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4月20日 08:36
央视曝光车险理赔黑幕:2.8万赔付款 修车仅花不到1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央视新闻曝光了一起汽车保险理赔黑幕,揭示了保险理赔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车主张女士的车辆在发生事故后,获得的理赔款被层层盘剥,最终用于维修的费用远低于理赔金额。该事件暴露出修理厂通过转包、使用旧件等方式牟取暴利,导致维修质量无法保障。同时,保险公司、修理厂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链条也浮出水面,引发了社会对汽车保险理赔行业的广泛关注。

🚗车辆维修费用被层层盘剥:张女士的车辆获得2.85万元理赔款,其中1.2万元被代理人拿走,剩余1.65万元被三家修理厂瓜分,实际用于维修的不足万元。

🛠️维修质量无法保障:张女士的车辆被更换了拆车旧件,并新增多处刮痕,导致后续返修、诉讼和投诉。

🏭修理厂违规操作:负责开票的修理厂C无维修资质,却通过转包业务赚取差价,导致维修质量难以保障。

💰多方利益链条:保险公司、修理厂和代理人之间形成利益链条,共同瓜分理赔款,损害了车主的利益。

快科技4月20日消息,近日,央视新闻栏目曝光了汽车保险理赔黑幕,浙江宁波的张女士车子出了保险事故后,车辆获得保险公司2.85万元理赔款,有1.2万元竟被代理人拿走,剩余1.65万被三家修理厂瓜分,真正用于维修的不足万元。

报道称,张女士的车辆在小区里被撞,对方全责,维修费用由全责方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但在20多天后,张女士发现自己的车辆,大灯、门子、引擎盖等部位,使用的是拆车旧件,而且后视镜、车窗膜,门把手等处新增了多处刮痕。

张女士查看行车记录仪发现,车辆维修期间,在两家修理厂之间来回辗转了5次,并且,修车发票是另一个维修厂开具的,修车过程至少涉及三家修理厂。

当地交通部门给出了说法:张女士车子的维修业务由负责开票的修理厂C实际掌握,但它没有没有定损权限也没有维修资质和维修能力,于是让有定损权的修理厂A出面定损,又让有维修能力且收费较低的修理厂B进行维修,C是个体工商户享受更低的税率,只负责开票。

这也说明,修理厂C没有维修资质,却也能进入保险理赔体系,它在接到保险公司的事故车业务后,拿着高金额的定损工单,却将业务转包给收费更低的其他汽修厂,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

在宁波张女士车辆理赔案件中,保险公司定损总金额为28500元,其中12000元作为返点给了事故车代理人(张女士亲属),剩下的16500元由定损的修理厂A、实际维修的修理厂B、负责开票的修理厂C三家进行瓜分,而真正用于维修的不足保费金额的一半。

这也导致维修质量无法保障,此后张女士又经历了返修、诉讼、投诉,才将车辆修好。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汽车保险 理赔黑幕 维修猫腻 消费者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