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4月03日
川闽两省公示200亿土储专项债项目,6省收储规模逼近600亿元,全年发债或破万亿大关丨精华研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多地政府积极收储闲置土地,以盘活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四川、福建等多省市已公示收储项目,涉及资金规模近600亿元。同时,市场预计2025年土储专项债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元,为土地收储提供资金支持。文章分析了土地收储的背景、政策动向、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地方政府需平衡资金收益、消化土地资源,确保土地收储的实际效果,避免财政压力。

💰四川、福建等多省份已公示闲置土地收储项目,涉及资金规模近600亿元,预示着土地盘活行动的积极推进。

📈预计2025年土储专项债规模约1万亿元,可能拉动1亿~2亿平方米土地收储,为土地收储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

⚠️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需平衡资金收益,并考虑如何消化收储后的土地资源,以避免增加财政负担和债务压力,保证土地收储的长期可持续性。

导读:

    截至月底,四川省已公示118个存量闲置土地收储项目,涉及资金105.5亿元,覆盖12个地市。福建省龙岩、福清、宁德三个城市共34宗用地拟收回收购,涉及金额约82.2亿元。目前已有广东、吉林、河南、四川、江西、福建等6省公示了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项目的信息,涉及项目数量382个,规模(含拟定)达到599.15亿元。据机构测算,2025年土储专项债规模约1万亿元,或可拉动1亿~2亿平方米土地收储。土储专项债在2017-2019年年均发行超6000亿元,2019年9月起专项债用途排除土地领域,土储专项债暂停发行。据CRIC统计,全国至少66个省市出台124次稳市场政策。一季度地方政策以“精准施策、分类支持”为主线,在“好房子”建设、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存量盘活等方向密集施策。地方发行专项债需要平衡资金收益以偿还本息,土储专项债的还款来源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还需考虑如何消化收储后的土地资源,避免单纯增加财政负担和债务压力,未来其成效仍取决于资产定价博弈、地方政府的资源整合能力及土地市场的复苏节奏。

全文共1962字,以下为详细解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土地收储 专项债 土地资源 地方政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