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前天 06:36
消费好像也没有多爽,一般吧,不会上瘾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作者在消费过程中难以获得快乐的现象。作者习惯于理性思考,将消费行为与解决根本问题联系起来,而非单纯享受购物的乐趣。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作者在购物时更注重实用性和目的性,而非情感上的满足。文章还分析了作者对自身消费行为的困惑,以及对他人评价的理性认知,最终得出结论:消费带来的快乐有限,且难以持续。

🤔作者在购物时,习惯于理性思考,例如买衣服时会考虑工作压力和经济状况,而非单纯享受购物的乐趣。

🧐作者的理性思维模式导致其在消费过程中难以获得满足感,即使购买了商品,也难以产生真正的快乐体验。

😮作者在消费时,会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但这种评价并不能带来持久的快乐,因为作者更注重实际利益,而非虚荣心的满足。

😫作者对自身消费行为和目标感到困惑,例如在选择衣服和寻找伴侣时,缺乏明确的喜好和需求。

这两天花了很多钱,也就那样吧。消费的时候,那个感觉还行,但是也就那样,可能因为我心理放不开,不能完全沉溺其中,享受其乐。比如别人买东西时,那是在买期待已久的宝贝,拿到手后是开心的,欢呼雀跃的。比如别人在做爱时,那是对爱的人情难自禁,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所以这些情况下,他们能充分地享受所作之事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我不是的。我发现我已经习惯了公式化的理性思考。比如拿到一个大题,你想的可能是如何解题,而我先想到的是出题人为何出这道题,他想考察我什么?他为什么在这里断句?他设置这个条件是为什么?把题解出来后,我还会忍不住想,如果让我出这个题,我可以怎么出?我之所以这样想这样做的目的是,我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有时候,我认为的根本问题,可能不是根本问题。

这种思维习惯已经固化了。当我在商场买衣服时,我想的不是我工资高,我要犒劳一下我自己,买到了衣服我应该高兴。我不是这样想的。我想的是,我现在之所以压力大,不舍得花钱,根本问题在于我这个工作压力大。另外,为啥那个月薪六千的二本文科生敢于月光呢,根本原因是他有父母支持。

所以我就得出结论:根本原因是我干了这个工作且我没有长辈支持。所以我可以找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当对象,那我首先得自己穿得体面些,那第一步是不是得先换身像样的衣服?所以当我在商场买衣服时,我想的是,第一步完成了,而不是我买了喜欢的衣服,我好高兴。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我喜欢什么衣服。我主要通过观察店员的反应来确定是否好看。当我穿那套连衣裙时,那个店员并不是像其他人那样语言上夸几句,她是有惊喜的那种表情,我说这个可以吗,她就赞许性的点头,也没说什么,一直看镜子里的我。我又试了两件更贵的,问她,她还是建议买这个裙子。她对那个裙子的认可,显而易见。

我就买了。但是我没什么太大感觉。北方现在这个季节,根本穿不了这种夏天的裙子。所以买了也只是放在柜子里。我感觉我的问题没解决,因为我现在穿不了。所以后面我又买了一条牛仔裤。买完之后,我依旧没什么快感,反而有点自我怀疑,不停地质疑:我下的本是不是有点大了?我为啥要买这些东西?这些有用吗?有必要吗?

再后来买黄金,完全是一种“摆烂”心态了。一边摆烂,一边痛苦。其实是不开心的。发出来也只是想让别人说“哇,你好有钱”,但实际听到别人说“你好有钱,你好厉害”时,感觉也很一般,因为我实质上是一个务实的人,被人夸,不能带给我实际的好处,所以生不出“虚荣被满足后的那种快感”。即便是被店员夸,这个作用只是帮我确认应买什么,而非“哈哈,我被夸了,我好高兴”。我在察言观色,在思考她说的话,哪些可能属实,而非她说了哪些漂亮话。

整体上偏快乐吧,比躺在家里宅一天要快乐一些。但没什么后劲,所以不会再尝试了。而且对于找对象这个事,跟买衣服一样,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我喜欢或者我需要什么样的。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消费 理性 购物 快乐 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