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7月01日 15:25
全面普及!北京全市中小学将开AI课: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北京市计划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行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至少安排8课时。该教育旨在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应用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涵盖人工智能意识与思维、应用与创新,以及伦理与社会责任。课程根据不同学段设计,小学阶段侧重体验与伦理意识培养,初中阶段注重基础技术学习与人机协作,高中阶段则侧重开发技能与复杂问题解决。通过分阶段、有侧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

💡小学阶段:课程侧重于体验人工智能应用,例如语音识别和智能音箱,旨在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并建立初步的伦理意识。通过体验式课程,学生将初步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初中阶段:课程以认知类为主,重点在于完善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系统认知,并培养进阶的实践能力和伦理意识。学生将学习基础技术,如机器学习流程,并探索人机协作。

🚀高中阶段:课程以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主,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技术运用和创新能力。学生将掌握开发技能,如模型训练和数据优化,以解决复杂问题。

📚课程目标:涵盖人工智能意识与思维能力、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能力、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责任三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从“基本了解人工智能”到“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再到“创新应用人工智能”。

🏫实施时间: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将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实现中小学生全面普及。

快科技7月1日消息,近日,《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2025年版)》公布。

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实现中小学生全面普及。

据介绍,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意识与思维能力、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能力、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责任三个方面。

帮助学生从“基本了解人工智能”到“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再到“创新应用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项目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纲要》也提出了各学段的课程目标:

小学阶段:体验人工智能应用(如语音识别、智能音箱),培养兴趣与伦理意识。

初中阶段:学习基础技术(如机器学习流程),探索人机协作。

高中阶段:掌握开发技能(如模型训练、数据优化),解决复杂问题。

在小学阶段,通过体验式课程,初步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感知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和生活的深远影响。

在初中阶段,以认知类课程为主,完善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系统认知,培养进阶的实践能力与伦理意识。

在高中阶段,以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为主,全面培养人工智能素养与技术运用和创新能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教育 中小学 课程纲要 北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