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能宣布,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运行。该叶片在华能南京燃机电厂2号燃机上已连续运行226小时,成为国内首支服役时长超200小时的F级重型燃机叶片。该叶片在重量、尺寸、冷却空气流量等多重限制下,克服了设计、铸造、加工等技术难点,实现了小批量稳定制造,并完成安装调试。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役F级重型燃机核心部件自主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自主研发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成功实现“72+24”小时的连续高负荷运行,并在华能南京燃机电厂稳定运行超过226小时,创下国内自主研制F级重型燃机叶片的新纪录。
🛠️该叶片在研发过程中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包括重量、尺寸和冷却空气流量等多重限制,以及耦合设计、精密铸造和特种加工等难题,最终通过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国内企业、高校和机构,攻克了关键技术。
✅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技术评审和首件批鉴定后,该叶片于今年3月在华能南京燃机电厂2号机组完成安装与启动调试,验证了其设计和制造的可靠性。
🔗9FA型燃机透平自主化第一级动叶片的成功服役,标志着我国在F级重型燃机核心高温部件的自主研制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部件设计、制造、加工和质量控制等全技术链条的构建。
科技日报北京5月6日电 (记者都芃)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截至5月5日,该叶片在华能南京燃机电厂2号燃机上已连续运行226小时,系国内自主研制的首支服役运行时长超200小时的F级重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
在重量、尺寸、冷却空气流量等多重限制下,该叶片在研制中面临耦合设计、精密铸造、特种加工等技术难点与工艺挑战。为此,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国内相关制造企业、高校、测试机构,系统性攻克了叶片设计、制造、检测检验等环节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实现叶片小批量稳定制造。该叶片在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技术评审和首件批鉴定后,于今年3月在华能南京燃机电厂2号机组完成安装与启动调试工作。
9FA型燃机透平自主化第一级动叶片的服役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役F级重型燃机核心高温部件的自主研制工作迈出重要一步,实现了部件设计、精密铸造、特种加工、质量控制等全技术链条构建和完整产业链衔接,为装备自主可控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