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6月19日
被嫌弃的520,被榨干的618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导语

情人节为何被抛弃了?这届618为何这么惨烈?本周与你探讨。

2018年,有人问拼多多黄峥,你思考最多的是什么?

黄峥说,我最近在想,物质消费的性价比容易衡量,但精神消费的性价比怎么来衡量?这个我还没搞懂。

6年过去了,黄峥已经功成身退,而他提出的这个问题,至今也还没有人去解答。

相反,商业世界反而因为黄峥的拼多多,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关于“物质消费的性价比”大战。

而那本就楚楚可怜的“精神消费”,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弃子520

1.反常

大约一个月前的520,很多人说,一点也不想过。

不光是520,还有214、七夕,通通都不想过。

可是在往年,不过不行,你会被无数的营销所淹没,你身边的亲人朋友被广告劫持,你被绑着参与这个节日。

而今年的520,有一点反常。

你见不到铺天盖地的营销,也看不到朋友圈晒红包。

因为比你还更不想过情人节的,是平台和商家。没有了他们的添油加醋、刻意逢迎,这个“情人节”就冷清了很多。

风向的转变,是从去年的七夕开始的。

那时候,很多“七夕该送什么礼物”、“男孩子们听好了,要送女生XXX”的热门带货视频,其评论区被无情地攻占,吐槽,谩骂。

热门评论大概是这样的,“凭什么我给她买”,“我是男生,我也喜欢,希望女朋友七夕送我同款”,“爱她,商家你就应该免费送给她”......

商家万万没想到,这些曾经屡试不爽的招数,如今却招来揶揄和鞭笞,最后不得不删除视频,连忙道歉。

从这以后,嗅觉敏锐的电商平台和商家,对“情人节”就弃之如敝履。

恍如隔世。

曾经,他们可是连节气也不放过,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冬天的第一根烤肠”,每一天都是情人节营销。

2.转变

是什么导致了这前后180°的态度转折?

当时有一个观点上了热搜,叫做“舔狗经济的崩盘”。

什么是“舔狗经济”呢?就是男女双方,一方为讨好另一方,无底线地送礼物、发红包等,只为博得对方的喜欢。

在讨好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波冲动消费,商家就利用这一点,在几乎所有的节日里大肆营销,鼓动大家为“爱”买单。

可现在,大家开始对这种过度营销很反感,对无尊严的付出也很排斥,于是鄙夷地把这种消费现象称为“舔狗经济”。

如今,520、214、七夕,早就成了送礼物、发红包的代名词。而社会上又总是时不时出现个别“捞女”、“渣男”、“绿茶”等不良事件,很多人开始觉醒,感到不值得。

因为他们会发现,自己费尽心思送出的礼物,等到第二天,不是在垃圾桶,就是在二手交易平台。

尤其是前段时间,“胖猫”事件发生后,大家愤怒的情绪到达了顶点,他们群情激奋地去谴责胖猫的女朋友。

虽然警方还原了真相,他女朋友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捞女”。然而,也无济于事,依然阻止不了很多人发泄怒气。

以上,就是网上热议的“舔狗经济崩盘”。

风向转变之猛,让人猝不及防:就在过去不久的520,大家讨论的焦点,已经变成了“发红包怎么备注,才能正当索回”。

没错,平台和商家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这股趋势,才被迫壮士断腕,放弃“情人节”。

就这样,作为曾经的顶流,“情人节”悄无声息地没落了。

当然,如果再往下探一层,它的没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大家没钱了。

那股飘荡了好几年的“寒气”,这一次终于逼近了所谓的“情感”“浪漫”。

没钱,就不浪漫了,多关注自己,多关注家人,多关注生存。

确实,浪漫是繁荣时代的泡沫,在到处都在喊着要过苦日子的年代,商家率先替你决定,今年不过情人节了。

这时候,又响起了黄峥的疑惑:精神消费的性价比怎么衡量?

答,没必要衡量,大家不需要精神消费了。

因为最大的一笔精神消费——买个礼物博得心爱之人欢心——无论是对商家还是对大众来说,性价比都太低了,已经变得那么的不合时宜。

被榨干的618

然而,钱还是要挣的,消费不能停。

既然鼓吹为爱多花钱不管用了,那就顺着你的意思来,咱少花钱。

于是,今年618,各大平台和商家开始疯狂鼓吹性价比,进入了最惨烈的价格战。

在没有情人节的日子里,他们都想抓住618这根最重要的救命稻草。

1.怼脸肉搏

“精神消费的性价比”是没指望了,而由拼多多掀起的“物质消费的性价比”,则要继续大搞特搞。

没办法,阿里、京东、抖音电商等,都被拼多多刺激了,毕竟它的市值和财报,太亮眼了。

什么质量、服务、个性,都不重要,因为一个低价就可以打一切。

于是你会发现,造势从年初一直造到现在,什么“低价策略”“上线仅退款功能”“取消预售”“百亿补贴”,都在为年中的618大战铺路。

你还会发现,某宝首页长得越来越像拼多多,可以说几乎一模一样。

某东更狠,为了搞低价,几乎把所有出版社都得罪了。

相信你也听说过这件事,简单来说就是,某东要求所有图书都得2-3折出售。

而出版社不干,8家京籍出版社、46家沪籍出版社,联合起来一起抵制某东,发誓不供货,不跪下。

为什么?因为折扣实在太狠了,狠到击穿了一本书的成本价,没法卖,卖就亏。

另外,各大平台还上线了自动改价系统,它会将商品跟其他同款商品进行比较,一旦发现有更低价格商品,就自动给这件商品调整价格。

总之,为了让平台上的任何一件商品,都处于“最低价”,他们展示出了足够的“真诚”。

至于姿态好不好看,有没有不可逆的伤害,那就无所谓了。贴身肉搏时刻,最关键的是要能卖,能赢。

消费者感受到了一阵似真似幻的幸福。

2.被侮辱与被伤害的

消费者还没搞清楚自己的幸福是真还是假,商家倒是经历了真实的苦。

在这个电商平台独大的世界里,众多的商家毫无疑问是被掠夺者。

他们被侮辱,被伤害。

比如,前面所说的出版社们,就被某东的采销侮辱了一番。

就在出版社联合抵制某东后,采销小哥“一脸震惊”地表示,我只是想卖更便宜的图书,想让利给消费者,有什么错吗?

看到这个回应后,估计出版社们更生气了,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表面假装对消费者好,暗地里却要求出版社来承担低价的成本。

而对平台来说,不仅赚了吆喝,还赚了真金白银。

因为被强制低价的图书,早已被证明是最好的引流产品,早期的亚马逊和某东,已经在图书上尝到了甜头,压垮了竞争对手。

而某东采销阴阳怪气的回复,是彻底不把出版社当回事,你们尽管闹,“我明天还要继续促销大战”。

发起抵制的不仅仅有出版社,很多茅台的经销商也联合起来抵制电商的低价,让自己没有活路。

还有众多中小商家,因为被强制低价,还要包邮,也都纷纷起来抵制,此起彼伏。

更魔幻的是,一个女装卖家,今年618期间卖了1000万,可是其中有350万被“仅退款”功能退掉了,还有380万的普通退货退款,最终,他们要亏损近60万。

商家难不难?李佳琦都说,今年618是难的。

是的,今年618的利用价值,被榨干了。

平台使出了浑身解数,想尽一切办法要挤出最后一滴血,只管这顿饱,不管下顿饥。

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为了更好看的数据。不管他们如何宣扬低价是造福消费者,也都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套路与算计

你可能会说,低价不好吗?对普通人来说,能买到更便宜的商品,难道不是件天大的好事?

好是好,只是这种好,布满了陷阱。

1.目的不纯的低价

从出版社声嘶力竭的抵制就大概能够看出,所谓的低价,不过是平台绑架商家,拿商家的低价,来讨好消费者。

各大平台在618期间,低价吼得震天响,“我这里最低”,“我这里比XXX平台更便宜”,本质上都是在“携用户以令商家”。

商家不搞低价,那你就退出,没关系的,一定会有更低价的商家顶上来。

比如出版过《明朝那些事儿》的磨铁图书,创始人沈浩波在618刚刚开始,就宣誓停止给某东供货,称某东是用脚踩着他们的脸在地上摩擦。

可是他退出了,对平台又能有什么影响?平台继续低价引流。

所以,在平台面前,商家就是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鞭子还在平台手上,他们抽一下,你就得旋转起来。

你不能停止旋转,因为不转了,陀螺就会倒下。你不卷了,就会没有流量,商品卖不出去。

你得一直旋转,一直卷,流血卷,直到消耗殆尽,倒下完事。

儿童出版业就是这么倒下的,因为当年参与平台大促,陪着他们卷对手,利润越卷越薄,最后卷到根本无利可图,没有作者愿意写了。

全世界都在给平台打工,不成为卷王,等待你的就是死亡。

你能感受到平台的傲慢,但是你又拿它没办法,只能说,这种情况一定是有问题的。

而千千万万的商家背后,就是千千万万的打工人家庭,商家卷死了,打工人会好过吗?想想如今风声鹤唳的裁员潮吧。

2.躲不开的算计

如今的商业世界,早就毫无新意。

不是大力出奇迹,就是一个模仿另一个,618的低价之战,就是一家模仿一家卷起来的。

可令人悲伤的是,作为普通人,你还必须参与这个无聊的过程。

2块钱一个拖把你买不买?买了一件又给你推一件,你点不点开?

在这个无限沉迷的过程中,你不自觉参与了平台的无聊游戏。

所以,你根本就躲不开。而一旦你躲不开,平台就有了主宰你的机会。

想想他们之前的手段,就在这一轮低价大战之前,平台可是热衷于玩大数据杀熟啊,对不同用户区别定价,同一款商品,你买到的,比别人买的贵。

谁又能保证,在这一轮的低价竞争中,你沉迷于平台给到的更低价格,但是买到的却是比别人质量更差的商品?甚至是假冒伪劣的商品?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在你计算低价的时候,早已暗中被平台算计了。

3.逃不出的捧杀

520被抛弃,代表的是平台对浪漫的嗤之以鼻,尽管这种浪漫是虚假造作的。

而对浪漫的丢弃,又反应出一个更根本的趋势,所谓的消费升级,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可是,消费升级也是他们发明出来的呀!

那时候,他们认定你值得世间一切的美好,对你发动一轮又一轮的讨好攻势。

“精致生活离不开这个”、“穿它,你就是独立青年”......

你在一通狂轰滥炸下,消费“升级”了,花了很多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给平台贡献了海量数据和巨大份额,买回来的东西则落了尘灰。

现在,他们发现你好像真的没钱了,即使有钱,也不敢花。

于是,就换了个姿态来讨好你,对你发动的是“贴心攻势”:

给你低价,满足你的性价比需求,然后还会给你不敢花钱想好理由——这是消费回归理性。

你在这股贴心攻势下,消费降级了,买了更低价格的商品,可是下了更多的单,同样花了很多钱,给平台贡献了海量数据和巨大份额,买回来的东西3天就坏。

要你消费升级的是他们,说你消费降级的也是他们,但是消费的就只有你。

总之,你逃无可逃。

520已去,618也快结束了,希望商业世界会变得更美一些,而不只是厮杀和压榨,虚假和套路。

参考资料

今年的情人节为何静悄悄?

当情人节逐渐成为一个笑话

为什么每次大促,被打成骨折的总是图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业酵母”(ID:chuangyejiaomu),作者:酵研院,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