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5月14日 09:18
小米是多有安全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前舱盖“穿孔”设计引发车主质疑,认为其宣传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与实际不符。小米最初的回应是赠送2万积分作为补偿,但未能平息争议,反而引发更多车主维权。文章分析了小米的补偿方案,并探讨了小米在此事件中的应对方式,以及这种应对方式背后所体现的安全感。同时,文章也警示了过度安全感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企业决策应基于真实世界而非安全感滤镜。

⚙️ 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前舱盖宣传“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但实际测试发现风道并未贯通,引发车主质疑虚假宣传。

💰 小米最初的补偿方案是为已购车主赠送2万积分,未交付订单可改回铝制前舱盖。这一方案未能满足车主诉求,引发维权,车主认为2万积分不足以弥补4万2千元差价带来的损失。

🛡️ 小米在此次事件中的应对,以及舆论的宽容度,反映出小米的安全感。销量和舆论环境让小米认为可以通过2万积分解决问题,但这种安全感可能使其忽视真实问题和用户诉求。

⚠️ 过度的安全感可能使企业看不到真实世界的风险,并做出错误的决策。文章以情感博主的安全感比喻,说明安全感满格的人可能走到最危险的地方,企业亦然。

如果你去一家饭店吃饭,点了菜单上一瓶看着很像的茅台酒。酒上来了,闻着挺好,喝着喝着你发现味儿不太对,然后说这酒不是茅台吧。

店家看瞒不住了,说,“确实只是复刻了茅台的香气,但是内容不是茅台”。你说“那不行啊,我要退酒”。

店家说,酒是不可能退的,这么着,我给你炒2000粒我自己种的花生米,送你个菜还不行吗?

在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前舱盖事件中,小米罕见地浅浅认了个怂。

毕竟,事实太过分明——三个月前,小米汽车的官方微信里,白底黑字地这样介绍挖孔机盖,“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车,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

虽然雷军删掉了关于挖孔机盖轮毂散热的微博,也终归他是发过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宣传的成果是以交易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如果一位SU7 Ultra车主选择拥有这样炫目的两个孔,那么他跟小米达成的合同条款,就要实实在在多花4万2千元。

然而,两个贯通风道的车还没到,另一种真相却贯通到了——有博主在测试中发现,用鼓风机对着舱盖吹风,纸巾毫无反应;有车主质疑,“挖孔设计”在内部结构方面没有区别,或仅为“装饰性”结构,疑似“虚假宣传”。

于是,多花了4万2的车主中,有人想沿着这个并不贯通的风道,把车贯通回去,退给小米。

于是,小米也表态了。

5月7日,小米回应称“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并公布了相应补偿措施——“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我们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我们将赠送2万积分以表诚意”。

退是不可能退的,但我可以给你20000积分。

在这里,咱们不聊小米涉嫌虚假宣传,应该退一赔三啥的。

我就是想聊一下,这个20000积分的补偿方案,是怎么产生的。

既然车主们是看着“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这样的宣传,决定多花4万2的,那么这个交易的重要基础,就是“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

现在,这个交易的基础动摇了,那么这个事该怎么解决,是不是应该双方坐下来协商一下?

况且,小米是有跟车主沟通的传统的。

雷军是乐于办车主见面会、并听大家意见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有人在群里发,去小米亦庄超级工厂店试驾Ultra,停车场到展厅有300米,可电瓶车没安排好。雷军也在群里现身说,“非常抱歉,马上改进安排。”

可是,当机盖上出现两个重大理解歧义的孔,明明有沟通渠道、沟通经验的小米官方,怎么忽然就自顾自掏出了赔偿20000积分的解决方案?

这方案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样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能算出来10000积分就足以堵上一个孔?

没有一家公司回应争议,是为了把事儿闹大。

给出那个20000积分的解决方案时,小米应该是没想过,这事儿会闹到几百车主成立维权群,在微博话题榜上,热度一直升温。

那个20000积分的解决方案,恰恰说明,至少小米内部认为这个方案足以把这事儿平了。

虽然透过那挖了两个孔的机盖,你未必能看到空气动力学。但透过这20000积分,你一定能看见小米满满的安全感。

这安全感,并不是小米自己给自己加的戏,而是外部世界不断向小米加强的。

在经历了2025年3月的事件后,小米在4月交付了超过28000台汽车。这是来自钱的安全感。

我刷到一个数码博主说,他去参加过Ultra的媒体试驾,当时的产品经理和PR大略表态说,“穿孔机盖就是样子货”。这位博主的态度是,虽然雷总之前发微博说穿孔机盖支持轮毂散热,但是雷总删了这微博,这基本就是道歉了。

无声无息删掉了包含错误信息的微博,在旁人眼里就是道歉了,这是啥样的舆论宽容度?

你在微博上刷一刷SU7 Ultra穿孔机盖车主要求退订的话题,就会看到大量评论区发言,质疑要退车的是友商的黑子,要在小米YU7上市之前,打小米一耙。

为小米考虑,我可真希望这些都是黑子。

可就怕这不都是黑子,可是就怕那些觉得20000积分解决方案毫无问题的小米核心人物,也安全感满满地信了,闹的都是黑子。

他们的决策,不再是建立在绝对的真实世界上,而是建立在安全感滤镜上。甚至他们自己,都下意识成为这安全感滤镜的重要维护者。

有情感博主说,安全感是一生的礼物。

可被渣男渣女收割的最惨的,一定是好人家养大的安全感满满的孩子。

因为安全感会让人感受不到真实世界某些风险的存在。只有安全感满格的人,才会走到最危险的地方。

这个世界,有一些通往天坑的路,只有安全感才能铺就。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小米SU7 碳纤维舱盖 虚假宣传 用户维权 安全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