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后台经常收到关于工作的吐槽和咨询。
但案例看多了我就发现一个情况,大家不是不能解决问题,而是没有找对问题。
许多问过来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大命题下的一系列小命题。
但我们过多把精力放在那些小命题身上,被小命题的外表形式所迷惑,从而忽略了大命题的重要性。
比如很多时候小命题是以“老板压榨员工”的形式出现的,以“市场行情不好”的形式出现的,以“同事关系恶劣”的形式出现的。
这些小命题千变万化,你如果执着于解决这些表象,就像救火队员一样,哪里失火跑哪里,想的都是面对眼前这摊火我该怎么救,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在根源上杜绝失火的可能性。
这么做你的“火”永远都救不完,最后会累死。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透过表象看本质,找到这一类问题的大命题是什么。不要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去找到病根。
病根找到了,解决了,你才能一劳永逸。否则你就是打地鼠,问题露头了敲一下,没露头就等着,这样永远处于被动,永远被事情牵着鼻子走。
就拿职场来说,想获得一份高薪好工作是目的,这个目的背后的大命题是什么?
是你创造的价值在这个就业市场上的排名非常靠前。你的排名高,你就贵,你的排名低,你就便宜。就这么简单。
都用过搜索引擎,我们搜个东西跳出来只会看第一页的搜索结果,越到后面越无人问津。
所以第一页的搜索关键词卖的最贵,因为流量最高,点击的人最多。
工作同样如此。
华为的天才少年为什么一毕业就年薪几百万?
因为全中国掰着手指头都找不到几个这样的人才,所以出来一个就全行业抢着要。
虽然这是极端案例,但反映出来的大趋势是不变的。
你可以不用做到全国排名前十,但可以退而求其次,在你那个城市,你那个分公司,你那个部门,甚至你那个小组里做到排名前几行不行?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同样的问题,你换个思路切入去想,得到的答案就是天壤之别。
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充满了竞争,就业市场要竞争,婚恋市场要竞争,学业成绩也要竞争,那既然都是竞争,就要学会用赢得竞争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你不要用人情世故的思路,不要用公不公平的思路,而是用商业的思路,用市场营销的思路去看待这个事情,很多过去不理解的东西一下子就理解了。
这就是大命题,那什么是小命题呢?
顺着这个大命题你继续往下想,为了达到这个大命题目标,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去提高自己的市场排名。
比如你可以人为制造信息差,让对方以为你的排名很高,但实际上你的技术一般,甚至很水。
可你用一些包装方法骗过了对方,让对方支付了远高于你本身价值的溢价。
我并不提倡这种做法,因为迟早会暴雷,但你不能否认这种现象到处都是。
为什么很多行业都是草台班子,草台班子都什么特点?
外表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却一塌糊涂。
但话说回来,又有多少人有那个本事,看得出内在水平究竟如何?
草台班子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就是专业班子太少,劣币能够驱逐良币,就是因为良币的数量还不够大,不足以起到以肃正听的作用。
草台班子通过一些不上台面的做法,制造了信息差,提高了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价值排名,让市场上的买家高估了他们,所以能够卖出高价。
但要注意,这是市场行为,市场行为不分对错,只管合不合理。
不合理的时候市场自己会调节,不用旁人插手,你也插不了手。
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不屑,但不能无视。
此时此刻有2种做法,要么做个理想崇高的殉道者,到处奔走呼吁,打击草台班子,成为黑暗里唯一的光。
这种人值得佩服,但要一个普通人做到这种程度,基本不可能。
第二种做法是顺应趋势,在时代的乱象洪流下坚守自己的小道德,努力做到不作恶,然后赚一票就跑,保全自己全身而退。这反而是更适合普通人的出路。
就像很多人问我,在公司里不愿意同流合污,但处处遭到排挤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背后的大命题其实是,你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在这家公司还能不能实现?
此刻要思考的不是面对这摊子事该如何,而是反观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以及自己要的东西,在目前这个情况下还能否获得。
如果赚钱是你的人生目标,那就继续在这个游戏里待着,然后努力提高自己的价值排名,努力往利益团体的中心去挤。
如果清高对你很重要,你不想再继续玩下去,那就去找一个新游戏,去适应新游戏的游戏规则。
千万别说【我全都要】,你没那个能量和实力改变游戏,那就认清现实,做一点切实可执行的动作。
这才是解决这个困境的真正办法。
我们一定要认清一件事,那就是这世上很多复杂的问题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套娃的形式出现的。而深度思考,就是通过搜集信息,抽丝剥茧,来把这些套娃一层一层剥开,找到最终的那个病灶。
所以不要关注那些短暂的,即时出现的问题,而是思考那些长期的东西,思考导致问题的原因,原因的原因,原因的原因的原因。
养成这个习惯你就会发现,人生中遇到的百来个问题,最后都可以归纳总结成5-6个大命题,而你只用掌握这些大命题的解法,就能一通百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张良计”(ID:zhang_liangj),作者:张良计,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