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商平台不应干预商家营业时间以及商品定价。
电商平台习惯把价格低的商品排序靠前,各种理由打压商品价格,要求价格打折,让利消费者。
且强制要求商家每天8-23点,必须人工回复,店铺考核分越低,商品排序就越靠后展示。
京东、抖音要求30秒必须人工回复买家咨询,淘宝、拼多多规定必须3分钟内人工回复咨询,每天营业时间8-23点期间考核店铺,商家如今犹如打工上班一样累,严重干扰商家作息时间,未按规定时间回复或考核不达标的商家将被处罚商品降权或罚款。
卖家消极回复或不回复,态度不好,被买家投诉,将被罚款20元每次,淘宝平台。
危害:价格打压,无法让商品有更好的服务或质量,影响追求品质的消费者体验。
强制人工回复,不利于中小商家发展,因为不少人都是自己一个人做,没法跟大商家竞争,他们有专业客服坐席服务。营业时间由商家自行安排,踩能让每个时间段商家都有更加均衡的流量、合理的休息时间,比如白天一些大商家就营业,晚上就下班了,留给中小卖家一些流量,如果强制考核营业,中小商家全天都没多少机会。
且淘宝平台总是设计一些商家不需要的功能出来,无法彻底关闭,影响商家或买家购物体验,比如AI或机器人回复,或推荐回复,自动AI内容编写,这些根本就不是商家所需要的,更不是买家需要的,买家一看就是AI或机器人,感到自己没有受到重视,且答复内容,大都答非所问,严重影响下单转化,以及电商市场的良好发展。
2、不应该给予电商平台对商家罚款的权力,商家如果违规或违法,可以扣分,降低商品排序权重或关店,罚款应由执法部门来做。
危害:
一旦给予平台自由罚款权限,平台就会靠罚来盈利,或大幅提高商家保证金来吸收公众钱款,放银行吃利息,都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平台通常以危及交易安全、信息层面售假等理由罚没商家保证金,侵害商家合法权益。且电商平台一旦有消费者不满等情绪投诉,哪怕商家无过错,也无订单纠纷,就单纯地聊天,平台也对商家罚款,钱款归消费者!比如买家投诉商家态度不好,也会被罚款。
消费者可以骂商家,平台不处罚,但商家骂消费者就直接罚款300元,商家就不是人?比如买家来白嫖商品,商家还不能说对方白嫖,只要投诉平台直接罚款300给买家。淘宝平台还规定买家骂你三次以上,你得温馨提示对方三次,才能叫合规拉黑买家,不然呢对方投诉你恶意拉黑一旦成立,平台会限制你使用旺旺某些功能。
3、电商平台应该给予商家绝对的选择消费者权力,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能强卖、强买,但商家在面对一些不良的恶意买家的情况时,不想卖给他东西,却无能为力!只要买家下单,卖家必须发货,否则平台会处罚商家,平台没有给予所有商家自由设置禁止某人下单的权力,比如淘宝至多只能设置200个买家账号禁止下单,虚拟商品则不能设置禁止买家下单,这些行为属于强卖。
访问市场总局的主页,互动,征集调查,通过邮件形式提交。平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通过互动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