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5月07日 02:12
[国 际] 深脑成像技术解码脑干关键结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名为“D-PSCAN”的创新深脑成像技术,用于研究脑干中的关键结构——孤立管核(NTS)。该技术通过在小脑与脑干之间植入微型棱镜,实现了对活体动物NTS神经活动的高分辨率、微创可视化记录,且不干扰小脑功能。研究发现,迷走神经电刺激能激活NTS神经元,且不同刺激参数导致不同神经响应模式。同时,NTS在感知和整合来自身体内部信号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脑—体之间的复杂联系及精神神经疾病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D-PSCAN技术:一种创新的深脑成像技术,通过在小脑与脑干间植入双棱镜装置,实现了对活体实验对象NTS的高分辨率、微创可视化记录,克服了传统成像方法难以观察NTS的难题。

⚡迷走神经与NTS:研究发现,特定强度的迷走神经电刺激能够激活NTS中的神经元,且不同的刺激参数会导致不同的神经响应模式,为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耐药性癫痫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提供了优化参数的可能。

🍎NTS与身体信号:当小鼠摄入食物后,肠道释放的激素能够引发NTS的神经活动,表明NTS在感知和整合来自身体内部信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脑—身—心互动机制。

打开“脑—身—心”互动研究新窗口

    科技日报北京5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创新的深脑成像技术,用于研究大脑中一个关键的脑干结构——孤立管核(NTS)。该成果打开了“脑—身—心”互动研究新窗口,不仅为研究脑—体之间的复杂联系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基础神经科学研究向临床转化搭建了桥梁。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报告方法》。

    NTS是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大脑与身体器官之间交流的重要枢纽,这一过程对于情绪调节和整体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然而,此前传统的成像方法无法在活体动物中对其进行全面观察。而NTS之所以难以研究,是因为它位于小脑下方的深层区域。旧方法为了接近NTS,不得不移除小脑,但小脑也是运动协调的重要中枢,同时被认为参与情绪调节。因此,科学界需要一种既能保留小脑功能、又能观察NTS的新方法。

    此次,团队介绍了一种新的实时NTS成像技术,被称为“D-PSCAN”(基于双棱镜的小脑下脑干结构与神经回路成像)。该技术能够在不干扰小脑功能的前提下,对活体实验对象的NTS神经活动进行高分辨率、微创的可视化记录。

    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在小脑与脑干之间精确植入由两个微型棱镜组成的装置,从而实现对NTS的广泛而清晰的视野覆盖。团队测试了NTS对迷走神经电刺激的反应。迷走神经负责将来自内脏器官的信号传递至NTS。他们发现,特定强度的迷走神经电刺激能够激活NTS中的神经元,并且不同的刺激参数会导致不同的神经响应模式,包括兴奋性增强或抑制效应。目前,迷走神经电刺激已被用于治疗耐药性癫痫,其在抑郁症等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也在探索中,此次有望优化相关治疗参数。

    团队还研究了NTS在更自然条件下的功能表现:当小鼠摄入食物后,肠道释放的激素能够引发NTS的神经活动,这表明NTS在感知和整合来自身体内部信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入理解这一机制有助于开发针对精神和神经疾病的新型疗法,促进人类心理健康与整体福祉。

【总编辑圈点】

    NTS位于延髓背侧,是迷走神经感觉传入的第一级中枢。研究人员很难在活体动物中对其运行机制开展精细探测,因为其位置隐蔽,甚至需要“挪开”小脑才方便观察。此次,科研人员采用了一种新的实时NTS成像技术,在小脑与脑干之间精确植入由两个微型棱镜组成的装置,以巧妙的设计获得对NTS清晰的观测视野。研究表明,NTS可以感知和整合来自身体内部信号。对NTS的深入研究,或有助于对脑部、心理疾病的治疗。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深脑成像 孤立管核(NTS) 迷走神经 脑身心互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