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玑 2025-06-24 09:03 上海
标普500和纳指分别上涨0.94%、0.96%;
和预期的一致,一个依然在6000点来回蹦哒,一个在19000-20000点之间耍猴。
这时候的美股最没劲,我每天只打开看一眼,两三分钟就关掉账户,啥操作欲望都没有。
长期账户(防守型)中,买进来的美债价格往上修复了一些,TLT也微涨了点,这波抄底预计收益会在15%左右,其中股息分红4.5-4.7%左右。
从“美股崩了”到“美债崩了”,再到如今什么声音也没有。说到底,生产/搬运信息的那些人,层次太低,可能连美元都没碰过,这种人的看法不具备任何参考意义。
有极个别被我扔进黑名单里的,总觉得我不采纳他的不同意见。我用自己的钱搞投资,凭啥要听你的?真觉得自己的看法重要,就自己真金白银搞投资去呗,多简单点事。
个人账户(进取型)和家庭账户(稳健型)目前也没任何操作。
生物医药板块,持仓的个股中,强生、默沙东、礼来涨幅都在1%+;联合健康和预期的一致,依然在300来回震荡筑底;诺和诺德拉了把大的,暴跌5.49%,原因是下一代减肥产品前景受到质疑+终止和远程医疗平台Hims的合作。
消费股板块,持仓的个股全部上涨,除麦当劳微涨0.72%外,宝洁、沃尔玛、Costco上涨1.23-2.47%;
VISA和伯克希尔微涨,但这段时间价格掉了一些,不上不下,观望中。
科技板块,持仓的个股中:
谷歌下跌1%,这段时间谷歌利空较多,又是41亿美元罚款,又是反垄断。我会给谷歌更多的耐心,目前这价格挺便宜的,我成本也低,就拿到利空散去出利好时再看。
亚马逊微跌0.58%,英伟达、台积电、苹果微涨;Meta上涨2.37%,微软上涨1.8%,这俩我都挺看好的;
特斯拉上涨8.23%,收盘价348.68美元。370减仓节点没变,准备把持仓占比降到1.5%左右。
博通上涨1.51%,AMD上涨1%,这俩是英伟达的备胎,但已经是负成本了。
我入美股早期会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个股,后来遇到08年大跌几年没看账户,有些退市了造成亏损;还有贝壳找房刚上市不久入手,后来亏损。
除此之外,美股没亏过。
AMD操作失误,原计划130以内开始买入,结果139开始买入,导致比较被动,后来也随着下跌不断买入,摊低成本,上涨修复高位的过程中,逐步减仓,如今它修复130美元,而我也操作成负成本了。
美股不是大A,只要选对个股,即便下跌也不怕,绝大多数总会修复的。这点很有意思。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吃💩不要吃两遍,犯一次错可以,但不要在同一个坑里栽两次。所以后来远离中概股和杂七杂八的个股,专注于“第一兼唯一”的龙头股。
做投资的过程中,不贪多,要做好风险管控,活得久很重要。在美股十八年多的时间,每年都有很多人收益比我高,但他们现在大多不在牌桌上了。
很多人觉得我对美股的把握很准,其实我最擅长的,一直是风险控制。我认为这点很重要。
同样做投资,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底牌不同:
你有多少把子弹,能上多少次牌桌。我风险控制做得到位,能扛得住10次失败;而你总喜欢All in和梭哈,只能扛得住一两次。
二者取得的成就,往往差异很大。
我经常会带娃们去户外活动,让他们多去经历一些体力和精神层面的锻炼,让他们知道合理分配的重要性,而不是一上来就冲劲十足。
看到、知道、做到,是完全不同的三件事,需要不断经历才能从看到、知道,到做到。这是一个化他人认知到自己认知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让他们慢慢把跳脱的心性稳下来,随着时间推移,人会越来越踏实、稳重。
经常会有年轻人问我,有什么建议?
其实我没有建议的,这玩意说起来会有说教的味道,我自己也不喜欢。
但我对自己孩子和身边朋友小孩的建议,都是踏实做事,把一件事尽可能做到极致,好处自然会找上门来。
踏实做事,其实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认知。然而在浮躁的社会中,它被很多人忽略了。
我合作或看好的人,无一例外都有踏实做事这个特征,这也是我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这意味着这个人做事踏实、做人靠谱、专业等。
聪明人很多,很聪明的也不少,但大多数没拿到结果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做事不够踏实。有些人看起来憨憨的,但往往能拿到好结果,原因就在于做事踏实,把事都做通了、顺了。
我经常带着娃一起做事,自己先做好,他们自然会看在眼里。
很复杂的拼图,娃拼了一会就嫌弃不想拼了,我蹲在那拼一下午+晚上,最后拼成。孩子除了觉得我厉害,还在潜意识里会有韧性这个影子;
下棋从让他全赢,到偶尔让他输,再让他经常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一度不想再下棋、生气、不高兴…
我就拉着我媳妇一起下棋,在那下两三小时。慢慢地,他们又感兴趣了,觉得输赢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去体验和享受下棋过程中那种博弈的乐趣。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父母大概率就是孩子的天花板,怎么教育孩子不重要,重要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言传身教,身教>言传,很多人搞反了。自己有耐心、有韧性,才能让孩子有样学样。很多父母自己都没有的东西,非要要求孩子有,挺离谱的…
我媳妇经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是:你看爸爸,他是不是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做事是不是很踏实、很有韧性,有轻言放弃吗?
总觉得这是媳妇对我最高的评价。
退休这几年时间充裕,经常陪家人的感觉很不错,从一开始的不适应、觉得闲得慌,到现在经常拉着媳妇喝喝茶、聊聊天,看着孩子们一点点长大,感觉很充实。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最好的投资,是找对伴侣,伴侣的助力非常大。
一个长得漂亮/帅却不断消耗你的伴侣,会越看越花瓶;一个内在有趣、对你有助益、愿意一起成长的伴侣,才是人生的顶配。
找对人很重要,事业上的搭档、社交中的搭档、家庭的搭档…人对了,事就对了。
今天啰嗦得有点多…
就这样吧。
免责声明:本人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人的交易不代表任何立场;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投资目标等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