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生活实验之三:写字
前几天听脱不花讲起罗胖的变化,为了能让得到持续下去,罗胖做了三件事,戒烟,跑步,弹钢琴。
其实,这个我做的事本质目的差不多,都是为了别太早挂掉。
写毛笔字是我最近才开始的一件事。
它的起因,是我太太觉得我平时思考的事情太多,希望我能有一个静心时间。
我的生活虽然很简单,但脑子里想事情却很多,主要是公司事务以及对商业问题的思考,我确实停不下来。不管走路还是骑车,还是单独静处,无时无刻都会联想到这些问题。
为了让我能有放空大脑的时间,我做了两件事,午间我会常去公司附近的按摩店去按摩,这时候就很容易睡一觉。周末如果在家,我下午会去我家附近的书法培训班写字。
我没有书法基础,就是从简单的笔画练起。
书法老师让我从小篆开始写,日后会进阶到隶书,行楷。写小篆尤其需要耐心,写字时全部的关注点都在笔尖。
中国古代使用软笔书写,笔锋很难控制,所以需要非常专注才可以。
书法在过去有大用,因为奏章都要书写,大臣们与皇帝最多的交流是通过书写交流,所以但凡名臣,通常书法都很好。著名的秦桧,书法造诣其实相当高。
今天书法的实用性已经基本丧失,仅仅是一种线条造型的艺术了,你把它当做一幅画来看就好了。
我之前听孩子的艺术老师讲中国书法,有个观点很有意思。
他说古代社会极其重视尊卑上下长幼,所以毛笔书法是很适合中国人思想的一种技艺。相比于硬笔书法,毛笔书法要练好非常难,技能的提升很缓慢。这样的话,年轻人就很难在书法上快速超过年长的人,这反倒产生了利于古代尊卑秩序的效果。
中国字为什么这么复杂而西方文字更简单呢?我也听过一个解释,未必对,但可以说给大家听听。
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但象形文字使用频率低,书写起来没有效率,又不利于传播。但是它过去主要是用在神庙和一些宗教的礼器上,效率低一点也无所谓。
后来象形文字传到腓尼基,腓尼基人以贸易为生,要经常记账,这种场景下效率就太低了。经过改造,象形文字就变成了拼音文字。
场景发生了变化,形式也就变了。
但我来写字,本身就不追求效率,也不追求艺术,我仅仅是需要一件事来消磨一段时间,还能放空自己的大脑,那写小篆就是一个很好的活动。
这也符合克里斯坦森说的“顾客任务”理论吧。
另外昨天说含红曲的黄酒,红曲含有他汀,能降低血脂。我话没说完,不要误解,这个最好不要乱吃,因为这就相当于吃药,最好咨询医生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