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3月28日
中国商人悄悄垄断日本人的“死亡”:日网友直言死都摆脱不了中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中国商人如何通过墓碑石材供应和殡葬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丧葬产业。特别是福建惠安的石材供应,满足了日本对墓碑石材的需求,而上海商人则通过掌控火葬场,参与到日本的殡葬服务中。这种跨国商业活动,反映了中日两国在文化和经济上的交融,但也引发了一些日本民众的复杂情绪。

🪦 惠安石材供应: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福建惠安县凭借丰富的花岗岩资源,成为日本墓碑石材的重要供应地。惠安石材以其优良的质地和耐久性,满足了日本对墓碑材料的需求。

🔥 火葬场控制:上海商人罗怡文掌控了东京23区中6家火葬场,每年为近10万日本人提供火化服务。这表明中国资本已深入参与日本的殡葬服务。

🎎 丧葬文化影响:日本的“冠婚丧祭”文化源于中国《礼记》,这种文化渊源使得中国商人更容易理解和满足日本的丧葬需求。

💰 商业模式:文章揭示了中日之间独特的“冷门”贸易模式,即通过石材供应和殡葬服务,中国商人逐渐融入日本的丧葬产业链,并从中获利。

3月28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中国商人悄悄垄断日本人的“死亡”。

“为什么到死都摆脱不了中国!”这是一位日本网民近乎崩溃的评论,一时引发大量跟帖点赞。

报道中提到,某种程度上,日本人何时下葬,取决于福建惠安人的速度。这个横跨中日之间的“冷门”贸易,缘起自上世纪80年代末。

对于日本来说,墓碑的原材料花岗岩是匮乏的,而惠安县则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根据惠安县政府数据,全县花岗石资源总储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并且石材品种丰富、质地优异,即使历经千年也能保证不腐、不蛀、不变。

除了福建人和山东人,盘踞在日本死亡产业链上的重量级选手还有上海人。比如罗怡文手握东京23区9家火葬场中的6家,每年“烧走”近10万日本人。

日本深受中国丧葬文化的影响,其所主张的“冠婚葬祭”脱胎于《礼记》的“冠婚丧祭”,这种文化融合性让中国人天然具备解码日本丧葬需求的能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日贸易 丧葬业 墓碑 殡葬服务 文化融合
相关文章