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07月11日
喷火表演如今也不敢喝煤油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喷火表演,作为已有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如今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一方面,技艺的训练难度高,另一方面,表演者需要口含煤油喷火,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导致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酥油等安全替代品逐渐出现,为喷火表演的传承带来了新的希望。

🔥 **喷火表演的健康风险:**喷火艺人需要口含煤油喷火,煤油中含有铅和苯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会导致煤油中毒,引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健康问题。例如,长期吸入煤油会导致呼吸困难、胸痛,误食煤油会导致恶心、呕吐,而长期接触煤油会导致皮肤瘙痒、水疱等症状。

🔥 **喷火表演的传承困境:**由于煤油对身体健康的巨大危害,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喷火技艺,导致喷火表演的传承面临困境。传统喷火艺人大多年龄较大,难以继续从事高强度、高风险的喷火表演,而年轻一代则缺乏传承的意愿。

🔥 **喷火表演的健康替代方案:**近年来,酥油等安全替代品逐渐出现,为喷火表演的传承带来了新的希望。酥油无毒无味,可以有效减少喷火表演对身体的伤害,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喷火技艺。同时,一些喷火艺人开始开设教学班,教授喷火、变脸等传统技艺,为传承非遗文化做出贡献。

🔥 **喷火表演的未来:**虽然喷火表演的传承面临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喷火表演将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使用安全替代品、开设教学班等措施,将有助于传承喷火表演这一非遗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 **喷火表演的意义:**喷火表演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传承喷火表演不仅是保护传统文化,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许。只有克服传承的困难,喷火表演才能继续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光彩。

今年重庆永川,6岁小朋友李文杰火了。短视频平台上,处处可以刷到他喷火的表演:穿着特制的戏服,扎稳马步,对着小火把一吹,随着“噗”的一响,火龙现身,引发围观众人的连连惊叹。

作为已有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喷火表演发展至今已趋向没落,仅在某些景区里星火不灭地维持着那刹那的绚烂。青黄不接的背后,除去技艺的训练艰难,更有来自健康的隐患:表演者需要口含煤油喷火,某些资深喷火艺人‌每年“喝”下的煤油累计可达千斤,‌每月都得洗一次胃。

来自煤油的侵害,成了阻碍这项非遗文化传承的绊脚石之一,喷火艺人们开始寻油求生。

一、喝煤油,喷火艺人的基本功

来自山东的胡艺林是一名90后川剧艺人。喷火、变脸、滚灯,并称川剧三大绝技。2010年左右,胡艺林接触到一名川剧老师,从此踏上川剧舞台。

在学习川剧时,喷火、吃火,是表演的基本功。艺人需要口含煤油,往火上一喷,借煤油的助燃在空气中绽开火浪。

最初尝试时,胡艺林感到恐惧,一方面来自火焰本身,另一方面则来自煤油。

“煤油的味道太呛了,喷出火来会带着黑烟,气味也大,周围的观众都会闻到。体验挺不好的。”

图|胡艺林在表演川剧喷火,作者供图

喷火技艺开始成为表演的一环前,民间最初有着大量专职的喷火艺人。

早在一千多年前,宋朝鼎盛时期的京都汴梁便开始了喷火表演。随着喷火艺人一口“神气”,火焰横空喷涌,极具观赏性与神秘性的瞬间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起源地,如今河南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内仍然保留着“气功喷火”这项节目,东京食坊街口每天轮播5场。年已51岁的孙怀生便是这里常驻的专职喷火艺人,从业已近40年。

《扬子晚报》曾采访过这位非遗传承人。作为许多游客慕名前来的“半个网红”,自12岁进入戏班子学习技艺以来,孙怀生几十年如一日地表演喷火:几声锣鼓后,孙怀生端着一碗煤油绕场走一圈,仰脖喝一口,然后舞动火把一声吼,一道伴随黑烟的火焰便张牙舞爪地喷出。

回忆最初练习喷火,12岁的孙怀生第一次喝煤油练习闭气时,由于方法不熟,煤油呛进六窍,从他的眼睛、耳朵、鼻孔里冒了出来。那股难受的劲头,至今难忘。

喷火时也要注意气流,表演时若不慎气流倒吸,火焰涌入口腔,便会烧出水泡。孙怀生的嘴里已经脱过上千次皮,喝热水时,水流过创面都会带来剧痛。

即便到了技艺熟稔的当下,如果偶遇风向突变,不可控的火焰可能也会折返烧到眉毛和头发。危险始终伴随。

作为硕果仅存的纯粹喷火艺人之一,孙怀生月收入七八千元,大多来自观众的现场打赏。

“少的时候会给五毛、一块,也会遇到大方的观众,出手就是一百。我已经很知足了。”

二、煤油中毒,非遗文化断了香火

对于喷火艺人来说,玩火赚来的钱,是真正的血汗钱。喷火艺人往往嘴唇发白。但这并非烧伤,而是长期吞含煤油后腐蚀所致。

以孙怀生为例,这位专业喷火艺人,2个月就能耗尽一桶300斤的煤油——累计下来,一年他会喝下超过1000斤的煤油。

煤油,又称火水、火油,是一种分馏石油后获得的混合物,含有铅和苯,不仅气味呛,对身体伤害也非常大。每次表演结束,孙怀生都会刷牙漱口,平日也会多吃蔬菜瓜果,以求食疗排铅。

偶尔,孙怀生在表演时会失误吞下煤油。因此,每个月,他都会洗一次胃。长久以来,如此折腾身体,孙怀生也渐渐失去了味觉:吃下去的食物,总带着一股煤油味道。

煤油一般属微毒/低毒,人吸入最大耐受浓度为15g/m3,时限10~15分钟。对比一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约为4~40g/m3。

也就是说,当你还没感受到空气中的水气时,在同等浓度的煤油气中待上十几分钟,身体就会受到损害。好在,煤油呛人的气味提供了预警。

煤油中毒方式一般为吸入与误食,根据剂量的不同也有急性反应与慢性影响。

    呼吸系统:煤油易挥发,吸入后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如果吸入过量,还可能发生吸入性肺炎,伴随咳嗽剧烈、痰中带血等。

    消化系统:误食煤油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损害肝脏,出现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泌尿系统:皮肤接触、吸入、误食煤油,都有可能导致有害化学物质在体内堆积,长期以来会增加肾脏负担,严重时可能导致肾衰竭。

    皮肤系统:长时间接触煤油,可能会导致接触性皮炎,出现皮肤瘙痒、水疱、红斑等异常症状。

    神经系统:少量吸入煤油,可能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出现走路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危害生命的情况。长期受到慢性影响,可能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

煤油的潜在危害这么大,孙怀生很早就有退隐的念头。虽然在某些杂技表演中也有喷火表演,孙怀生认为,能达到他演绎水平的不会很多。只是孙怀生一直苦于难以收徒:听说要把煤油喝到嘴里练习闭气,求学者都打了退堂鼓。

孙怀生表示,自己用的是航空煤油,已经是清洁度较高的了。这些年来,为了保证喷火效果,很难找到新的可燃液体替代煤油。

“我的儿子不想学,也吃不了这个苦,我也不愿意教他。我这辈子走上这一行,爱上这一行,再过几年也就退休了。”

三、喷火技艺找到新出路

中国传统技艺青黄不接,这一现象并不少见。

即便短视频平台上,重庆永川的6岁“喷火娃”李文杰火了,但舞台的背后,候选人寥寥无几。

喷火艺人的文化自救,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川剧艺人胡艺林在采访中表示,近几年,表演喷火已经改用喷火专用的酥油了。虽然酥油的喷火视效没有煤油那么抢眼,但安全无味,已经越来越被川剧艺人们所青睐。

虽然愿意学习国粹的人越来越少,但胡艺林开设教学班时,总能收到几个学生。9800元的报名费,同吃同住同练一个多月,毫无基础的新人便能学会喷火、变脸等传统技艺。学徒的年龄跨度,从5岁到60岁都有涉及。

胡艺林的商业演出,单场收入1000元左右,月入过万。他的学徒们技艺精炼后,差不多也能达到这个收入水平。

来自江西的00后魔术师“恩赐”,也在魔术演出中加入了喷火环节。

“恩赐”的团队里,也有擅长变脸与喷火的。觉得喷火表演非常吸引人,“恩赐”也开始尝试用酥油喷火。当火焰初次乍现时,“恩赐”内心一惊,但焰浪的柔和给了他安全感。

图|:“恩赐”在表演喷火,作者供图

谈及纯粹的喷火艺人会使用煤油喷火,这位00后青年艺人十分惊讶,表示从没听说过这件事:“身边的川剧演员用的都是酥油啊,煤油不是有毒吗?”

客观来说,仅论喷火这项非遗文化艺术,煤油的效果确实远超酥油,但类似孙怀生这类坚持使用煤油的传统艺人已经越来越少。

时代在变化,任何事物都是一路奔跑时一路失去,其中都有取舍。或许当下的喷火艺术,难以回到千年前的巅峰时期。但对健康的坚守,才是非遗文化得以顺利传承的根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喷火表演 非遗文化 传承 健康 煤油 酥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