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6月24日 02:42
[国 际] 新型基因编辑递送系统可同步治疗双器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美国科学家研发的新型基因编辑递送系统,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该系统能够在临床前模型上实现肝脏与肺部的同步靶向治疗,单次给药后效果可持续数月。研究团队通过重构纳米颗粒结构和开发双靶向配方,显著提升了基因编辑的效率和精准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疗法能有效修复肝细胞和肺泡细胞,降低肝脏突变蛋白水平,并抑制肺部破坏性酶活性,为多器官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 研究的核心在于开发了一种新型基因编辑递送系统,该系统能够同时靶向肝脏和肺部,解决了多器官同步靶向的难题。

🔬 团队通过重构选择性器官靶向(SORT)纳米颗粒结构,使其能够搭载更大的基因编辑蛋白,并开发了新型肝脏与肺部双靶向配方,从而显著提升了递送效率和精准度。

🧪 实验结果表明,在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模型小鼠中,单次治疗后约40%肝细胞和10%肺泡AT2细胞被成功修复,肝脏突变蛋白水平持续32周稳定降低80%。

💡 此外,治疗4周后,小鼠模型肝内毒性蛋白聚集体完全清除,肺部破坏性酶活性被抑制89%。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发的新型基因编辑递送系统,在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临床前模型上实现了肝脏与肺部的同步靶向治疗。单次给药后,模型症状改善效果可持续数月。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的研究,为多器官遗传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2020年,该团队首创的选择性器官靶向(SORT)技术通过定制脂质纳米颗粒的成分,实现了对肝脏、肺脏等器官的选择性基因修饰。但多器官同步靶向始终是未解的难题。而这一突破对AATD治疗尤为重要。该疾病源于SERPINA1基因单核苷酸突变,导致肝脏积聚毒性蛋白。而该基因编码的正常蛋白本应保护肺组织免受酶解破坏,因此患者同时面临肝损伤与肺气肿的双重威胁。

    团队通过两大创新攻克了这一难题。首先,他们重构了SORT纳米颗粒结构,使其能搭载更大的基因编辑蛋白;同时,他们开发了新型肝脏与肺部双靶向配方,显著提升了递送效率和精准度。

    实验显示,患者来源肝细胞的基因编辑效率得到显著提升。AATD模型小鼠接受单次治疗后,约40%肝细胞和10%肺泡AT2细胞(AATD主要靶细胞)被成功修复;肝脏突变蛋白水平持续32周稳定降低80%。治疗4周后,小鼠模型肝内毒性蛋白聚集体完全清除。尽管小鼠模型未能完全模拟人类肺部病变,但单次治疗后,肺部破坏性酶活性被抑制89%。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基因编辑 AATD 多器官治疗 SORT技术 递送系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