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格基金 04月09日 18:06
95 后创始人领跑 GenAI 应用革命:2024 美国新晋独角兽观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研究了2024年美国新晋独角兽企业,揭示了创业者的多样化背景、AI领域的崛起以及各行业的分布情况。报告重点关注了连续创业者、技术派和年轻创始人,并分析了金融、军队等不同背景对创业的影响。同时,文章对比了中美两国在AI发展上的差异,为读者提供了对美国创业生态的全面了解。

💡 **创业者多元化:** 美国新晋独角兽的创始人背景呈现多样性,包括连续创业者(老司机)、技术派和年轻创业者(小天才)。其中,连续创业者占比最高,而技术派创始人则在AI领域表现突出。

🎓 **技术驱动与资本青睐:** 技术派创始人凭借深厚的技术壁垒,其创业公司在早期就能获得资本的快速支持,平均成立10个月即可获得首轮融资,远超其他行业。

🌍 **移民与多元文化:** 近一半的美国独角兽创始人为一代移民,其中来自中东和印度的创业者最多,犹太裔创始人占比也较高,展现了美国创业环境的多元文化特征。

🤖 **AI应用崛起:** 超过一半的美国AI新晋独角兽是AI应用公司,涵盖营销、法律、编程助手等多个领域。相比之下,中国AI独角兽更侧重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

原创 与你同在的 2025-02-26 18:36 北京

在美国,超过一半的 AI 新晋独角兽都是应用公司。

Z Talk 是真格分享认知的栏目。


2024 年,全球共有 140 家公司跻身独角兽。年前,真格基金发布了「2024 年中国新晋独角兽研究报告」。


本期内容,我们对美国 67 家新晋独角兽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与复盘。获取完整版 PDF 报告,请前往文末下载或点击「阅读原文」。




2024 年,美国新增 67 家独角兽企业 [1],数量上排名第一。中国第二,共 44 家。


其中,25 家(37%)来自飞速发展的生成式 AI 领域。在中国,生成式 AI 新晋独角兽仅 2 家,占据半壁江山的是硬科技。


图 1 - 过去 9 年美国新晋独角兽占比


01

独角兽背后的美国创业者


坚持「投人哲学」,真格基金曾提出创业者的四象限理论——把创业人群划分为「老司机」、「小天才」、「技术派」、「操盘手」。


老司机


在美国新晋独角兽之中,「老司机」创业者占比最高,共 34 人(占美国新晋独角兽的 51% [2]。所谓「老司机」,即连续创业者。他们拥有极其丰富的创业经验,在战斗中学习战斗、在时间中积累复利。


马斯克就是其一。他创立的 xAI 创造了 122 天建成全球最大计算超级工厂的惊人纪录,凭借 10 万张 H100 芯片稳居全球算力榜首 [3]


同样备受瞩目的是前 Open AI 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在 OpenAI 权力风波后,他于 2024 年 5 月离开 OpenAI,并于 6 月创办 Super Safe Intelligence(SSI),以「安全超级智能」为使命。


据媒体报道,SSI 有望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逾 10 亿美元资金,估值将超过 300 亿美元 [4]


小天才


图 2 - 90 后创始人崭露头角


「小天才」是美国生成式 AI 浪潮中被偏爱的创业者。「老司机」之外,「小天才」创业者有 17 人(占美国新晋独角兽的 25%),位列第二。这其中,有 4 位 95 后创始人和 2 位 00 后创始人。


大多数「小天才」创始人都是在积累了 1-3 年企业工作经验后才决定创业,仅有 3 位是辍学或者毕业后立即创业。


在 2024 年最火的 AI 编程领域,四位创始人均为 95 后。


Cursor


Devin


Windsurf


Magic


图 3 - 北美新晋独角兽 90 后创始人 


技术派


「技术派」创始人位列第三,占比 22%。


他们中大多曾在大学做前沿科研,或在 Google、Meta 等大厂带领核心研究团队。这些所成立的公司 73% 聚焦于 AI 领域,覆盖大模型、具身智能、AI 芯片等前沿地带。


由于「技术派」创始人具备过硬的壁垒,且新技术的探索需要大量资本支持,因而「技术派」公司资本化速度远超其他行业。平均成立 10 个月,「技术派」创始人的创业公司便可获得首轮融资,而整体平均时长为 2 年。


图 4 - 美国独角兽创始人画像及占比


「AI 教母」李飞飞是「技术派」中的明星创始人。2024 年 4 月,时任斯坦福 HAI(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研究所主任的李飞飞创办 World Labs,宣称将打造「空间智能」,将人工智能引入动态三维世界。


World Labs 成立仅 3 个月后,便吸引了来自 NVIDIA、AMD、Adobe 等科技巨头超 2 亿美元的投资,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创下 AI 创业公司成长为独角兽的最快纪录。


「技术派」中另一位知名创始人是 Chelsea Finn,同样来自斯坦福,时任计算机科学和电气工程系助理教授。她和 Sergey Levine 在 24 年 3 月联合创立 Physical Intelligence (π),致力于打造机器人通用大脑。8 个月内,Physical Intelligence (π) 获得 Sequoia、OpenAI 和 Amazon 创始人贝佐斯等的 3 轮融资,估值达 24 亿美元。


Chelsea Finn 曾领导斯坦福 IRIS(大规模交互式机器人智能)实验室,打造红遍全网的「炒虾机器人」ALOHA。联合创始人 Sergey Levine 是强化学习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 Chelsea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期间的导师。Sergey 的谷歌学术引用高达 16 万次,被誉为「学术狂魔」。



02

四个关于美国独角兽创始人的特别观察


与中国不同,金融、投资、咨询背景创始人占据美国新晋独角兽 1/3。



10% 的创业者曾在军队或政府任职。



45% 的独角兽创始人为一代移民。另外 33% 的创始人是出生在美国的移民后裔。



此外,有 26 家独角兽创始团队在创业前有共事或同窗经历。



图 5 - 创始人背景特点总结



03

美国独角兽行业分布


美国 67 家新晋独角兽中,有 28 家 AI 独角兽,其中 25 家是生成式 AI 独角兽。


这些 AI 独角兽平均估值高达 21 亿美元,平均成立后 3.7 年即跻身独角兽,为除 Web3 外成长最迅速的赛道。


图 6 - 美国 AI 新晋独角兽细分


美国超过一半的 AI 新晋独角兽都是 AI 应用公司,共 17 家。包括 ToB 的营销、法律助手、 ToC 的编程助手、语言学习、资料搜索助手等。


与美国层出不穷的 AI 应用景象不同,中国今年仅有的 3 家新晋 AI 独角兽,其中 2 家为大模型公司月之暗面与阶跃星辰,另一家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颇受关注的宇树科技。


图 7 - 美国新晋独角兽行业分布


传统 ToB/SaaS 仍是美国创业热门领域。该行业诞生的独角兽占总数的 19%,仅次于 AI。


它们通常针对某一细分行业提供高度垂直的服务。例如:


美国 SaaS 行业经多年发展,已进入高度专业化、细分化的阶段。此外,AI 热潮也引发了对网络安全和隐私泄漏的关注,去年美国有 6 家网络安全公司成为独角兽,占 SaaS 行业的 31%。


美国硬科技新晋独角兽公司位居第三,占总数的 12%。在中国,硬科技是去年诞生独角兽最多的行业。


美国硬科技新晋独角兽中,绝大部分为新能源企业。包括地热能源开发商 Fervo Energy、社区太阳能运营企业 Nexamp、核聚变技术公司 Zap Energy、清洁航空燃料开发商 Twelve 和电池研发商 24M Technologies 等。


此外,这一年诞生的美国硬科技独角兽还包括量子计算公司 Quantinuum、军工级无人船开发商 Saronic 和仓储物流机器人 Nimble。


其他行业新晋独角兽包括:



图 8 - Flip 官网



真格基金全力重仓拥有满腔热情与创新想法的年轻创始人,期待与你们在独角兽成长之路上同行。


如果你有好的创业想法,欢迎和我们聊聊!



获取完整版「2024 年美国新晋独角兽研究报告」,可于下方下载 PDF 或点击「阅读全文」。



数据源:美国为 PitchBook + TechCrunch,中国为 PitchBook + IT 桔子,其他国家为 PitchBook

[1] 美国新晋独角兽数据中,Cart.com、Xpansiv、Clear Street、Ascend Elements 2024 年之前估值已达独角兽标准,而 Alumis 在 2024 年 6 月 IPO 后估值回落至不足 10 亿美元。因此在上期 72 家美国新晋独角兽的基础上,本次分析中不计入这 5 家公司

[2] 部分创始人有复合背景,此处按多标签处理,故比例加总大于 100%,具体标签划分请见完整版 PDF 报告

[3] 由于马斯克的 xAI 较为特殊,其超高估值远偏离平均值(500 亿美元 VS 平均 17 亿美元),故本文所有涉及估值和成长速度的计算均未包含这一异常值

[4] 截至目前,SSI 报价 200 亿美元的最新一轮融资尚未完成,故本文所有统计沿用上一轮融资的估值数据(50 亿美元)




信息收集整理|Manlu、Xinyen

报告撰写|Leah、Cianna、Manlu

编辑|Bonnie、Wendi


推荐阅读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美国独角兽 AI创业 创业者 行业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