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的鱼 04月07日 21:47
展望未来30年美国海军发展规划(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美国海军造舰成本海军和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不同,造舰计划受成本增长等影响,作战能力评估显示存在问题,且对舰船工业基地产生挑战。

🦘海军造舰计划成本增长,无力购买所有计划舰船,部分项目成本超支、单价增长

💪作战能力评估中,舰队杀伤力和火力分布性在2040年前逐步降低,部分能力将有所增长

🚢舰船工业基地面临诸多问题,如进度延误、成本增长、劳动力缺乏等

💰海军预算增长,造舰成本占比及舰队运营与人员开支情况

🌐美国海军造舰业面临的挑战及与他国海军的对比

原创 大鱼鉴水 2025-03-10 13:05 加拿大

美国海军造舰成本,海军和国会预算办公室有不同的估算;海军作战能力评估;30年造舰计划对舰船工业基地的影响

造舰成本

根据美国海军的估计,即使在2025-2054年间每年获得的造舰资金与过去5年相当(这5年的预算为198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海军仍然无力购买2025计划中的所有舰船。

【 海军的估算 】

海军计划在今后30年间平均每年为新舰建造拨款301亿美元(和澳大利亚、波兰、以色列这些三流军事国家的年度国防预算总额差不多)

2025计划强调了为造船业提供稳定工作的重要性,以防止出现兴衰周期,因为这可能会危及一些造船厂和二级供应商的财务健康,并给未来的造舰成本带来不确定性。计划中列出的新舰采购数量和交付时间基于这样的假设:目前几家造船厂所经历的生产延迟将在未来10年得到解决,从而实现未来新舰稳定且准时的交付。如果这没有发生,新舰的成本可能会高于海军和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估计,新舰的交付时间也将比2025计划中预期的更长。

{ 我深深怀疑这个假设就只是一个假设。}

实际上海军造舰计划正持续受到当前造舰项目成本增长的影响:在总统2024年预算申请中,2024-2028年的造舰成本超支总额为34亿美元;2025年的申请中成本超支增加到104亿美元,并且还要求额外拨款10亿美元用于预计2029年的成本超支。

海军还增加了几个主要造舰项目的成本估算额:弗吉尼亚级和伯克级的单位成本估算比过去五年高出20%以上,这导致SSN(X)和DDG(X)的成本估算也一并增加。这甚至会影响到海军对哥伦比亚级的估算,尽管2025计划尚未反映出这种变化。

部分海军造船项目成本超支和单价增长幅度

潜艇是除航母外美国海军最昂贵的舰艇,根据海军估算,潜艇将在未来30年内消耗新舰建造总开支的49%,即平均每年约147亿美元。2025计划将削减SSN(X)的订购数量,转为采购更多弗吉尼亚级,不过这并没有大幅度改变造舰资源的分配。对潜艇的关注反映了水下战争在不断发展的海军战略和未来舰队愿景中的重要性。

{ 对潜艇的重视和投入可以看出这是美国海军今后最为依仗的力量了(潜台词是其它都靠不住)。 }

第二大支出类别是水面作战舰艇,占新舰建造总开支的26%,平均每年80亿美元。航母占11%,两栖舰艇占9%,作战后勤与支援舰只占5%。

与海军之前的所有造舰计划一样,2025计划不包括以下费用:核动力航母中期换料、非战斗舰船(如海洋测量船或运输船)采购、大型无人水面舰艇采购、舰艇建造中和交付后的许多小型项目(例如购买操作舰船所需的设备和小型工具,它们不一定由造船厂在建造舰船时提供),也不包括完成2025年之前批准采购舰船所需的57亿美元(由于成本超支或其它增加的费用)。据CBO估计,将上述所有费用都计入的话海军每年造舰开支平均将增加40亿美元,达到341亿美元。

【 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算 】

根据CBO的估计,2025计划的全部成本(包括新舰建造、航母中期换料和其它项目)在2025-2054年期间平均每年为401亿美元,比上述经国会预算办公室调整后的海军估算数额高出17%(60亿美元),也比海军过去五年实际平均年度造舰资金高出46%。

CBO对海军2025计划年度造舰成本的估算

CBO利用造船业通胀率与整体经济通胀率之间的历史差异(以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衡量)来计算造船项目增长情况。1994-2023年,年度造船业通胀率平均比年度经济通胀率高出约1个百分点。CBO对造船成本的预测反映了这样的假设:这种差异将从2025年持续到2054年。据此一艘在2024年建造、成本为25亿美元的军舰到2054 年将花费34亿美元。如果海军的造船预算不能与造船成本同步增长,舰船价格最终将远远超出海军的支付能力。

【 海军年度总预算的增长 】

2025计划将扩大舰队规模,海军预算其它部分的成本也将随之增长。CBO估算全面采购、运营和维护这支舰队将使海军未来30年的年度总预算增加约1/3,从目前的2550亿美元增加到2054年的约3400亿美元。造舰成本将占海军2054年总预算的约11%,相比之下占据海军预算最大份额的是舰队的运营与人员开支,合计约占总预算的50%。

CBO对海军2024和2025计划总预算的估计

作战能力评估

除了新的舰队结构评估外,海军还通过以下各项指标来评估造舰计划:

2025计划舰队的杀伤力和火力分布性在2040年之前将逐步降低:垂发单元总数减少,能够发射反舰和防空导弹的舰艇数量也在减少。这主要是由几个造舰项目延期造成的,最明显的就是星座级护卫舰的建造拖延,LUSV的采购数量也缩水了。不过随着3艘提康德罗加级和12艘伯克级延寿,海军至少可以暂时抵消这些削减。

{ 垂发数量只是基础,关键在于发射什么弹药。在可见的将来,美国海军防空仍然依靠标-2和标-6,反导依靠标-3和标-6(可能再加上爱国者-3),反舰为捕鲸叉、LRASM和规划中的HALO空射高超,对地为战斧、JASSM和海军版LRHW高超。在弹药种类和性能上美国海军已经不再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尤其是高超弹药。}

此外,随着4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每艘可携带多达154枚对陆攻击导弹)在2026 年退役,水下导弹发射能力也将下降。这种能力将由弗吉尼亚级接替,艇体加长25米安装VPM模块的Block V/VI/VII可携带40枚导弹,前4个批次只能携带12 枚导弹。不过第1艘带VPM的弗吉尼亚级(Block V 2号艇)要到2028年11月才能入役,到2054年舰队将拥有19艘VPM型弗吉尼亚级。总体而言,2030年后,舰队的导弹能力将再次增长。

尽管2025计划将 SSN(X) 推迟了5年并减少了采购数量,到2054年攻击核潜艇鱼雷/捕鲸叉潜射反舰导弹的载弹总量仍将比现在高出约40%,因为SSN(X) 的鱼雷舱容量预计将是弗吉尼亚级(25枚)的两倍。

最后,2025计划下航母舰载机的日均出动率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或只是略有下降。前15年因为尼米兹级的延寿,航母整体作战能力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后15年航母数量将下降到9或10艘,虽然福特级的出动率高于尼米兹级,总出动率仍会下降。

{ 航母舰载机总出动率并没什么意义,因为无法做到所有航母同时出动,可部署航母的数量更重要,当航母总数下降到9艘时,两洋可同时部署的航母将不超过3艘,大多数时候只有1-2艘,在西太地区处于劣势。}

对舰船工业基地的影响

2025计划对美国的造船业提出了挑战。尽管有数千家公司参与舰船建造和部件生产,但美国海军的舰船主要由以下7家造船厂建造:

> 巴斯钢铁造船厂在完成朱姆沃尔特级3号舰后目前只建造伯克级,今后有可能作为星座级的第二生产基地

目前,许多海军造舰项目都面临进度延误和成本增长的问题。2024年初,海军进行了一次造舰审查,结果显示许多项目都落后于计划,尤其是以下舰艇:

首艘新一代SURTASS海洋监测船也推迟了,但海军没有具体说明延误多久。该船于2022年获得国会批准,其设计尚未完成,也未开始建造。

审查结果显示,尽管两栖舰艇和伯克级也有“延迟签合同”的情况,但这些舰艇的建造计划被认为是稳定的,并且符合其项目经理目前对其进度的估计。然而,根据CBO对海军预算文件的分析,伯克级单舰建造周期的延误在过去两年中被增加了18个月。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在2000年代,驱逐舰和潜艇的建造周期为5-6年,而按照目前的进度,美国造船厂现在平均需要8-9年才能建造这些舰船。尼米兹级的建造周期为7-8年,福特级则延长到10-11年。两栖舰艇和补给舰也有类似情况,尽管不那么明显。

海军舰艇建造周期增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设计不完整、海军在开工后寻求设计变更,以及疫情的影响,但劳动力挑战可能是最大的问题。几乎所有大型造船厂都难以招聘和留住熟练的造船工人,长期在造船厂工作的一代工人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因此,这些造船厂的员工总体上都比过去缺乏经验。

> 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舾装中的“肯尼迪”号,该舰在2019年10月29日下水6年多后仍未完工,预计今年交付海军服役,到2029年才能完成海试和训练,部署到布雷默顿母港接替明年退役的“尼米兹”号。

如今生产海军舰艇零部件的供应商比过去少。对于某些舰艇,例如潜艇,大约70%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没有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个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在生产中遇到困难,就可能扰乱舰艇建造进度。此外如果海军想要采购超出目前计划数量的舰艇时,供应商可能很难提高产量。

海军在建舰艇吨位也大幅增加,自2014年以来在建舰艇吨位增长了80%,从6.8万吨增加到12.3万吨。不包括作战后勤和支援舰艇(这些舰艇往往体型较大但建造起来并不一定困难),作战舰艇吨位增长了65%,从4.7万吨增加到7.8万吨。再加上造船业的状况,这些吨位增长使得美国造船厂建造海军舰艇愈发困难。

并非所有造船厂都会受到同样的影响,因为海军对不同类型舰艇的需求在未来30年会有所不同。航母的建造将相当连贯和稳定,但负责其余类别战舰的造船厂建造量将大幅增加:2030-2054年在建舰艇吨位平均将比目前的建造量高出50%。

解决作战舰艇生产的增长和持续水平极具挑战性。与多家造船厂签约建造作战舰艇可能有助于提高产量,但这样做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为了在2031年前将星座级护卫舰的生产速度提高到每年3艘,海军需要与第2家造船厂签约。目前唯一的造船厂 - 马里内特海洋造船厂在首舰交付上已经拖延了3年以上的时间,而且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保障建造速度超过每年1艘。即使造船厂能够克服目前在招募和留住劳动力方面遇到的问题,它也没有每年建造2艘以上星座级的基础设施。作为该项目的新成员,第2家造船厂面临着建造全新战舰的艰巨挑战,因此需要时间来学习如何建造护卫舰。任何为海军建造舰艇的新造船厂都将面临同样陡峭的学习曲线,因此如果海军与新造船厂签订部分舰艇建造项目合同,则可能会导致大面积延误。

马里内特海洋造船厂下水星座级的设想图,该造船厂不仅面积狭小,而且位于五大湖深处,出海水路长达2800公里,冬季还会冰封航道无法通行

潜艇工业也有同样问题,工作量和复杂性大幅度增加。自2014年以来在建潜艇吨位增长了70%以上,到2031年将再增长70% - 换句话说17年间将提高到原来的近3倍。目前的潜艇建造周期为9年,这意味着在2040年前后10年内,2家潜艇制造商将同时建造4种类型的潜艇(目前是3种:哥伦比亚级、弗吉尼亚级Block IV和Block V,届时将增加大载荷潜艇),但这两家造船厂都面临成本严重超支、施工延误和交货日期延误的问题。增加新级别的舰艇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对造船厂和海军管理能力的考验。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军计划为潜艇工业基地的造舰设施投资总计约100亿美元(其中一部分已经投资),另投资80亿美元用于维护设施。这笔钱将用于与建造潜艇有关的几乎所有活动:招募、留住和培训造船厂工人;基础设施建设;供应商开发;改进制造方法;以及支持将潜艇建造的部分工作外包给胜任的其它造船厂。

这些努力是否会导致攻击型潜艇产量增加还有待观察。过去两年攻击核潜艇的平均产量仅为每年1.2艘,而过去10年海军每年采购2艘核潜艇。

{ 美国造舰工业才是真正拖海军后退的力量,海军即使能筹到足够的经费造船厂都没能力按时交付,需要持续打钱。}

此外,更大规模的舰队也会对负责海军舰艇维护的4家国营海军造船厂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们是诺福克海军造船厂、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和珍珠港海军造船厂,核动力航母和潜艇的所有维护工作必须在这4家国有造船厂完成。

> 4家海军造船厂共有18座干船坞,其中只有诺福克和普吉特湾可以维修航母

海军希望其全部66艘核潜艇中处于维护状态或等待维护状态的数量不超过20%(13艘),目前的数量则是33%(22艘) - 这是自 2008年以来除2021年(37%)外任何一年中的最大比例。近年来,水面舰艇维护也经历了延误和成本增长,海军必须努力减少维护上的延误,否则其能够部署的舰艇数量将少于未来舰队规模所需数量。换句话说,减少维护延误将增加舰队的有效规模。

总结

纵观这份造舰计划,今后30年间美国海军仍然雄心勃勃地希望能够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新舰不新。几型下一代舰艇,包括DDG(X)、SSN(X)、LPD(X),在2030年中后期(10年后)问世时都可能面临刚出生即落后的窘境,难以重现老“企业”号、提康德罗加级这种划时代的辉煌,建造数量还被海军削减。

其次,后继乏力。大规模建造的伯克III驱逐舰、星座级护卫舰、弗吉尼亚级潜艇和LSM中型登陆舰都受到平台的限制,缺乏创新和升级空间,性能相对平庸。美国海军的核心资产福特级航母问题重重,且积累的建造延误时间越来越长,最新消息是唯一一艘安装双波段雷达的“福特”号也因为电磁兼容问题将放弃其中一个波段或者换装SPY-6

最后,高度垄断的造船业带来和性能不相衬的高昂造价,美国海军再怎么财大气粗也难以承受,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连法律规定的11艘航母数量也将被迫放弃,依靠无人舰艇去补足数量。

这种从舰队到船厂全局性的由盛转衰,100年前的英国皇家海军就曾经历过。一战前皇家海军在1907-1914年间每个财年开工一级新战列舰,注意不是1艘而是一级3-5艘,1912年内先后开工了4艘铁公爵级和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连续2年多家海军造船厂中有10艘战列舰处于各种建造阶段,盛况空前。而一战后到二战结束的整整27年,皇家海军只增添了2艘纳尔逊级、1艘“胡德”号和5艘英王乔治五世级。二战之后皇家海军的规模更是一落千丈,如今派航母去印太巡航连一个打击群都凑不齐,还得借调盟国的防空舰。

> 1935年7月的乔治五世登基50周年皇家海军阅舰式

> 2005年庆祝特拉法加海战胜利200周年国际阅舰式是皇家海军最后一次举行阅舰式,拿得出手的大舰基本上都不是英国自己的

美国海军最辉煌的时代是冷战末期里根政府的600艘舰队,不过造舰高峰是在冷战初期。1960年在7个月内服役了3艘超级航母:2艘小鹰级和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更恐怖的是核潜艇的建造速度,1964年内入役了13艘战略核潜艇,包括3艘拉菲特级和全部10艘詹姆斯·麦迪逊级,另外还要加上4艘长尾鲨级攻击核潜艇,分别由6家造船厂建造。今天美国造舰业的规模与效率和当年相比真是望尘莫及。

> 1960年4月1日航拍的波士顿海军造船厂,共有10艘军舰在厂内建造或改装,最前面的是接受现代化改装的埃塞克斯级“黄蜂”号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到2050年代美国海军舰队的组成基本上还是现在的老面孔,而中国海军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则很难预见。这也是一种战略上的单向透明,虽然美国海军每年发表的30年造舰计划都会根据世界局势、国防预算、政党轮替等因素进行调整,但整体发展方向和具体造舰规划基本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未来30年每一个节点美国海军有多少舰艇、新出现什么型号现在已经一目了然。

对西方而言中国海军的发展基本处于迷雾中,外界往往到中国新型舰艇进入船坞总装阶段才通过卫星发现并开始解读(003、076、093B都是这样的情况,西方情报单位对它们的了解并没有比普通军事媒体早多少),到这个木已成舟的时候再想有针对性地调整舰队结构或者更改舰艇设计已经非常困难,因此显得相当被动。中国舰艇建造的数量也无从得知,导致美国海军难以对今后特定时间点中国舰队的规模和作战能力做出准确的估计。

常言道百年海军,海军舰艇建造周期长、造价高昂、技术含量高,海军官兵素质要求高、专业性强、培养难度大。要打造一支全面均衡的舰队需要强盛国力的支撑,需要海军和军工几代人的努力,大到反应堆、相控阵雷达,小到阻拦索、螺丝钉,每一项都不能有短板;除了硬件,航行、作战、补给、损管、水文声纹资料等方方面面的经验都必须在深海大洋上去积累,没有弯道可以超车。

但是让这样一支强大的舰队失去作战效能、土崩瓦解却可以很快,只要没投入、不保养、缺训练就会瘫在港内难以出海。苏联解体后4艘基辅级、4艘基洛夫级、6艘台风级大多在入役10-12年内就丧失航行能力,甚至发生过多起火灾,不得不提前退役或出售。俄罗斯海军只能集中精力维持1艘“彼得大帝”号和“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剩下的任其灰飞烟灭了。

> 仅仅执勤了15年却荒废在远东斯特列洛克湾足足26年的“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也就是1985年“重庆”舰直面对峙的“伏龙芝”号,时过境迁真是不胜唏嘘

美国海军还远没到这个地步,不过如今的种种不堪显示美国的国力已经无法再支撑海军继续扩展下去。耗资靡费却效果不彰,海军一直在哭穷,国会一直在打钱,船厂一直在磨洋工,军工集团对利润的追求几乎与海军高效发展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花费18.4亿美元升级4艘提康德罗加级后将其直接退役),这大抵就是帝国末期的通病了。

> 锈迹斑斑已是常态

上篇:展望未来30年美国海军发展规划(上)




欢迎加入每日更新的知识星球 - 《大鱼鉴水》,第一时间解读、探讨环球军事突发事件,分享解答军事知识。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美国海军 造舰计划 成本增长 作战能力 舰船工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