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4月14日 15:53
一个人越喜欢上班,越容易失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工作与热爱的关系,强调了做好工作更重要的是逻辑和策略,而非单纯的热爱。作者指出,过度热爱工作容易导致对回报的过高期待,而现实中回报往往滞后或缺失。文章分析了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和底层规律,以及快速学习和适应新行业的重要性,最终建议将工作视为一个需要投入和优化的事件,而不是情感的寄托。

🤔 工作并非需要热爱: 作者认为,做好工作与是否热爱无关,逻辑、策略、天赋等因素更为重要。过度热爱可能导致对回报的过高期待,反而影响工作表现。

💡 理解工作的特性与规律: 做好工作的前提是理解工作的特性和底层运转规律,包括行业特性、公司运作方式和工种要求。例如,销售需要理解产品、客户和市场,公关需要理解企业业务、传播媒介和人性。

🚀 快速学习和适应新行业: B2B服务行业从业者需要具备快速了解行业的能力,通过学习商业模式、财务模型等,快速融入新行业。这种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胜任不同行业的工作,并取得成功。

因为越有执念,就越干不好任何事。

这世上的东西,都是你爱的越多,受伤的几率越大。

人是这样,工作更是这样。

大家千万不要去热爱一份工作,工作也不需要被你热爱,你越热爱反而越干不好。

记住,你把一件事做好,和你爱不爱它,完全是两码事。

因为热爱,并不是把一件事做好的充要条件。

你还需要有策略,有计划,甚至还要有天赋,它们综合产生作用才让你把一件事情做成。

光靠热爱就能把工作做好,这种想法过于片面,也不符合现实。

虽然热爱是好事,但热爱过了头不见得是好事。光有热爱没有计策,最后一定会失业。

因为任何事情只要你投入了,不管投入的是什么,时间也好,金钱也好,感情也好,只要投入了,你就一定会期待收获。且投入地越多,相应地,你对最终回报的期待值也越大。

可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你当下去投入,回报可能很晚才到来,有时候甚至根本没有回报。

比如当你喜欢一个女生,各种嘘寒问暖,关心备至,最后肯定不希望只和对方做朋友。但对方却不为所动,你发现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再比如当你拼命去争取一份职位,前期做了很多准备,精心打磨简历,但最后对方却突然因为总部命令关闭了招聘职位,你的努力也付诸东流。

这种情况才是生活的常态。

古人说尽人事,听天命,很多事情靠个人的力量去掌控是很难的。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只能交给环境,交给时间。

年轻的时候容易打鸡血,觉得人定胜天,只有挨过了社会无情的铁拳才知道,哪有什么人定胜天,都是听天由命。

回到正题,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做好一件工作的前提,不是热爱,是逻辑。

如果说热爱是热烈的情感,那逻辑就是冷酷的理智。很多事情只有当你不上头了,不打鸡血了,看待和理解的时候反而更客观,更遵循它的自然规律,更有可能把事情做成。

每个行业,每个公司,每个工种,都有它的特定逻辑。这个逻辑包括这份工作的特性,底层的运转规律,所需要对应的技能和性格等等。

比如工作特性,这一点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都忽略了,但这才是你把这份工作做好的大前提。

有的工作需要具备很强的多线任务处理能力,每天在手机上回三四个客户的消息是常态,而且脑子还不能乱,每个客户对应的任务和计划是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种工作对于习惯专注做一件事的人就不适合。

有的工作需要你能言善辩,在不同人之间辗转腾挪,三言两语就能抓到对方的需求,不但能接住对方的话还能马上给与满意的答复。

这种工作对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情商不高的人就不适合。

有的工作需要你对细节非常敏感,一点数据上的差异就能看出问题,能够从庞大的信息中高度总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法。

这种工作对不擅长处理复杂信息,只能够单线程工作的人就不适合。

每个工作的特性,对应了把它做好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最后都要和你的特性匹配,一旦不匹配,就会出问题。

决定你应不应该干一份工作的前提,不是这个工作能不能赚大钱,也不是老板画的饼有多么香,而是你理不理解,以及理解以后检查自己适不适合。

再比如底层运转规律。

行业不同,公司不同,工种不同,那么做好工作的方法就大不相同,我们要去理解其中的规律,才能运用它们把工作做好。

销售工作的运转规律是什么?

是对产品,对客户,对市场的理解,并由此构建出一条有效的获客方法论。

对产品的理解,决定了你卖货的时候如何去提炼卖点和话术,不然人家为什么买你的东西而不买其他竞品?

对客户的理解,让你知道怎样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共情,去产生痛点需求,而不是生硬地去和客户套近乎。

对市场的理解,决定了你在多如牛毛的获客渠道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而不是什么都去尝试,什么种类的客户都去跑。

再比如做公关的逻辑是什么?

是对企业业务的理解,对传播媒介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

对企业业务有了深入理解,你才会知道公司最需要公关来创造什么价值,不然就是乱枪打鸟。一个初创期的企业和一个发展成熟的企业,对公关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传播媒介有理解,你才知道最有效达到传播目的的方法有哪些。因为企业公关通常都是预算比较少的部门,拿着少预算却要帮老板办大事,巧妇也不能难为无米之炊。

对人性有理解,你才会知道如何调动公众的情绪,把控舆论的论调,朝着对你品牌有利的方向去演进。人们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关注什么,在意什么,这里头都有大学问。

只有把规律摸熟了,你才知道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哪些关键地方是必须要掌握的,哪些是边角料的东西可以不去管的,怎么去分配自己的精力,怎么扬长避短,慢慢你做事情就会变得有策略性,而不是盲人摸象,一通乱打。

这一整套思路,跟热爱其实没什么关系。热爱,只是让你把这个学习过程加速了而已。

像我身边很多工作事业做得非常成功的人,我问他们真的热爱目前的工作吗,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No,10个人里只有1个真的喜欢。

而剩下的9个人,他们的观点出奇一致:

工作,就仅仅是工作而已,它和吃饭,睡觉,打游戏,健身,没有本质的区别。工作是一个事件,我对这个事件进行投入,从而获得回报。当我想要把这个事件做好,我就去深入研究它,然后优化我的投入-产出模型,最后提高我的回报率。

你看,这和热爱没有半毛钱关系。

可当你有了这种思维,就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换什么行业都能够快速上手,做什么工作都能迅速成功。

因为你剥离了情绪,不再投入感情,而是像一个AI机器人一样去拆解分析。

做得对的事情,提炼关键,总结规律,然后复制到其他领域去反复验证。做错了的事情,找到原因,复盘功过,调整策略,重新再来。

整个过程都没有热情的打鸡血,而是充斥着客观和冷静的气氛。你不会因为得失而过度影响情绪,产生心理波动。

这,反而才是做成一件事的基本素质。

最后和大家说一个职场上的现象,很有意思。

许多做投资的,做律师的,做广告的人,往往在职业生涯后期会跳槽到五花八门的行业里去,而且都能够做得风生水起。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类工作,都属于B2B的服务行业,也就是服务其他行业公司的行业。

而当你要去服务其他行业客户的时候,势必就要把人家行业的规律摸清摸透,才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服务,否则人家凭什么要请你?

正因如此,服务业有一个基本技能非常重要,那就是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能力。

这个月你在研究快消行业的品类增长,几个月以后可能又要去了解医疗行业的市场发展状况,这种快速切换赛道环境的工作模式将贯穿始终。

因此做得好的人,往往都是经过数年的磨炼最后掌握了一套方法论体系,帮助他们快速融入一个新行业,摸透这个行业方方面面的规律。

商业模式,财务模型,产品研发,市场竞争,组织架构,销售渠道,营销传播......看上去每个都是复杂的难题,但在这些人手里却能快速串联起来构成对这个行业的完整理解。

所以做B2B服务行业的人,很多后面都会去读MBA、EMBA,他们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技能体系边界,才能完整掌握对行业的认知。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公司大企业,空降过来的高管很多都是咨询、投资、律师的背景出身。

即使他们以前并没有在这个行业里深耕多年,但凭借自己快速学习的能力,也能迅速上手。

你说这些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吗?不见得,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一定很擅长学习。

因为找到了规律,化繁为简,这只是一项工作而已。

记住,不要去热爱工作,去学会搞定工作,这才是正道。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各位有所启发。

我是良计,与君共勉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良计”(ID:zhang_liangj),作者:张良计,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工作 热爱 逻辑 策略 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