惊觉“赚更多钱”的荒谬,而是在身体尚健康时,就开始体验金钱虚无的状态。

告别数字惯性后,才能真正审视赚钱之外的意义。

退休后,你有二三十年的时间过一种不受金钱支配度日的生活方式。

很遗憾,我妈就没太找到她的那份意义。

她仍活在记账、红利、可转债打新、股票打新总是不中,甚至还想打份工的游戏惯性里。

但另一方面,买菜做饭、遛狗、瑜伽、撸铁和爬山在不知不觉间成了她的支柱。

还有些理财爱好者,用“FIRE”给自己设计了早早退出的通关秘籍。

先努力加速搞一波钱,然后提早退出副本,给自己挤出更长的自由时间。

一个FIRE爱好者的理想财富效用曲线应该是这样的:

为此,你得在早期做对很多决策,赚很多钱,然后把自己的注意力从金钱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活力满满而不是生无可恋的中年人。

当然,这也只是理论上的假设。

现实是,在FIRE的筹备阶段,你会无比地关注财务、数字,总是不自觉地想更快一点,我想,每个理财爱好者都有过类似的感受。

越凝视财富,越容易被贪婪和妄念裹挟。

结果往往是:那条曲线迟迟不肯转弯,甚至在自由来临后,还在惯性里打转。

毕竟,如果你十几年来始终把金钱当作终极收藏品,真到了“足够”的那天,你还能停止认同这个收藏品吗?

我没想劝大家看淡一切,毫无疑问我自己也做不到,生活声色犬马,还是很好玩的。

但我们得接受这种矛盾的共存: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既清楚它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它的有限性。

意识到“一切向钱看”的追求,在日后只会走向徒劳。日后会觉得荒谬的事,其实现在就可以承认它的荒谬。

关键是把这种抽离感记在心里,它会成为一个提醒:

尤其日后在为了钱、涨跌上头时,或者在一些人生重要路口,关键决策感到犹豫时,它或许能帮忙看清点什么。

理想状态下,这种觉察会把效用曲线变成这样:

早点下降,然后维持在一个更低的水平上,这个落差就是自由、满足以及更少人生遗憾的空间。

对此,我自己的形容是:

挣俩钱儿,乐呵乐呵得了。

正经地说,对无用之用的包容,做一些美好的事,不以年薪为衡量工作的唯一准则,可以根据墓志铭上所写的内容来生活,大概率上面不会写着你的账户余额。

就像再牛X的基金经理也不会想在自己的墓碑上写:

老子跑赢了标普500!很多年!

也许这就是金钱游戏在微观层面的底层原理。

公元49年,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给友人的一封劝诫信里说:

人们在保护财产时谨小慎微,但在浪费时间时却挥霍无度,仿佛时间是唯一无需珍惜的东西。

2025年,我们为了矫正AI的幻觉问题,费尽心思地用prompt教导它: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其实,这句指令,更该用来训练自己。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金钱观 时间管理 退休 生命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