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4月24日 02:27
[国 际] 视网膜揭示心理健康遗传风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揭示了精神分裂症与视网膜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联,为该疾病的早期检测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多基因风险评分与视网膜黄斑变薄相关,这一变化可以通过简单、非侵入性的眼部测量来检测。研究还支持了精神分裂症的炎症假说,即炎症过程可能促进疾病发展。这些发现为未来通过药物干预来改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视网膜会出现结构变化,这为早期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多基因风险评分与视网膜整体黄斑变薄相关,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可以被看作是大脑的“窗口”。

🔍 通过对数万名健康人进行基因风险评分分析,研究团队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与视网膜形态之间存在关联。研究使用了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的34939名英国和爱尔兰白人的人口数据。

💡 视网膜变化的检测可以通过一种名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眼部超声波实现,这种方法简单、非侵入且廉价。医生可以在几分钟内测量视网膜的厚度。

🧠 研究还发现,与大脑炎症过程相关的基因变异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变薄有关。这一发现支持了精神分裂症炎症假说,即炎症过程可能促进疾病的进展。

    科技日报柏林4月22日电 (记者李山)瑞士苏黎世大学等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包括其最远端的部分——视网膜。该研究有助于未来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更好的早期检测和治疗。相关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精神卫生》杂志上。

    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被认为是大脑的“窗口”。因此,大脑的变化也可通过眼睛检测到。此前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受到大脑灰质缺陷的影响,视网膜组织也会出现轻微萎缩(变薄)。然而,视网膜萎缩究竟是在患上精神分裂症之前就已存在,还是继发性后果,一直没有得到解答。

    团队此次通过研究精神分裂症多基因风险评分与未确诊精神分裂症个体视网膜形态之间的关联来回答这个问题。研究表明,在控制混杂因素的情况下,较高的精神分裂症多基因风险评分与视网膜整体黄斑变薄相关。

    为了调查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是否已经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团队对数万名健康人进行了检查,然后使用基因评分计算他们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他们使用了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的34939名英国和爱尔兰白人的人口数据。

    这一发现的好处在于,与大脑中的变化不同,这种视网膜变化可通过简单、非侵入且廉价的眼部测量来检测。医生借助一种眼部超声波——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在几分钟内测量视网膜的厚度。

    该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涉及与大脑炎症过程相关的基因变异。神经炎症基因特异的精神分裂症多基因风险评分越高,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越薄。因此,该研究支持精神分裂症炎症假说,即炎症过程促进了疾病的进展。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那么炎症可以通过药物来中断,因此这种疾病未来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治疗。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精神分裂症 视网膜 早期检测 炎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