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4月23日 22:28
你害怕说穿这件事么,“性同意”背后站着新封建礼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备受争议的“性同意”理论及其在两性关系中的应用。作者认为,尽管“性同意”旨在保护个人权利,但过度强调细节和程序可能导致新的规训,类似于封建礼教。文章通过分析案例和西方社会现象,指出这种趋势可能导致男女关系契约化、算计化,最终扼杀浪漫和自由。作者呼吁人们重视真实人际交往,避免过度依赖规则,以免陷入自我设限的困境。

⚠️“性同意”理论在西方被引入,旨在反性骚扰,但被部分人过度复杂化,如同美国的“性别”分类,对男女双方形成新的规训,甚至有走向封建礼教的风险。

⚖️作者质疑,过于依赖“性同意”可能导致人际关系契约化和算计化,原本可以通过情商和交流解决的问题,变得需要繁琐的程序确认,甚至可能导致有罪推定,这与启蒙的初衷背道而驰。

🤔文章指出,启蒙运动在某些方面可能走向了反面,过度强调权利和理性,反而可能导致新的社会束缚,例如全女地铁车厢等现象,并呼吁人们警惕这种趋势。

💔作者认为,在情感婚恋领域,过度依赖“性同意”可能扼杀浪漫和自由,最终导致人们逃避真实的人际交往,转而寻求更简单的替代品,例如宠物或充气玩偶。

💡作者建议,无论男女,都应积极参与线下真实人际关系,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提升对人际关系的理解,避免过度依赖各种法则,以免在尚未经历人际交往之前就失去信心。

我们继续新一轮,这次先说一下对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判决的态度。

网上各种争议已经太多。我的看法是:按照法院公布的信息看,这个判决可以理解。但我也赞同刑法专家车浩教授的说法:网民看不到审判卷宗,与法院当事人存在信息差。而媒体公布的信息不完整,因此引起部分民众对判决的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大同这个案子早已经超出本身,承载了这些年太多的性别社会矛盾和困惑,包括不久前肥cat事件带来的情绪。我不想多讨论案件本身,而是讨论一个延伸话题——二审法院答媒体问时提到的“性同意”。

个案中的“性同意”也许不难厘清,但如果你了解过相关信息,会发现这东西已经被性别运动家们搞得像美国的“性别”分类那样复杂,四处推广,对于男女都形成一种新的规训。

《中国妇女报》曾经罗列出九种非同意状况,有的对,有的坑。其实真想罗列,一千种也可以有,越搞越精细就像美国的税法文件有几万页,绕死你。

就说最后这条“同意可以撤销”,辩证地看,它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不同意也可以撤销”。比如大同案件中,女方家庭原本主张只要男方在房产证上加女方名字,就可以把“不同意”撤销,不告强奸了,对吧。

就算同意,也不能说明什么,《三联焦虑生活周刊》就说了,不平等关系中的性同意没有任何意义。按照上野千鹤子之类流行女权大师的看法,任何男女之间都是不平等的。所以真的就是“薛定谔的同意”条件约束太多

有律师作者安抚大家不用担心,实际啪啪情况中不需要男女双方先签署“性同意书”,口头或行为表示就可以,自己把握。据传日本已经为此推出“性同意”app,啪啪前需要双方一起点击同意按钮,免得事后反悔告强奸。国内现在也有人想搞性同意app创业。各位,这么搞,不觉得哪里不对劲吗?

从西方社会引入的性同意理论,被认为是反性骚扰的宝典与女权、性别研究等事物都属于同一套伟大体系,已经设计得非常繁复。

我的观点是,这套东西看上去很前卫,实质会走向新的封建礼教。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会跳起来,“我明明是在捍卫现代权利,是在启蒙,你居然说是封建礼教!”生完气再仔细想想。比如北师大电梯排男事件中,北师大那个性别研究机构公众号就发文说男性视线无所不在,都会让女性困扰不就是封建礼教中的“非礼勿视”么。

我有个挺老实本分的女性朋友在微信群里推介库珀反性骚扰模型,分为六步判断法,第一步是被对方夸赞美貌,就有被性骚扰嫌疑,严重程度依次加强。按照这个模型去识别性骚扰,都快变成算法了。她觉得如果按照这些规则还搞不清楚的话,那就以女方主观感受为准。我说这不变成了法治最反对的自由心证了吗?但还真有法律判案支持这个。比如2023年南昌锜振东案,证据显示男女双方全程亲密配合干好事,事后男方不愿做男女朋友,就被女方起诉强奸,男方居然最终被法院判刑了!

1980年代全社会讲启蒙,讲人性解放,流行的知识一般是教育男女怎么走出“封建束缚”大胆交往。还是太理想了。如今互联网上流行的两性知识主要都和权利、算计有关。原本可以依靠情商交流感知的事情,现在越来越变成繁琐确认程序甚至还想搞有罪推定,还有判例支持。我们要看到,有很多妇女权益受损事件无法获得解决,但现在这个防范办法根本是南辕北辙,搞得青年男女们人人自危,互相防备。

如果人生活一切领域包括情感领域都要契约化、算计化,会受不了。法条思维是把人的一切行为都切分开,条分细缕,对每一步都做审视和判定,好处是细致严谨,坏处就是割裂,一条鱼拆成鱼片,就已经不是活鱼了。在这种思维看来,这一刻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但人类的心理是量子化的,欲拒还迎怎么办?假戏真做怎么办?每一刻去仔细审查行为是否合法,量子状态就坍塌了。

我要说的是,启蒙走到今天,可能真的已经死了,不是别人弄死的,自己把自己搞死的。启蒙就是觉醒,一路觉醒到自决于世……

这就是黑格尔所言“理性的诡计”启蒙、权利、理性折腾了一圈,回到封建礼教和男女大防,大明王朝直呼内行。鲁迅先生曾讽刺封建官僚禁止男女同泳,说“男女朋友在泳池肌肤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妨。不过禁止以后,还并不能解决男女大妨的问题。因为男女们仍然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的空气。”可是今天全地铁车厢全女游泳池已成现实了好么。

所以想一想,繁复“性同意”的逻辑背后是不是隐藏了另一套逻辑?正好今天已经有很多西方思想家包括齐泽克、亚尼斯指出,西方的资本主义已经退入技术封建主义阶段。在男女交往领域出现这个封建趋势,不是巧合。我们还要当作先进事物搬过来吗?

我之前听赵汀阳老师说过,米兔运动之后,他去巴黎开会,发现启蒙大国法国的女权阵营分裂了——老一代女权主义者感到忧虑,米兔要求的清晰啪啪程序和深入细节的性骚扰检查运动,使得法浪漫中标志性的调情文化难以为继。启蒙声张的浪漫爱,需要暧昧地带的,而“性同意”程序摈弃一切暧昧,一切暧昧都可能带来起诉,怎么办?

不止是情感婚恋领域,在当代一切生活领域都有这个趋势。繁复的规则,可能不是什么解放,而是美丽枷锁。不敢冒险,不愿承担责任,就不存在解放,也没有浪漫,因为男女双方索要的都是各种条约保障的福利而已。最后一代人们最后会发现,不如养条狗或者找个充气玩偶简单痛快。

浪漫左派同志们老喜欢说爱情是最小的共产主义,但实际问题是,婚姻已经是最小的封建资本主义

当然,封建的日子也不是不能过,我还很好奇,最后一代人的封建和古典封建有什么区别……我有年轻有为朋友,不打算恋爱结婚,却已经在投资人造子宫产业了。

我觉得这也不是办法,从个人角度给点建议吧——

无论男女,都别老宅在盒子里,停在嘴炮上,还是要多进入线下真实人际关系去体会锻炼,不然,你在没上人际关系战场之前,已经吓死自己一百次了。真上战场,会发现比游戏丰富多了。毋庸置疑,人与人相处,要尊重对方意愿,而且要善解对方意愿。你越是缺乏真实人际经验,那些什么mbti法则、性同意法则就越容易俘获你。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性同意 两性关系 启蒙 封建礼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