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路打工人 前天 19:38
歼10背后的high level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讲述了中国自主研发第三代战斗机歼10的艰辛历程。从80年代面临技术挑战和经费短缺,到军方高层力挺和科研人员的努力,歼10最终在1998年首飞成功。文章也提到了歼10在实战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它对中国空军建设的重大意义。

✈️ 20世纪80年代,面对周边国家引进第三代战机的压力,中国空军急需提升国防实力。然而,彼时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薄弱,歼10项目面临严峻挑战。

💡 1986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56岁的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总设计师,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期间,项目甚至面临下马危机,但军方高层力挺,最终得以继续。

🚀 1998年,歼10首飞成功,打破了第三代战机坠机魔咒,创造了“17分钟的一鸣惊人”的奇迹。歼10的研发历时18年,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

🥇 歼10在实战中表现出色,被誉为当今主力战机中的佼佼者。其优异性能也震惊了军迷,证明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

原创 东昌路小打工人 2025-05-10 11:07 山西

怀念

歼10c拿下欧洲精锐阵风的一血,顺便带走徐娘半老的斯拉夫战机,一战成为当今主力战机实战goat,一朝闻名天下知。

据巴基斯坦称,今早上又有一架阵风被击落,飞行员被俘,屡屡把对位球员送成FMVP,再这样下去阵风都要送出歼10王朝了,战斗机界的宋公明哥哥?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F22出道快四十年,唯一实战战果也不过东大的一个民用气球。

歼10的high level也震惊了军迷。印象中如今的珠海航展里,歼10只是一个在角落里的小透明,毕竟几乎每年都有新装备,军迷胃口都养刁了,歼20都快成了牛夫人了。

这么一个high level的战机,当年差点胎死腹中。

20世纪80年代初,周边国家纷纷引进或研制第三代战斗机,如日本、韩国引进美制F-15、F-16,台湾地区也研制了“经国号”战斗机。这对中国空军构成了巨大压力,迫切需要一款三代机的战斗机来提升国防实力。

彼时我国航空工业技术储备薄弱,别说三代战机,就连歼7、歼8这种二代机尚未成熟,大量装备的还是60年代仿制苏联第一代战机的歼6。

1981年底,三代机项目十号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启动,最终结果却出人意料,成飞611所的一款鸭翼布局的轻型战机击败沈飞方案,得到了专家组和领导的认可,这就是后来的歼10。1986年军委批准"十号工程",时年56岁的成都飞行研究所副所长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项目的总设计师,肩负起研发我国第一款三代战机的重任。

由于经费紧张,1989年之前歼10项目几乎停滞了8年。当时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军事科研经费有限,甚至出现“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当时宋总师工资也只有1000元,是珠三角一个普通工人的水平。

就在歼10还躺在图纸上处于论证研究阶段时,1989年中国军事代表团前往苏联,在考察苏联空军先进的苏27后,不少空军将领提出与歼10相比,苏27性能优异,改装潜力巨大,对歼10能否超越苏27表示怀疑,甚至干脆让歼10下马,把钱都省下来买苏27。

歼10处于流产的边缘。关键时刻以刘华清为代表的军方高层力挺歼10,“苏-27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空军要有自己的孩子”。

以宋总师为代表的老一辈飞机研发人员,凭借着一股钻劲,在没有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在没有现代化计算机辅助的条件下,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抛在身后,终于在1998年3月迎来了歼-10战机的首飞,并一举打破了第三代战机全部发生坠机事故的魔咒,创造了举世瞩目的“17分钟的一鸣惊人”。

歼10从1986年立项,到1998年实现首飞,2004年完成设计定型,前后经历了18年漫长的岁月。

这18年歼10几经波折最终横空出世,离不开军方高层的眼光,更离不开以宋总师为代表的老一代成飞人的迎难而上,在研发歼10的团队中有一位名叫杨伟的年轻人,后来他担任了歼20的总设计师。

都是high level!

当然还有他。

海湾战争给了大家一点小小的震撼,时代变了,军队建设走向电子甚至信息化时代。三代机作为空军走向电子信息化的门票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得知歼10的金属样机已经完成,他到成都参观定调说“新歼是个宝,在某种情况下比原子弹都重要”,从此飞机研制踏入正常轨道。

1999年4月,他又视察成飞公司,观看歼10试飞。

看完飞行表演后,他不顾原来行程安排,延长视察时间,原本不准备发言的他说,“这些年,你们在这里静悄悄地、不声不响地、坚持不懈地日夜操劳着,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架飞机是给我们中国人壮胆的飞机,这真是我们的争气机!”


“以后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来找我,希望你们早日将我们的争气机拿出来!这是我们真正的争气机!!!”

“谁不愿意用国货就下台嘛!我就不信空军中没有珍惜国货的将军!”

陪同者611所的薛总回答:“这飞机刚首飞不久,离量产还有一定距离,不过保证最快时间完成任务… 虽然现在还有一些资金困难,不过我们会尽力克服!” 

一听有资金困难,他回去批复下拨了飞机研制经费。

一点微小的贡献,挽救了歼10,也挽救了132厂和611所。

谢谢大家!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歼10 战斗机 航空工业 军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